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后”与“司”,有专家认为这两个字是同一个字,意思一样的,只是写法是相反的。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再说一说我的认识。

前一阵子,我在谈到“司母戊”鼎是否改成“后母戊”鼎的问题中只谈到了“后”的甲骨文解释,现在看来是不对的,我再就这两个字的解释重新进行详细的说明。

当甲骨文都动起来(再说甲骨文的后)(1)

后,是口前锥,本义是指提醒警告嘴不能乱讲话,也就是说告诉人想好了再说,换句话说就是提醒警告人说话要慎重,不能草率。如:出门前,媳妇嘱咐丈夫要少说话多干活,不要得罪了人。“皇后”的“后”就是这个意思。有嘱咐,枕边风的意思。

司,是口后锥,本义是指不允许再说话了,也就是说要求闭嘴,换句话说就是再说话就采取措施保证不能说话了。如:现在仍然有“再说,就把你的嘴缝起来”的口头语,来警告人不要再说了。再如:用手指贴在嘴上发出“嘘”的声音,同样是这个意思。要求人保持安静。这就是说“司”具有惩戒的意思。

这样看来“后”与“司”是不同意思的两个字。

当甲骨文都动起来(再说甲骨文的后)(2)

通过上面的拓文可以看出,是“司女戊”三个字,并非是“司母戊”三个字。司女戊是指惩戒女人的刑具,意思是说具有管理女人权力的象征。这就是说鼎主人是女人最高权力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