固伤普陀带什么法宝(朝普陀)(1)


常听人讲,佛家圣地有四大名山,供奉四大菩萨。
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
那年有幸,与朋友们一道前往普陀山朝拜观音菩萨。据人讲,佛家胜地很是灵验,但是须得心诚。
普陀山是一个小岛,从宁波至普陀,除一段汽车公路外,还需乘坐快艇,大约一小时的水路。(注:从上海也有直接到普陀上的轮渡,晚上发船,睡一觉儿就到了。)
我们弃车登艇后,立刻感觉到佛事的热烈氛围。艇上有卖香火的,卖光盘的,应有尽有,商家琢磨透了人们的心思,生意做的细致入微。
快艇的正中央放有一台电视,反复播放着普陀山的风光和佛家文化。插播着一首颂扬佛法的歌曲,抑扬顿挫,深沉低回,曲调和歌词把我的心都唱碎了,顿时感觉,上岛之后,只有剃度为僧,献身我佛,就这么一条光明大道可走了。
歌名为,“放下吧”。
“放下对亲人的思念,
放下对朋友的眷恋,
放下对名利的追求,
放下对财富的贪婪。
我愿做一片浮云,
随风飘散。

我愿做虔诚的弟子,
永远将我佛陪伴。

芸芸众生,
去则无边,
茫茫苦海,
回头是岸。
青灯古佛,
袅袅香烟,
晨钟暮鼓,
诵经参禅。
浊欲尽弃,
情丝斩断,
献身圣地,
心如水天。
佛祖开创的极乐世界,
为我们筑起美好生活的圣坛,
佛光普照,
彩云斑斓,
麒麟与仙鹤共舞,
玉龙与凤凰飞天。
人人慈悲为怀,
个个善念为先,
眼望金光灿灿的理想大道,
我再也不想再牵扯这尘世孽缘。”
此时,我的脑海里想象着,在小岛岸边,肯定有一个拿剃头刀的僧人,来船上来一个,剃光一位。
艇靠岸后,现代化的码头,驱散了我的遐想。 我们找了一个小导游,领着我们来到了旧码头。
旧码头是一个石头建造突升到海里的一段上坡石阶路,坡上一个牌坊,书写着“同登彼岸”四个大字,背面是“回头是岸”四个大字。石阶路旁,有些巨石,上面一些题字,苍劲有力,有“佛放光明”,“乐土”,“短姑古迹”,“同登觉岸”,“世外桃源”等,导游讲述着所题之字的一些故事。此时阳光灼热,晴空万里。
随后,导游带我们去参观南海观音的巨大尊像。沿途之上,有很多虔诚朝佛者一步一叩的大礼参拜,很是感人。
南海观音的巨大尊像耸立在海边的小山之上,几个很大高度不同的广场以石阶相连,依次升高。沿石阶来到了牌坊前,便看到了旺盛的香火,朝圣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人们双手合什,闭目静心,口中念念有词。各人默诉自己的祈求,所求不同,神态一致,虔诚之心一致。再往上走,巨大的观音像立于莲花之上,导游说,高33米,象征着普陀岛周边33公里,佛家3,6,9是吉祥数字,真是天之造化。莲花之下,为观音堂,可进入参观,堂内墙壁上为一些佛家故事,壁画栩栩如生。还有一些功德碑,建造时,一些捐助善款的人的名字刻在墙上。观音堂的二楼,是功德层,数以千计的小型观音塑像,有个人供奉的,有全家供奉的,有遍布全国各省区的,也有世界各地华人的。每尊观音塑像,,金光闪闪,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导游讲,这里实际上是东海,但在古代,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称之为北,长江以南称之为南,所以,普陀观音称之为南海观音,在海南岛,也有一座南海观音像。
