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清洗为石刻“美颜”,全新展馆讲述海丝往事

600多岁浡泥国王墓修葺一新

南京浡泥国王墓地址(全新展馆讲述海丝往事)(1)

昨天,浡泥国王墓环境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本报通讯员 史汶 本报记者 冯芃摄

南报网讯 (记者 朱凯)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文物修缮、环境整治和展陈提升工程,南京唯一一座外国王陵——浡泥国王墓近日“新装”亮相。此次工程通过蒸汽清洗去除了石刻文物表面的微生物和污染物,并对石刻裂隙进行了加固填缝。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点之一,浡泥国王墓新建的陈列馆,将为人们讲述古代中国与浡泥国友好交往的海丝故事。

中国现存的外国国王陵墓仅有两处,其中之一,便是位于南京雨花台区安德门外石子岗乌龟山南麓的浡泥国王墓。2001年6月,浡泥国王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与南京的龙江船厂遗址、郑和墓、洪保墓,一同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点。

由于年代久远且长期处于露天环境,浡泥国王墓的石刻文物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风化、变色,亟待保护修复。其中,神道西侧的武将石刻左耳已经残损,背部出现裂隙,头部及左半身布满苔藓,导致石刻表面变色、风化。

去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文物修复团队对浡泥国王墓的神道碑及神道石刻共计15块石刻文物展开保护修复。整个修缮工程分为“除垢”和“加固”两个部分,除了必须进行保护处理的部位,不对石刻本体进行更多干预。所用技术手段坚持“可逆性”原则,不会妨碍再次对文物进行保护处理。

首先,修复团队使用蒸馏水和热蒸汽对石刻表面进行清洗,除掉苔藓、浮尘等对石材有害的微生物和污染物,确保石刻表面纹饰无腐蚀、清洗后无残留。随后,针对石刻表面出现的裂隙进行加固与填缝处理,有效减缓风化速度,让这批600多岁的石刻文物实现了“驻颜益寿”。

过去,浡泥国王墓景区只有一个东门入口,让参观游线和景区接待能力受到了不小的局限。此次整治工程开辟了景区南入口,并配套建设了南广场及停车场,大大提高了景区车辆和人流的接待能力。此外,景区内还栽种了400多棵绿植,新增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同时扩建了林间步道,让游客可以在清爽幽静的林间穿行参观,别有一番韵味。

景区内原有的中国—文莱友谊馆此次进行了提档升级,并建设了浡泥国王墓陈列馆。新展馆的外观采用了文莱国水村设计,并融入中国民居的建筑风格,展陈内容主要讲述浡泥国王墓的遗产价值、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联,以及古代中国与古浡泥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