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听父亲说:“三弦琵琶筝,一听心住清”,孩提时代,那时物资贫乏,记忆中每天父亲做完工回来,晚饭后总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拉起他的三弦,一家人围在一起听父亲“锯弦”喝工夫茶,浑厚的音色、优美的旋律不时萦绕耳旁,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但就是那么的其乐融融。

古筝妆台秋思断句(千日琵琶百日筝)(1)

严格说父亲弹拨的是潮汕小三弦,是三弦中最精巧的一种。我在《昭君怨》《小桃红》《寒鸦戏水》《黄鹂词》等古朴的弦乐氛围中,接受熏陶,竟感兴趣,也想拜师学习。

但学小三弦难度极高,整把弦用厚重的乌木制成,长约16厘米,弦筒较小,弹奏时放于右大腿上,右手腕按于弦筒上,手腕要弯成90度角来弹奏,弦柄斜度与人身要成45度角,左手按住弦柄把位按音,单纯这些弹奏姿势就有许多高难度要求,假如右手用力不当,弦筒会下滑,单练就弦筒稳妥,就要下一番苦功夫。

古筝妆台秋思断句(千日琵琶百日筝)(2)

右手弹奏的练习,要达到保持平稳,父亲经常会在我的手腕上放置一个小茶杯,练习时不能掉下去。左手的按弦更有难度,因为小三弦没有品位,弦柄长,音位宽,音准难掌握,无品位的弹奏要用指心及短指甲将弦按紧才能发出坚实的弦音。三弦的弦距又很窄,天生的左撇子,给右手弹奏带来更大难度,要学会弹奏真是很难,学习过程又累又枯燥,那时刚好又是冬天,弹得手指都起了小茧,就哭着不学了,最后不了了之,想起来真的很遗憾。

潮汕人常说“三弦琵琶筝,锄头粪箕筐”,这句话将三弦、琵琶、筝这三类弹拨乐器喻为潮汕人生活方面的器物,足见其在潮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及普及程度。过去,在街头巷尾,总会不时传来这些带着潮汕细乐的声音。但现在这种音乐偶尔在公园或小区广场才能听到。

古筝妆台秋思断句(千日琵琶百日筝)(3)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搬进高楼大厦,身边都被手机、IPad等各种电子产品充斥着,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一家人围在一起“锯弦”听曲品工夫茶已难再见,再加上现在孩子学业沉重、升学的压力大,学习这三种乐器,既费时,又费力,要专门拜师学习,要付出高昂学费的。所以在社会上越难普及,真怀念过去那种年代呀!

潮汕俗语“千日琵琶百日筝、半世三弦学唔成”中,“学唔成”的“唔”字,在潮语解释中是“不”的意思。

传统的潮州琵琶,作为民间音乐,一般要三年时间才能掌握其演奏技法,所以有“千日琵琶”之说。潮州古筝弹奏技法很多,但比较琵琶则容易入门,掌握了入门的弹筝法门诗及弹奏的左、右手配合,勤加苦练也就入道,比学弹琵琶相比较容易,就有“百日筝”之谈。三弦是小三弦,又称三弦仔,潮州音乐特有乐器,是最难学的,有的人学了半世人,也不一定学会弹奏,道出学弹三弦难度之大,故学弹的人非常少。

古筝妆台秋思断句(千日琵琶百日筝)(4)

现在社会上,学古筝的人很多,学琵琶的人也有,但学弹三弦的人很少。小三弦的传承令人担忧。但愿这一形势会随着政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而有所改变,使小三弦的弹奏技艺传宗接代,脉脉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