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近来新冠疫情肆虐,各地水灾频发,本该绝望的民族却眼含热泪,一路砥砺前行,一次又一次焕发生机活力。

为什么?凭什么!

我想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中华之国已然觉醒!

曾有这样一幅图景,每当有人在我耳畔提起这部剧时,挥之不忘的总是它:

1920年2月,那是海河的天,乌压乌压的。河上那千万盏白灯,像是飘着的,无家可归的一众亡魂。

觉醒年代观后感50个经典句(满目疮痍景盛世太平心)(1)

一根枯枝,一片死寂…

觉醒年代观后感50个经典句(满目疮痍景盛世太平心)(2)

很难想象,如今璀璨耀眼的天津海河,一百年以前,曾是一个尸横遍野,满目疮痍的人间炼狱!

老人的一句“习惯了!”不禁让我泪如雨下。国将不国,何以为家?

逃往天津的路途上,所见所闻所感,让我们伟大的革命领袖陈仲甫先生亦如孩子般哭了起来。

觉醒年代观后感50个经典句(满目疮痍景盛世太平心)(3)

政府不管吗?弱国无外交。

人民不反抗吗?尚未觉醒。

此时此刻,我们的国家迫切的需要有人举着火把,在漆黑一片的革命道路中带领着中华人民向前走!

救国!救国!民国青年们,知识分子们,用着他们所能想到的所有方式,尽力的挽救这个国家。

所以,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起初,没有人相信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会取得胜利。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充斥的竟是西方资本论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不切实际的思想。

然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革命先辈不怕麻烦,无惧困难。

以《新青年》为阵地,汇集五湖四海之英才,探索革命道路。

革命方向不对,我们改!政治立场不对,我们改!前途没有希望,我们改!

一切的一切仅仅是为了一句初心:为了人民!

正如陈延年先生所说:“我切身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贫穷和苦难。我愿意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幸福,牺牲一切!”

我们这才明白了毛泽东先生诗中所言:“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真正含义。

只有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才能切实地捍卫住亿万万中国人的尊严。

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导演也拍出了它艺术的一面。

民国的先生们,也有独属于那个时代文人的浪漫。

民国时期的先生有多么的儒雅风趣,你可以看到蔡老先生与仲甫先生围炉打盹儿,插科打诨;

觉醒年代观后感50个经典句(满目疮痍景盛世太平心)(4)

你可以看到学冠中西的辜鸿铭老爷子一面叼着烟斗,

一面傲娇的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觉醒年代观后感50个经典句(满目疮痍景盛世太平心)(5)

你可以看到毛泽东先生边吃着辣子,边赤着脚改着文章。

但无论何种立场、如何争执,双方皆以礼相待。这大概就是文人墨客所恪守的君子风度吧。

这部剧,让一个个只存在于历史书上的角色变得生动立体,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新青年的眼中,我想这便是精神的传递。

五四运动的寥寥几笔,早已被心中那个白发青年诠释的淋漓尽致。

觉醒年代观后感50个经典句(满目疮痍景盛世太平心)(6)

满腔的热血豪情,在那一刻再也遏制不住的倾泻而出。我才真切的感受到自己作为当代新青年也拥有着和百年前一样的,一颗愤世嫉俗的心。

名为“觉醒年代”,亦为国家有知识有信仰的青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作的一曲赞歌!

而如今我们的国家,一如先民们所期待的觉醒的雄狮。

这盛世,一如您所愿!

你们看到的将不再是战争硝烟导致的尸横遍野,而是人人安居乐业的全面小康社会;你们看到的将不再是西方戏谑的东亚病夫,而是奥运盛会的强健体魄;你们看到的将不再是任人欺辱的弱国外交,而是掌控着世界话语权的泱泱大国!

是的!

是的!

我们的国家觉醒了!当我看到弹幕中一句句为中国之崛起而感奋的新一代。我知道,你们的探索与牺牲从不是无谓的。

上可摘星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让梦想成为现实,只需要一个词:信仰。

而中国青年的梦想,百年间只为追随心中的信仰!

当晚,我做了一个梦。

清晨,一只蜜蜂顺着花香的指引,来到延乔路,被墓下的鲜花吸引,正吮食着甘甜的花蜜。

觉醒年代观后感50个经典句(满目疮痍景盛世太平心)(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