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到这个通知书以后很纠结,我在想吧,想去吧,那么远,远离家乡、亲人、小伙伴,但不去呢,北大也还可以。”

撒贝宁为什么保送北大两次(撒贝宁十句不离北大)(1)

这就是凡尔赛文学大师撒贝宁,用看似低调的话炫着高调的耀,却一点也不让人讨厌。

“北大还行撒贝宁”的梗自诞生那天起经久不衰,就连本尊在后来讨论高考相关话题的时候也会不经意提一嘴,“参加过高考的人能填报志愿,像我这种直接保送的连选择学校的权利都没有。”瞧这话说的,谁听了不想冲进屏幕里揪着他的衣领?

但无可奈何的是,这位凡学大师他是真的有料。

很多观众从《今日说法》这栏法制节目开始了解撒贝宁,他的开挂人生要从学生时代说起。

撒贝宁为什么保送北大两次(撒贝宁十句不离北大)(2)

出生在广东,成长于武汉,祖籍安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方言集中国方言之大成,但这只是附加的。

撒贝宁在小时候就有好口才,小学五年级参加武汉市口头作文竞赛获得了了第一名,上了初中继续参加演讲比赛,拿奖拿到手软。

而且高中选择了文科方向的他却拿过全国中学生物理力学竞赛二等奖,到了高三因为成绩优异,加上在学校表现突出,撒贝宁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法学院。

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央视主持团聊起当年高考,人人都是所属省份的第一名,这时候撒贝宁笑嘻嘻来了一句:“跟一帮还需要考试的人坐在一起,真的是。”无形的炫耀最致命。

撒贝宁为什么保送北大两次(撒贝宁十句不离北大)(3)

在北大的学术氛围里,撒贝宁一点也没闲下来。他并不是往返于课堂之间,而是忙着合唱团、广播台以及其他社团活动,他曾带领着合唱团拿下来国际比赛的头奖,还是全球华语最佳辩手。

平时逃课逃多了连老师都不知道班上有撒贝宁这个学生,但每次考试都能考出不错的成绩。

怎么能一边浪成绩还不落下?原来撒贝宁也会临时抱佛脚,考试前闭关三天,把教材从头到尾看一遍,凭借他那“照相机记忆”,一整本书的内容很快都背下来了。因此就算撒贝宁考前不知道考试重点,只要把书里的内容都记住就能应付考试了。

正是有这种惊人的能力,大四那年撒贝宁在140人的系里考到了第29名,也获得了本校保研的资格,也因为要读研,他放弃了到北京最高法工作的机会。

眼看其他同学烦恼着大学毕业找工作租房子的问题时,撒贝宁只能“无奈”地留在学校继续读书。

研一那年,撒贝宁被选为《今日说法》的主持人,参加CCTV的主持人大赛,他作为非科班出身的选手获得了第一名,而且当年的四个评委都破格给了他满分。

撒贝宁为什么保送北大两次(撒贝宁十句不离北大)(4)

大学时代的撒贝宁看似吊儿郎当的,但他其实是一个认真的人。

近到专业的理论知识,远到小学的课文,他几乎都能倒背如流。在《你好生活》里看到菜园的花生先来背几句《落花生》,做节目熟记流程。他自己也说“我主持什么时候用过手卡”。

从北大法学院走出来后即使参加了与法律无关的节目,他一看到有不正确的行为就会抓着在镜头前的机会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普及法律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撒贝宁为什么保送北大两次(撒贝宁十句不离北大)(5)

体验在悬崖捡垃圾的工作,在险峻的悬崖遇上了不乐观的天气,给本就艰难的清洁工作增加了难度。从悬崖边下来后,他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请求大家体谅每一份工作的难处,不要再乱扔垃圾。

撒贝宁为什么保送北大两次(撒贝宁十句不离北大)(6)

这才是公众人物的引导作用。

他普法的时候正经严肃,耍宝的时候搞笑且不油腻。

在《了不起的挑战》里他是“肌肉猛男”,到了《明星大侦探》是驾轻就熟的老司机和天王巨星“撒微笑”,一个披着“法制节目主持人”外衣的三岁小孩,观众们看到了他身上完全不同的一面,是成年人少有的孩子气。

撒贝宁为什么保送北大两次(撒贝宁十句不离北大)(7)

脱离了工作的撒贝宁十分低调,和外籍妻子到全世界旅游,去登高望远享受真实的生活。他们的婚礼地点选在了树木环绕的景区里,宴请的嘉宾只有亲人挚友。

妻子生产时他陪在旁边,整个过程有多痛苦,生命的诞生有多不容易,他更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撒贝宁为什么保送北大两次(撒贝宁十句不离北大)(8)

做法制节目十几年,目睹过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他看到的越多,越爱这个世界,爱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闲下来时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能,随时都在积累能量。

撒贝宁为什么保送北大两次(撒贝宁十句不离北大)(9)

现在无论他嘴里再冒出来什么金句都不会感到惊讶,就凭那情商、知识储备和人生见解,也能把人说得心服口服。能把“装”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不愧是你“凡尔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