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南京、济南相继沦陷。为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计划,打通南北战场,日寇以两城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攻徐州。而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自古为水陆交通枢纽,是向北拱卫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日军必欲夺之而后快。

1938年3月23日,日军板垣师团与李宗仁、孙连仲指挥的中国军队(第2集团军)正式决战台儿庄,自27日起双方军队在台儿庄城内展开拉锯战。至4月3日,城内三分之二已被日军攻占。

台儿庄大战遗址讲解(台儿庄大捷群英传)(1)

行进中的日军步坦纵队。

4月4日,日军又用燃烧弹攻击,试图将古城夷为平地,中国军队利用地形和残墙断壁筑起第3道防线,逐屋抵抗,坚守不退,并数次组成敢死队夺回古城。4月7日,日军全线溃败,至此台儿庄大战胜利结束。

台儿庄大战前后持续16天,是抗战初期的一次重大胜利。据中方统计,整个台儿庄大战期间(含序幕战),中方共毙伤日军约2万人,其中在台儿庄攻防战中毙伤俘日军7000多人。而当时华北日军参谋部公布的数字,也承认伤亡11984人。此外,中方还缴获火炮31门、装甲汽车11辆、各式战车8辆、轻重机枪1100余挺、步枪1万余支及大批军用物资。

台儿庄大战遗址讲解(台儿庄大捷群英传)(2)

缴获的部分日军武器装备

在这场震惊中外、空前惨烈的血战中,涌现出无数忠魂英烈和经典战例,本文选编了6则真实发生的故事,以飨读者。

故事一:美丽女生血染疆场

全面抗战爆发后,湖南长沙女子中学女生刘守玟瞒着父母加入抗战救护队,经过一定训练后转入台儿庄抗战前线。她多次冒着生命危险,赶往一线阵地救护伤员。

台儿庄大战遗址讲解(台儿庄大捷群英传)(3)

刘守玟

在救助一名受伤的连长时,对面日军突然冲了上来。眼看刺刀要捅向连长,刘守玟愤怒地搬起一块石头向日寇猛砸,谁料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破片飞来,刘守玟不幸负伤。

随后她被送到徐州附近的铜山县陈塘村疗养,终因伤重不治身亡,献出了18岁的青春年华和宝贵生命。时隔60多年后,烈士遗骨得以迁返故土,被安葬在湖南革命陵园。

故事二:新黄花岗72壮士

1938年3月28日,为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台儿庄城西北隅的制高点文昌阁,于是,中国第2集团军30军31师93旅186团团长、城防司令王冠五将麾下特务连组成突击队。

台儿庄大战遗址讲解(台儿庄大捷群英传)(4)

正在捆缚手榴弹袋的中国敢死队员

以当日为黄花岗72烈士祭日,乃择精兵72人,经顽强奋战收复文昌阁,俘虏日军4名。激战中,3营营长及特务连14名壮士为国捐躯。

故事三:盐包工事

台儿庄大战爆发前夕,城内居民陆续撤离,当地多家盐商出于民族大义不顾安危,坚持留在城内协助守军修筑防御工事。他们打开仓库,将一袋袋盐包运到门口、街口,连日筑起多道牢固的掩体。

台儿庄大战遗址讲解(台儿庄大捷群英传)(5)

盐包工事

直到大战爆发前夜,他们才孑然一身地撤离。正是凭借这些掩体,守城的中国第2集团军31师186团王震部得以成功坚守城池5天5夜,顶住日军多次强攻。

故事四:血战太平巷

1938年4月3日,防守丁字街一带的中国第2集团军30军31师官兵在逼仄的太平巷及两侧院落中,从巷口到院落与日寇展开逐屋甚至逐墙争夺。有的中国士兵抓住日军从墙洞突然刺过来的刺刀,不顾双手鲜血淋漓仍与敌搏斗。其他中国士兵则攀上残破房顶,向屋内顽抗的日军投掷手榴弹。一波日军被消灭,另一波又冲进来,中国守城官兵前赴后继,太平巷喊杀震天,血肉横飞,战况惨烈。

故事五:血水漂米

台儿庄大战前夕,全城妇孺老幼绝大部分撤离城区,但不少青壮年仍旧留在城内,帮助守城官兵挖战壕、修工事、运物资。

台儿庄大战遗址讲解(台儿庄大捷群英传)(6)

描绘台儿庄父老乡亲踊跃之前慰问官兵的油画

台儿庄城内“万家粮店”老板也毅然毁家纾难,打开自家仓库,运出一个个粮包,供中国第2集团军30军31师93旅186团官兵构筑街垒和堵塞巷口、要道的工事。激战中,很多粮食包被打烂,不少粮食散落至运河中,一时间呈现出血水漂米的惨烈景象。

故事六:大刀破敌

1938年3月24日,日军开始大举进攻台儿庄。当时,日军在城北5里刘家湖村设有炮兵阵地,部署有10门火炮,不断向台儿庄城内猛轰,对我威胁很大。

台儿庄大战遗址讲解(台儿庄大捷群英传)(7)

日军炮兵

中国守军91旅183团3营营长高鸿立率领敢死队员,每人1把大刀外加8颗手榴弹,杀入敌军炮兵阵地,砍得日寇无法招架,只得弃炮而逃,当时台儿庄战场上流传着“活张飞大闹刘家湖,宝刀胜炮而凯旋”的佳话。(作者/凌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