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海口市国兴大道霓虹闪烁,车流不息,这里是城市繁华热闹的CBD核心商圈。与城市其他道路不同,国兴大道宽阔笔直,颇显大气,这里是海口大英山机场的旧址。
1934年9月1日,一架美国制造的信赖式上单翼4座小型客机,从广州经茂名飞往琼州,停靠在如今的国兴大道。从此,拉开了海南民航业发展的序幕。
海南,随着民航业发展腾飞,逐步进入国际视野,成为中国对外门户的一张靓丽名片。
几经变迁,海南民航经过87年的艰苦奋斗,从只有2个军民合用的小型机场,发展为全国航空运输业较为发达省份,机场落地三亚、海口、琼海、三沙等地,航线布局日趋完善。
民航业的崛起是海南改革开放的缩影,海南建省以来,伴随着机场的变迁,海南人民的经济、生活变化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苏靓/文
夜色将至,美兰机场T2航站楼灯光璀璨。记者 刘洋 摄
变迁
被“蚕食”的城市机场 新规划迫在眉睫
停飞22年后,大英山机场仍被人们记得。“飞机就从头顶飞过,感觉特别近,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谈及大英山机场,邓丽笑着回忆道。
1994年,邓丽是一名导游,经常到机场接游客。对于她来说,大英山机场最为熟悉。“候机厅很小,只有几个值机柜台。”回忆起老机场,邓丽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大英山机场是一个跑道两个出口,分别是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海南航空公司。”
实际上,大英山机场是很多老海口人的城市记忆。它曾离人们那么近——是全国乃至全球唯一一个位于城市中央的机场,距离市中心近1公里。
机场建在市中心,有其历史原因。
20世纪30至40年代,海南航空运输业起步艰难。陆续开通了1-2条短程航线,使用的都是10座以下的小型飞机,航班屈指可数,年旅客货运量仅百人。
20世纪50年代以前,海南只有2个军民合用的小型机场,即海口大英山机场和三亚机场。
机场设施简陋不说,50年代初还停止民用运输,直到1956年2月1日,海口大英山机场才恢复民营运输,翻开了海南民航发展史的新篇章。此时,全省只开通了海口——湛江——广州一条航线,平均年旅客发量2000余人,始发货物不足300吨。
直到1988年建省,海南民航业及各项事业才迎来发展的春天。在政策红利加持下,“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热潮带动了投资、经商、旅游,助推海南航空业发展,新开的航线和航空货运量大幅增长。
在民航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下,一个新兴职业悄然兴起。
可以吃遍全世界的美食,饱揽全球美景,感受各国的人文风情,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成为空姐,飞遍全球,是当时不少姑娘的梦想。
从入行到即将退休,从业11106天,飞行了22380小时,沈彩霞是海南航空第一批空姐,一路见证海南民航业的发展,“飞过大英山”是她的资历证明和难忘的记忆。
1991年1月8日,怀揣着飞行梦的沈彩霞看到海南航空的招聘启事,毅然辞掉原来的工作。这个决定,在多年后,让她成为海南民航业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航班少、票价贵,是当时的真实状况。
很快,海南民航业迎来历史性机遇。1992年2月,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促进海南航空运输量大幅上升。当年,海口大英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29.12万次,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大关;货运量达14870吨,首次过万吨。
春江水暖鸭先知,沈彩霞等从业者切身感受到了变化。“航班变多了,空乘飞行不限时长,甚至还有国际航线。”水涨船高的还有收入,飞行时长可观的空乘每月收入能过万,被称为“万元户”。
海南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超出了大英山机场的负荷,这个城市机场日益显露出与城中心规划不符的缺陷。一天天“长大”的城市,慢慢蚕食机场。
“台风季节,降雨量大,那时的大英山机场经常淹水。严重的时候,积水齐腰,我们依然要做保障。有一次,积水太深,我们和地面保障人员一起用铲车的铲斗来运送旅客。”沈彩霞说,随着城市建设灯光影响夜航。“当时城市高楼林立,净空条件比较差,有时会备降三亚过夜。”
仅1993年,复飞次数高达44次、中断起飞7次。1996年2月16日,为保证安全,大英山机场被迫停止夜航。
城市中心净空环境差、机场周围不能建高楼、候机楼台风天容易积水等问题,让机场新规划迫在眉睫。
2006年1月17日,海口美兰机场竣工投入使用的新航站楼。海南日报记者 李英挺 摄
发展
织密航空网 拥有三个国际空港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吞吐量最高
1999年3月28日,海口美兰机场建成通航。同年5月24日下午,大英山机场迎来了最后两个航班,随即结束“历史使命”。
40年来,大英山机场共起降航班20多万架次,安全运送旅客2000多万人次,运输货邮行李近30万吨。40年间,机场年年保障飞行安全,成为全国第一座飞行安全时间最长的民航营运机场。
机场搬离市区后,每天4点起床,赶着搭乘美兰巴士是焦娜的“日常”。1999年,焦娜入职海航,成为海口美兰机场的一名地面服务人员。21年来,焦娜见证了海南民航业的诸多变化。
交通更加便捷了。“当时交通出行不便,私家车很少,基本都搭乘巴士到机场。”焦娜回忆说,随着城市发展,从市区到海口美兰机场可以智能出行。公交车开通21路、41路、k4等,可以乘坐出租车、网约车、高铁或者城际列车。
机场的硬件设备和自助服务质量提升了。“1999年登记信息只能用粉笔写在黑板上,只有一个全天候柜台,还要手写行李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打印登机牌、电子屏滚动播放航班信息、值机柜台开放至几十个,可提前办理登机手续不受时间限制。
自从1994年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发展一路高速狂奔。千禧之年,中国迎来全新的互联网时代,民航业亦被互联网浪潮所席卷,在线机票预订网站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2010年,携程推出旅行App,其中就包括应用订票服务,合作的航司达480多家,几乎囊括通达全球的航线。旅客无需到候机楼或购票中心,仅仅动动手指即可完成机票预订、选座、办理值机、预定接机等服务。
据携程统计,今年截至11月30日,海南进出港航班搜索指数对比2019年提升近15%。
20世纪90年代后,海南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业迅猛发展。海南原有机场不足以满足日渐增长的民航客货运输量,建设新机场成了新的时代要求。