从观音尊像下来,我们来到了“不肯去”寺院。寺院内有一尊精美的观音尊像,据说是来自五台山,被一位日本和尚窃取,想方设法运往日本,不料行至普陀山海域,被三天大风所阻。第四日,晴空朗朗,日和风清,但船身却被无数巨石莲花卡住,日本和尚连忙跪下,祈祷道:“您既然不愿离开,请示意安顿您于此处若何?”巨石莲花纷纷散去,日本和尚将尊佛安置于一张姓老伯之家,改为佛堂,名谓“不肯去”寺。
此后来到了“妙雨”寺,寺中有九龙雕塑,参天古树,巨大庄严的佛像,自不必说,关键寺名颇有来历。
传说,康熙南巡浙江,来到普陀山,恰逢天降大雨,阻了行程,康熙不悦,并且发现当地一些不太令其满意的事儿,龙颜大怒,要斩杀一大批人,众人心惊胆颤,人人自危。此时“妙雨”寺(当时还不叫“妙雨”)的老方丈找到康熙,说:“陛下,本地连年大旱,饥荒遍野,今年我们已经求了3个月的雨了,依然一滴未落,陛下一到此地,天降喜雨,百姓高兴不已,都说陛下给我们带来了福分。可别因罪犯冲淡了喜庆啊!”康熙大喜,大赦了罪犯,逐题寺名为“妙雨”。此时天空阴沉起来,稍有微风,顿觉凉爽。
自“妙雨”寺乘车,来到后山“佛顶山”,天落大雨,我们参观了佛堂,最令人难忘的是入口四个大字“佛顶顶佛”。我灵感飞扬,向同伴们说:“我想和之,‘善缘缘善’”。大家赞“好”。
天色近黄昏,我们住下了旅馆,晚饭后出来散步。真所谓,看不完奇树异草,叹不尽灵秀圣韵。荷花池旁,游人流连忘返,长寿桥边,过客不住祈福。这么好的地方,难怪神仙乐意居住此地啊。此时已经雨过天晴,微风习习,从容惬意。同伴们相互提醒,明天朝“普济寺”,才是此行的重头戏,须养精蓄锐,保存体力,瞻仰观音大士金身,存善缘,积功德。
次日清晨6时,我携拙荆出宾馆,游后山,观“震旦第一佛国”,漫步金沙滩,细览植物园,抚摸黄连木,留照三桥畔。感天地之悠悠,叹万物之神奇。佛法无边,灵秀皆依佛缘。
7时许,香客渐多,拙荆请来香烛。我二人携手进入“普济寺”,心中牢记,迈门槛时,男左女右,高抬脚,轻落地。中央观音大殿映入眼帘,东文殊、西普贤,并排坐北朝南各居偏殿。香炉燃香正旺,我学着拙荆的样子,燃香插入香炉之中。因她身患重疾,眼望她一脸虔诚,手持燃香,默默祷告,怜惜之意油然而生。再看她步入殿内,倒身下拜,行三跪之礼,而后掏出供钱,塞入功德箱之内。旁边一中年女子,高声诵着佛经,频频大礼参拜,大殿之内,一片庄严肃穆。我遂进入殿内,望着菩萨金身,满脸慈祥,威严、智慧、慈悲、博大,肃然起敬。
高大粗宏的柱子上一副对联,曰:“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途人。”横批为“法力无边”。
拜谒完毕,出门处有一千年古树,颇具菩提之风采,与佛相伴,挺拔天慧,灵秀自然,见证了佛事的昌荣和百姓的虔诚。。
即出山门,香客已成群结队,门前之路已成水泄不通,禁不住看表,此时8点10分。偶听有人私语,说是港口已有源源不断的人流正在向此行进。一眼望去这奔流的人群,我顿时明白了“朝圣”二字的分量。
此刻即有"此处乐,不思蜀"的游丝涌上心头,真要了却尘缘,皈依佛门,普陀山倒是一个理想的去处。
“不能啊,放不下啊。”我不是圣贤,无法割断红尘,况且条件真的不允许,只能心中有佛,与善结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