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岁月轮转,又到立春。
今天我们来欣赏两位才女宠妃——上官婉儿和花蕊夫人(后蜀孟昶慧妃)在立春这天写的咏花诗。
一、上官婉儿咏剪彩花
立春日有剪彩的习俗
南北朝梁宗懔(约501~565)撰《荆楚岁时记》记载,“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可见至少自南北朝开始就有立春日“剪彩”的习俗,“剪彩”就是我们今天的剪纸。
立春日百官入宫朝贺,皇帝赐宴,多有诗词唱和
宋朝高承所著《事物纪原》中记载:“唐中宗景龙中,立春日出剪彩花”,中宗以剪彩花为题作了一首诗,命大臣们应和。
沈佺期作《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宋之问作《奉和立春日侍宴出剪彩花应制》、武平一作《奉和立春日内出彩花树应制》等等,皆载入《全唐诗》。
在众多的应制诗中,有一首诗非常特别,不仅内容特别,作者更特别,她不是大臣,而是唐中宗的宠妃——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本是武则天身边的女官,中宗继位后封为昭容,对她宠信有加。在上官婉儿的倡导下,“帝于景龙中,置修文馆学士,盛引词学之臣,从侍游宴(见《全唐诗》)”。
每逢中宗率领众人游宴,上官婉儿不仅亲自作诗,还担当评委,对众人的诗词进行评判。《唐诗纪事》记载,有一次上官婉儿评诗,要选一首最好的出来,宋之问和沈佺期的诗都很好,上官婉儿一时委决不下,最终她认为宋之问的诗以“诗力健举,余韵悠长”胜出。沈佺期看了宋之问的诗后,对她的评判心服口服。
《全唐诗》是这样介绍上官婉儿的:
昭容名婉儿,西台侍郎仪之孙。天后时,配入掖庭。天性韶警,善文章。年十四,后召见。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中宗即位,大被信任,进拜昭容。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选。数赐宴,赋诗,君臣赓和。婉儿常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主,众篇并作,词旨益新。又差第群臣所赋,赐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风。当时属辞者,大抵虽浮艳,然皆有可观,婉儿力也。临淄王兵起,被诛。开元初,裒次其文章,诏张说题篇。集二十卷,今失传。存诗三十二篇。
我们来看上官婉儿的这首应制诗: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上官婉儿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诗词解读
“圣制”指皇帝作的诗;“奉和圣制”,就是和皇帝作的诗;“应制”,指因为皇帝的诏命而作诗。
总之,题目的意思是说立春这天,黄帝以剪彩花赏赐大臣并作了一首诗,命众人应和。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随着剪刀的移动,细密的叶子和鲜艳的花渐渐成型。吐、舒,形象地描绘出叶子和花朵在剪刀下徐徐成型绽开的过程。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攀引彩花的枝条,居然像真的一样,试着去摘花蕊,才知是假的。这一句是说彩花剪得非常生动,几可乱真。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彩花)从春天发芽吐花,直到秋天也丝毫不见凋零;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请问桃花和李花,(彩花)违反自然规律,常开不败,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将,在这里是和的意思,桃将李,桃花和李花,在这里代指春天开的真正的花。
上官婉儿这首应制诗,既有非常形象巧妙的写实,又带有引人深思的哲理,比宋之问、沈佺期等人写的同题诗都要好,不愧是才女。
二、花蕊夫人咏带露鲜花
我们今天说的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宠妃,封慧妃,赐号花蕊夫人。后蜀亡国后,被宋太祖赵匡胤纳为妃,甚得宠,相传被宋太宗赵光义射杀。
《全唐诗》是这样介绍花蕊夫人的:
花蕊夫人徐氏,青城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词一卷。
花蕊夫人立春日咏花诗,是一首宫词:
宫词
花蕊夫人
立春日进内园花,
红蕊转轻嫰浅霞。
跪到玉阶犹带露,
一时宣赐与宫娃。
唐朝都城位于西安,气候比较寒冷,立春日什么花都没开,上官婉儿咏的是剪彩假花;后蜀位于四川,气候温暖,想是立春日已经鲜花盛开,因此花蕊夫人咏的诗真花。
后蜀主孟昶比唐中宗会玩,花蕊夫人写宴游的宫词特别多。这一首写于立春日。
诗词解读“立春日进内园花”,内园,皇宫内的花园。今天是立春,宫人采摘内园的鲜花进献给皇帝;
“红蕊转轻嫰浅霞”,红色的花蕊随着持花人的移动而轻轻颤动,像娇嫩浅红的彩霞;
“跪到玉阶犹带露”,持花人捧着它跪在大殿的御阶上,没想到从花园来到这里,花瓣上还带着露珠,鲜嫩可爱;
“一时宣赐与宮娃”,皇帝宣旨把这些鲜花赏赐给宫妃。
花蕊夫人是歌女出身,相貌绝丽,才华出众。她的代表作《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很有气概。据说她这首诗深得宋太祖赏识,一代奇女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