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名将(他是大明第一全才)(1)

“点背”的猛人,往往生得伟大,活得凄惨,比如徐渭。

01

徐渭,有明一代才人,与西汉贾谊并称古代两大怀才不遇的猛人。

有才是一个人的福气,但太有才了,或许会成为生命不能承受的负担。

徐渭是浙江绍兴人,徐家祖上是大家族,父亲徐鏓做过夔州同知,相当于副市层级。

徐渭的生母,历史没有记载,只知道她是徐家的丫鬟。

嫡母苗夫人不能生育,生母便被徐鏓纳为小妾,不久生下徐渭,过继到苗夫人膝下抚养。

苗夫人没有自己的孩子,得到徐渭后视为己出,并没有把徐渭当成庶出的孩子看待。

一切若是按照既有的剧本发展,徐渭会有一个很优越的家庭和人生。

但是很不幸,徐渭出生不到百天,徐父抱病而死,徐家从此走向没落。

在封建社会,家庭的没落并不稀奇。徐渭这样的家庭,即使再没落,也要优于底层的穷苦人家。

嫡母苗夫人是大家闺秀,非常重视孩子教育的问题,再加上徐渭过人的学习天赋,全家人更是把徐渭看成家族的未来。

徐家失去顶梁柱,只靠收点地租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徐父生前留下的财产仅仅维持10年,基本上花费的差不多。

看着家里的日子如同“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苗夫人不得已做了一个决定,遣散家里的下人,包括丫鬟出身的徐渭的生母。

百日丧父,十岁别母。

徐渭的人生经历着人生第二次生死离别。

很难想象,一个十岁的孩子,一个丫鬟出生的母亲,迫于生活无奈,母子分别时,抱头痛哭的场面。

大明最后一名将(他是大明第一全才)(2)

02

与生母分别后,徐渭继续发奋读书,在读过西汉大才子扬雄的《解嘲》后,仿写出一篇《释悔》。

此文一出,轰动了当时的草根文学界。

轰动过后,徐渭没有预料到,命运已经给他安排了一个更大的悲催。

嫡母苗夫人,病死了。

这样的人生,太难了。十四岁以前,跟自己最亲的人,全都死的死,走的走,一个不留。

徐家只剩下一群同父异母的兄弟一起生活。

大家族出身的人,所具备的眼界和格局,绝不是穷苦人所能触及的。

同父异母的大哥清醒地认识到,徐家复兴的大任必然落在徐渭身上。

因为在古代,改变命运只有两种方式,要么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从军立功;要么读书科举考功名。

大哥把所有希望寄托于徐渭,不用他从事任何家庭劳动,只许他专心读书治学。

徐渭也确实争气,嘉靖十九年,20岁的徐渭考中秀才。

拿到秀才的身份,相当于在读书这条路上,成功了三成,不亚于现在的双一流高材生。

徐家倒了20年霉运,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

老天爷似乎没有放过徐渭的意思,考上秀才是徐家希望的开始,也揭开了徐渭悲催人生的另一篇章。

大明最后一名将(他是大明第一全才)(3)

03

秀才的下一个进阶是举人,徐渭在举人的考试道路上,一路悲歌。

年年考,年年落榜。

在他奋战举人的同时,对徐渭来说有过一段不错的命运眷顾。

嘉靖二十年,二十一岁的徐渭被绍兴大户潘克敬相中,迎娶结发妻潘氏,成为一名倒插门女婿。

因为科举屡屡受挫,徐渭慢慢对科举失去兴趣,转而钻研书法、绘画、军事领域。

史书记载,徐渭看不中举人的原因是写的文章天马行空,不知所云。

这并不难理解,梵高活着的时候,也没有人看到他的绘画价值。

徐渭的举人之路跟他的成长一样艰难,一考便是二十一年。

四十一岁时,依然是秀才。

从十岁声名鹊起,成为大哥眼中的家族希望。大哥也是倾其所有,资助徐渭成材。

结果三十年的心力和财力付出,没有换来半点回报,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此时,大哥的心态也炸裂了。

这位长兄如父的同父异母大哥,终于跟徐渭分道扬镳。

后来,徐渭跟友人提及兄弟关系时,用八个字来形容,说“骨肉煎逼,萁豆相燃”。

到这里,徐渭的精神状态已经非常不好。不然的话,也不会对抚育培养自己的大哥“恶语相向”。

精神趋于失常的徐渭,在恍惚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或许自己根本不是入仕为官的材料。所以,他感慨说:

不愿文章中天下,只愿文章中试官。

有人说,徐渭的人生最快乐的时光,大概是上门女婿的岁月。

潘克敬家里有的是钱,十分看好徐渭的天赋,一分彩礼钱没有要,便把闺女嫁给徐渭。

那一年,徐渭21岁,潘氏14岁。两情相悦,两小无猜。

少年夫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两个人的青春期,是以夫妻的方式度过,这是一段多么叫人钦羡的感情。

这份感情只维持了5年,19岁的潘氏病死。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失去老婆的上门女婿,在女方家中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潘氏死后不久,徐渭的另外两个大哥也病死了,家产还被当地的无赖霸占。

