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电影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海的尽头是草原》。很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啦,为什么这样一部电影会让我充满期待呢?
首先是制作团队, 导演尔冬升,领衔主演陈宝国、马苏、阿云嘎、王锵、罗意淳,都是会认真面对工作塑造作品的人。以尔冬升为例,他在小破站上分享的拍摄过程透露出他作为大导演的“信念感”与“专业度”。
内蒙古天气多变很多时候需要顺应天气,等很久才能有想要的光影,这就要求导演有耐心且有掌控剧组工作节奏的能力,不要过度的浪费时间。尔冬升导演不单有这个能力,更是在控制好节奏的基础上实现了年代场景的重现,控制好时间的同时又控制好了空间。
电影还原了一个历史片段——三千孤儿入内蒙。在这个大的历史框架下,也有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作为一个知名大导演,又是香港导演,尔导能把握好普通人的生活细节吗?
已经看过的观众表示完全被导演的各种细节感动到,感人,流泪,真实,是对这一部电影的第一观感。导演尔冬升对普通人角色情感的拿捏是早有先例的:他拍摄的《我是路人甲》非常完整立体的展现了“群演打工人”的群像,既有对梦想的追求也有生活的苦闷,他尊重一个微小个体的选择。
在《海的尽头是草原》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的生活细节,即是粗糙的,也是细腻的。
陈宝国老师饰演的这个角色,可以从预告片中就感受导他的孤独与无奈, 一个寻亲老人的形象,一个镜头就把这个形象完全立的稳稳当当。
马苏饰演的草原额吉也是从几句台词就看得出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内蒙古女性,加上她和孩子的互动,一位温柔母亲的形象也完完全全被我记住了。在导演功力和演员表演上,这部电影是光听名字就能打100分的程度。
而出品方也是曾经主导《红海行动》《长津湖》这样大制作,票房口碑双收的“博纳影业”。从剧本的选择到场面的塑造完成度都是极高的!
除了“人”因素推动这部电影的完整度,在“景”上面,内蒙古天然就的自然景观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看点。
很久都没有出去旅行了,在电影院的超大银幕上看“风吹草低见牛羊”也会治愈我这颗想要出去旅行却被工作托住的心啦。
中秋节假期完全可以带着全家去电影院“旅游”,没有舟车劳顿,不用请假扣钱,只需要一张《海的尽头是草原》的电影票,就能感受草原风情。
草原除了美景,草原上的人也是充满着吸引力,他们相信缘分,他们淳朴善良,他们接受一个陌生的孩子成为草原的孩子。
“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背景是宏大的,在这段历史里的每一个人都被爱包围着。他们和我一样的普通人,面对灾难的时候会恐慌,焦虑,会患得患失,但是有一种力量指引着他们让他们来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启一段人生。
他们会像其他草原的孩子一样,学骑马、穿长袍、和父母亲在蒙古包里感受天伦之乐。看到在纪录片里,那些被抱养到草原的孩子曾经想过逃跑,曾经不愿意尝试奶制品,不接受这个新的家庭,改变他们的是额吉的爱。
他们用最深沉,最细节的爱小心呵护着这个孩子,让他们重新感受家的温暖与爱意。草原的孩子终究成长为草原的雄鹰,展翅飞翔。
看到有评论说这些孤儿长大后,没有离开草原,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草原是养育他们的家。“家”在我们就中国人的概念里是非常重要的,家是我们来的地方,去的地方,梦想的地方。电影中家的概念也是多重含义构成:即有各民族大家庭的互爱互亲, 也有小家庭的接纳,是一种中国人对“家”理解的形象化、映像化的展现。
太久没有看电影了,太久没有看这样酣畅淋漓的电影了。为这部电影感动,为这部电影查阅资料,了解一段动人的历史、为这部电影想要买一张去内蒙古的票,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触总是很多很多。
提前观影的影院经理说这是一部娓娓道来的电影,他想要在上映的时候多多为这部电影增加排片场次,这是专业人士对这部电影商业价值的肯定。这部电影的感情是需要品尝的,也像中国人的感情一样需要慢慢梳理,静静感受,很快就会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汹涌情感沉浸在胸口,等待着合适的时机诉说。
家的含义,中国人的情感都被这部电影完整的传递到观众心里。当你带着全家人一起坐在电影院会感受到这部电影神奇的力量,将人与人的关系重新聚合,感谢家人对我们无尽的宽容与爱意。9月9日,让我们一起更爱这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