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靠近外白渡桥的位置素有“苏河之门”的美誉,随着苏州河沿岸公共空间的开放和贯通,这里每天都熙熙攘攘,吸引游人打卡,绝佳的视野和景观,既可以拍到上海的“今天”,也可以拍到上海的“昨天”,特别是一些老建筑,在光影的映衬下,历史厚重感满满。

上海外滩留下美好记忆(打卡苏河之门)(1)

苏州河水缓缓流过,两岸的老建筑见证着上海的变迁。南苏州路76号靠近外滩源处,修缮完成的原上海划船俱乐部正以全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在户外游泳池区域,摇身一变,成为新潮展陈空间。11月4日至11月14日,以“人民的城市 我们的故事”为主题的解放日报城市旧改影像志图片展正在展出。

上海外滩留下美好记忆(打卡苏河之门)(2)

上海外滩留下美好记忆(打卡苏河之门)(3)

上海外滩留下美好记忆(打卡苏河之门)(4)

现场展陈了近百张选自1949年至2022年展现上海旧区改造历史进程的解放日报珍藏底片。一些正在苏州河岸打卡留念的阿姨团纷纷驻足,回忆当年弄堂里的旧时光。

上海外滩留下美好记忆(打卡苏河之门)(5)

“阿拉以前就是住在老城隍庙的,现在真是大变样。”一位阿姨感叹,“现在上海城市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切身感受就是房子变大了!”随着黄浦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41万户居民的居住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这也标志着上海持续30年的大规模旧改胜利收官,历史性地解决了这一困扰上海多年的民生难题。

上海外滩留下美好记忆(打卡苏河之门)(6)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上海三十年旧改起于黄浦,成于黄浦,比原计划提前十三年,划上圆满句点,三年旧改攻坚黄浦更是跑出“加速度”,这充分彰显了党的诞生地所在区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上海外滩留下美好记忆(打卡苏河之门)(7)

这场以“上海屋檐下”为主题的影像展览充分运用了户外游泳池区域的展陈空间,因地制宜,将影像记忆与老建筑相融合,“一眼穿越到老弄堂,值得记录下来。”路过的市民纷纷表示,这些影像就是曾经那些年消失的记忆。

2020年1月,黄浦区金陵东路地块居民乔迁,仅用172天实现了全部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创造了上海中心城区大型旧改基地新纪录,也创造了破解旧改群众工作的“宝兴十法”。

图片展有一张73岁的张金荣手捧鲜花,坐在搬场车上的照片,满脸喜悦之情定格在了珍贵照片中。

上海外滩留下美好记忆(打卡苏河之门)(8)

一幕幕历史现场,是对这座城市建设者一代代接续奋斗的忠实记录,更是对“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诠释。

上海外滩留下美好记忆(打卡苏河之门)(9)

改善民生,聚焦民生,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

今年,老公房加装电梯、为老服务、未成年保护等领域都在持续发力,一个个让“人”受益的细节,正在身边发生,城市变迁的点点滴滴,凝聚着生活工作在此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这些努力,都值得被记录。

上海外滩留下美好记忆(打卡苏河之门)(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