1994年7月1日,海南首座民用机场,也是海南建省后第一个大型基本建设工程——三亚凤凰国际机场通航。民航业发展带动当地旅游,世界小姐大赛、新思路模特大赛等赛事的举办和优美风光,让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进入21世纪,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让海内外人士频繁来往于博鳌,2016年3月,琼海博鳌机场正式通航,是海南省第三个国际空港。
海南所有机场中,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吞吐量最高。2020年,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全年共计完成运输航班起降12.88万架次,客流量1649.02万人次,已经成为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首家“SKYTRAX五星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排名位居国内民航机场第17位。
与之相对应的,是越织越密的航空网络。2004年,沈彩霞从海口飞往悉尼需要到北京中转,“当时国际航线少,旅客需要提前2天到北京住宿,加上30个小时的飞行时长,全程需要3天时间。”沈彩霞说,疫情前,海南航空已经开通多条直达国际航班,包括首尔、东京、大阪、布达佩斯、阿拉木图等城市。
大英山机场搬迁。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展望
海口美兰机场到2025年
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
《海南省“十四五”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规划》称,海南持续优化调整航路航线,加密海南直达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引导民用航空增开国际航线航班、增加航班容量。围绕航空、邮轮、游艇航线开发与客源组织等方面发力,推动打造面向东南亚的旅游经济合作圈。
在时代发展推动下,机场已经不仅仅是交通枢纽,免税店、旅游零售店的入驻,让机场的交通功能属性再度升级。
“以前机场只有4-5家店铺,主要卖水晶、椰子等工艺品。”焦娜回忆说,90年代的海口美兰机场几乎没有消费购物的场所,随着人们消费思维的转变,机场逐渐有了餐饮、购物、书店等场所,cdf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入驻,旅游航空城的落成,都让机场旅游消费业态更加丰富。
筚路蓝缕,海南民航业历经几十年发展,未来可期。
2020年,民航局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实施方案》,明确单向自主开放和开放政策叠加内容,这是我国民航首次同时试点开放客运和货运第七航权,标志着海南成为我国大陆地区首个开放客运第七航权的省份。
第七航权开放后,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自由化、便利化,必将吸引更多的生鲜冷链、航空运输等企业的目光,逐步形成“集聚效应”,带来更多的航空货运发展机遇。
“以前美兰机场是没有跨境快件业务资格的,国际快件都是从广州转运到海口,现在国际快件运达美兰机场后经过检验检疫,可以直接配送,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通关时间,压缩了企业的物流成本。”美兰机场国际货运中心经理杜春雨介绍说。
第七航权开放后,境外游客增多,加上免税购物新政的加持,机场将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第一站。2020年12月30日,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开业,总面积约6800㎡,涵盖雅诗兰黛、迪奥、海蓝之谜等大牌,“即提即购”的便捷性让市民游客消费更加顺畅。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标志性节点工程,海口美兰机场二期将于12月2日正式投入运营,二期航站楼商业规划面积为2.41万平方米,商业点位达251个,为机场免税等商业业态注入“强心针”。随着二期正式投运,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计划到2025年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0万吨的标准,建成后将推动海南成为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除了统筹布局民航网络,近年来,海南还以“空地组网”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建成我国首个覆盖省域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为通航产业发展打开了大门。今年正推进白沙元门、儋州和庆、琼中湾岭、三亚吉阳、定安南丽湖、临高昌拱等通用机场建设,未来将布局建设20个通用机场。
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崖任搏击。从20世纪50年代两个军民共用的小机场,到如今航空布局日趋完善,航空网络密布,海南民航业走过数十载春秋。海南正加快自贸港建设步伐,民航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时代机遇,在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下,海南将为全国航空产业的创新发展打造样本。
大英山机场飞机从城市中飞过。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海南民航业
大事记
1934年9月1日
一架美国制造的信赖式上单翼4座小型客机从广州经茂名飞往琼州。从此,拉开了海南民航业发展的序幕
1950年至1955年
海南停止了民航运输飞行活动
1956年2月1日
海口大英山机场恢复民航运营
1961年4月
民航三亚航站成立
1987年10月7日
开通了海口——北京航线,是海南第一条国内远程航线
1994年7月1日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建成并投运,这是海南首座民用机场,也是海南建省后进行的第一大基本建设工程
1999年3月28日
海口美兰机场建成通航
2016年3月17日
琼海博鳌机场正式通航,是博鳌亚洲论坛的重点配套项目
2021年12月2日
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正式投入运营
未来
将布局建设20个通用机场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原标题: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投运海南民航再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