徐渭彻底没有属于他的家。

看样子,苍天真是逮着徐渭一个人不放,非得折磨死他不可。

徐渭的世界彻底坍塌。他想,或许自己不应该来到世间。

他在谋划如何结束自己的悲催的人生。

大明最后一名将(他是大明第一全才)(4)

04

幸亏,一个人出现,重新点燃徐渭的希望。

此人是闽浙总督胡宗宪。

胡宗宪跟明朝的权臣一样,不是好人,但也谈不上恶贯满盈,干过不少实事。

胡宗宪广招天下俊才,听说徐渭很了不起,就叫人去请他。

徐渭压根不卖给胡宗宪的脸面,胡总督派去的人被徐渭一句话怼回去。

胡宗宪请人,让他自己来,你算老几。

差人说,胡总督给你脸,你别不要。

徐渭骂道,我连严嵩都不怕,我能怕胡宗宪吗。

差人回去禀报胡宗宪说,徐渭太不知天高地厚,容我把我绑来。

胡宗宪赶紧制止,笑着说,才多必傲,不要斤斤计较。

说罢,亲自去请徐渭。

徐渭本来跟胡宗宪有过节。徐渭看不惯严嵩弄权,写大字报骂过严嵩老贼,而严嵩对胡宗宪有提携之恩。

胡宗宪亲自来请自己,徐渭被感动了。

徐渭跟胡宗宪一干便是五年。

五年当中,徐渭的旷世奇才得到充分发挥,一路升任胡宗宪的大秘书。为了报答胡总督的恩情,徐渭给了胡宗宪八个字“先定大局,谋而后动”

胡宗宪花钱养着徐渭、房子、妻子都给他置办齐了。

虽然胡总督对自己很好,好得简直不像样子,但是徐渭内心深感不安。

他的不安不是对胡宗宪不放心,也不是怀疑胡宗宪对自己的真心,而是对大明王朝的权斗害怕不已。

胡宗宪跟严嵩是一路的。

严嵩如此跋扈,早晚会跟皇权发生冲突。自古都是如此,一旦相权干预到皇权,皇帝便会亮出明晃晃的屠刀。

只要严嵩倒了,胡宗宪难以从大明王朝波谲云诡的权斗中脱离干系。

徐渭暗下决心,决定离开自己的“再生父母”胡宗宪。

结果辞呈没来得及递上,严嵩就出事了。

胡宗宪也跟着完了。

大明最后一名将(他是大明第一全才)(5)

05

42岁的徐渭,以一事无成、一无所有的身份回到绍兴老家。

徐渭在绍兴度过一年。突然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贵客,请他出山干事。

谁呢,礼部尚书李春芳。

李春芳,在外被称为清流人士。徐渭没多想,便跟着去了。

结果,跟李春芳共事数月,徐渭便要辞职走人。

因为他发现,严嵩跟胡宗宪弄权,但是还能干点利国利民的实事。

李春芳一类的清流,除了满口仁义和道德文章写得不错以外,比严嵩和胡宗宪更龌龊。

当时,李春芳请徐渭时,送上60两白银作为见面礼。

这会,徐渭要辞职,李春芳说,辞职也行,把那60两白银还给我。

银子早被徐渭霍霍干净,只好把绍兴老家的老宅卖掉,凑足60两白银还了李春芳。

徐渭回到绍兴。

次年,胡宗宪死在狱中。

这世上仅存的对自己好的人,死了。徐渭再次崩溃了。

徐渭的精神遭到毁灭性打击。老天爷,你没上班吗?你能不能换个人。

大明最后一名将(他是大明第一全才)(6)

06

徐渭想到,干脆了结自己悲催的一生,结束这趟痛苦的人间旅程。

第一次,拿斧子劈向脑袋,脑袋开了瓢,人没死成。

第二次,用铁钉子穿透自己耳朵,耳朵聋了,还没死成。

第三次更狠,直接拿大铁锤砸“命根子”,剧烈的疼痛昏死过去,醒后没事了。

每一次都是被人救起,痊愈后又重新自杀,反反复复九次,没有一次成功。

不得不说,这命确实够硬。

此时的徐渭,很明显已经被生活折磨的失心疯。也正因为失心疯,一个更大的家庭悲剧正在上演。

有一天傍晚时分,徐渭外出回家。刚进门口,突然犯病。

他看到灯光下,妻子在床上跟男人纠缠,愤怒的他拿起灯锥朝着床上一顿乱刺。

疯过以后,发现妻子倒在血泊中,根本没有所谓的男人。

官府把徐渭抓取判了死罪,幸得朝中友人张元忭相助,改判为7年。

没有想到的是,徐渭在大牢中,反而有一种久违的归宿感。

他不再犯病,而是能够平心静气研究书法艺术。

七年后,徐渭终获自由,此时已经53岁。

没有任何壮志理想,只想无拘无束放纵于三山四海五岳。

经过十九年的流浪后,于1593年,73岁的徐渭在一条老黄狗的陪伴下,走完自己坎坷的一生。

对于这样以为克死所有亲人,九次自杀未遂,最后疯掉的大明第一全才。

笔者实在无法再做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