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累累,枫叶渐红,学意正浓。为进一步推进英语新课标学习,把握教材方向,提高英语教学质量,9月16日下午洛龙区未来小学全体英语组教师在录播室学习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洛龙区教研室俞书香老师为我们做了详细解读。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报道(树立新理念聚焦新课标)(1)

  俞老师给我们系统讲解了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新课标突出了育人,对课程性质进行了重新的修订。除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外,新课标还提出了英语课程性质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报道(树立新理念聚焦新课标)(2)

  二、优化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从四个方面入手。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的途径,提出要积极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强调通过对主题意义的探索,实现课程育人的方法和途径。

  关于对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识,俞老师对组内老师进行了提问,杜小宁和魏新娟两位老师做出了积极回答。

最后俞老师对小学英语教师今后的教学也提出了几个要求:一、老师的课程育人意识要加强。二、老师要加强单元教学整体性的研究。三、老师要加强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解,设计出高效有质量的能够育人的教学。

  在本次教研中,老师们细心聆听,认真记录,积极思考,收获满满。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报道(树立新理念聚焦新课标)(3)

  三年级教研心得

  通过俞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让我对新时代下英语教学方向有了更深入更多维的理解。最让我产生共鸣的是要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时间若退回到几年前,学习英语的重点或许在学习西方,但随着国力增强,人文意识的觉醒,现如今的教学更应放在如何让学生向外国输出中国文化上,并增强文化自信心。比如在遇上西方节日时老师们都会用心准备西方节日的起源、习俗等,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却是寥寥,甚至连作为教师的我都知之甚少。如何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从我们自身做起,认同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继而感染学生,用世界语言表达中国声音。

  四年级教研心得

  通过俞老师对英语新课标的解读,我学到了新课标强调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将主题和语篇置内,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意义探究为目的,将各要素建立起关联。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的主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者,在旧课标中,英语课程分级为五个等级。新课标则调整为学段目标,各学段都设有相应的级别。值得注意的是,旧课标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英语能力没有明确要求,而新课标对低年级的学生有了明确的要求,设为“预备级”。同时,“一、二、三”出现了“ ”级别,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扎实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做一定的提升,满足“ ”部分的能力需求。

  五年级教研心得

  通过俞老师的讲解,使我对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和理解。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贴近母语学习,思维较为灵活开放,摆脱了单一的语法的死记硬背,更注重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注重听、说的实际语言应用。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保持应有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此次培训,为我们树立了教学的航标,我深深的感受到此次新课标培训意义的深远,我们会在新课标的精神指引下,努力搞好教学工作,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六年级教研心得

  本周教研时间有幸聆听俞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和讲解。其中俞老师对核心素养内涵的讲解这一块让我印象深刻。俞老师讲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四个点是互相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这四个点体现出来,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也不能只关注某一个或两个点。要让学生在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中发展语言能力,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动语言学习。 通过此次学习,今后教学中要改进自己的课堂,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带动学生在语用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英语组的教师们会不断探索,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星光不负赶路人,愿老师们在教育的熠熠星辉下,用充盈的自我,彰显教学魅力,在不断的努力研讨中慢慢成长,静待花开别样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