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1月正式推出到爆出团队解散消息,小蓝单车用一年时间证明了共享单车市场的残酷。每一次倒闭都会带来一次押金挤兑危机,这个行业的信任正被迅速消耗。

小蓝单车终于还是走到崩溃边缘。

11月15日,一名自称小蓝单车员工的用户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发布消息称,小蓝单车宣布解散,员工工资继续拖欠到2018年2月10日。此外,HR前一天已开始在朋友圈转卖办公家具。

小蓝车破产案例(小蓝单车崩盘2亿欠款)(1)

脉脉上的爆料。

随后,据创业邦报道,小蓝单车位于北京的总部已人去楼空,仅剩部分技术人员。当日,小蓝单车的几家供应商在办公室等待。

自今年9月以来,小蓝单车就被用户投诉押金难退,如今还被爆出拖欠供应商欠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作为曾经的共享单车第三名,小蓝单车该如何收场?

危机8月份已有端倪

今年9月底,小蓝单车曾在3月推出的半年特权卡进入返现期。不少用户反映小蓝单车悄悄修改条款至一年有效期,本该半年到期返还的199元押金在APP上没有可申请退还的操作按钮。

对此,小蓝单车首席战略官陈怀远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的采访时回应称:“早期特权卡多数是企业买给员工发福利的,我们干脆到期后直接升级成一年卡了。”而对于“找不到退还按钮”,陈怀远则表示“系统后台调整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又称“特权卡用户占用户总数比例很低”,并保证“小蓝的资金链没有问题”。

小蓝车破产案例(小蓝单车崩盘2亿欠款)(2)

小蓝单车北京总部仅剩少量技术人员,图片来自创业邦。

到了10月,小蓝单车押金难退危机发酵,用户在QQ上组建“小蓝单车退押金维权”的群聊组,通过媒体等途径争取押金返还,但收效甚微。

10月20日,小蓝单车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公告称,“用户于2017年10月30日申请退款的款项将于11月10日前退还完毕”,但如今约定好的退款并没有如期兑现,微博上依然充斥着用户们的控诉,包括“电话永远打不通”、“说好的11月10日退钱呢”等。

10月底,据《成都商报》报道,小蓝单车位于成都的办公室已人去楼空。11月8日,无冕财经研究员也走访发现,小蓝单车广州办公点8月份就已从珠江新城撤走。11月15日,据创业邦报道,小蓝单车位于北京市的总部仅剩部分技术人员。

而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在回应成都办公室人去楼空是“搞笑的谣传”后便再无踪影,有消息称他已经在国外很久了。李刚的另一企业野兽骑行也未能幸免,除了高管外,其余员工全部遣散。据虎嗅报道,在百度贴吧上,小蓝单车被拖欠工资的员工们早在8月就成立了欠薪讨债群。由此可见,小蓝单车的危机爆发早有端倪。

能起死回生吗?

小蓝单车创立于2016年10月,尽管当时ofo和摩拜已经占据9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小蓝单车以轻量弹力实心胎、唐泽刹车系统、3秒即开电子锁等产品特性脱颖而出,迅速蹿升至第三名的位置,甚至被称为“最好骑的单车”。

尽管一路高歌猛进,小蓝单车依然被巨头甩在身后。曾扬言“成本不重要,用户体验才重要”的李刚决定升级产品,企图通过带有前置屏幕的Bluegogo pro 2缩小差距,跻身巨头行列。2017年6月,据小蓝单车副总裁胡宇沸透露,小蓝单车投放量为70万辆,而同一时间,摩拜、ofo单车投放量已达数百万级别。下半年以来,随着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接连出台共享单车禁投令,被寄予厚望的Bluegogo pro 2还未大放异彩便黯然离场。

小蓝车破产案例(小蓝单车崩盘2亿欠款)(3)

小蓝单车APP今年一季度下载量情况,来自速途研究院。

在投放量大幅落后的情况下,小蓝单车资金链早已告急。在今年2月获得4亿元投资后,小蓝单车便再没有融资消息传出。

押金挤兑终于将小蓝单车的资金链危机暴露在公众面前。

根据沃指数之移动应用APP10月份排行榜,小蓝单车活跃用户仍有354万,以99元押金来粗略估算,小蓝单车留存的押金数额可能超过3.5亿元。但目前大部分用户依然没有收到承诺返还的押金,而拨打公布的退款电话不是关机就是繁忙。根据网友们上传的截图显示,10月小蓝单车APP中“押金”一栏还显示“退款中”,近几天却变成了“未交押金”的状态。

今年10月末,曾有爆料称永安行或将收购小蓝单车,随即被李刚否认。后来永安行在官网宣布已买下在二三线城市广泛布局的哈罗单车并将双方业务合并。看来,执意要在一线城市打拼的李刚与计划在二三线城市下沉的永安行目标并不一致。

还有消息称,小蓝单车曾向ofo、摩拜提出收购意向,均被拒绝,有摩拜员工则向媒体表示从未听说要收购小蓝单车。

面对押金挤兑、员工催薪、供应商催款的多重困局,小蓝单车还有希望起死回生吗?

本文源自无冕财经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