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县名因封建德侯而来。三国时吴王孙权封将军孙韶建德侯,孙韶的故乡在建德,原建德县的辖境为孙韶的封地。故此,建德县名因封建德侯而来,取建功立德之义。

  建德古为越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于原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今建德地属会稽郡富春县。西汉因之。新莽时改富春为诛岁,东汉初复为富春。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吴郡,富春县属吴郡。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分富春置建德县,县城在今梅城,建德之名自此始;同年,又分富春置新昌县,县城在今大同。两县均属吴郡。晋太康元年(280),新昌县更名寿昌县,寿昌之名自此始。自西晋至南朝的宋、齐两代,建德、寿昌仍属吴郡。梁普通二年(521),寿昌改属新安郡,陈时同。梁普通年间,建德划归金华郡,陈时仍旧。隋开皇九年(589),寿昌并入新安县(今淳安);建德并入金华县,改置为吴宁县,为婺州治。唐武德四年(621),复遂安郡为睦州;在桐庐置严州。五代,建德、寿昌隶睦州,属吴越国。建德仍为睦州治所。北宋因之。宣和三年(1121)改睦州为严州,建德、寿昌隶属不变。南宋咸淳元年(1265)升严州为建德府,建德、寿昌属之,建德为府治。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建德府为建德路,路治建德,寿昌仍为所属。明初改建德路为建安府。洪武八年(1375)又改为严州府,府治建德,下领建德、寿昌、桐庐、分水、遂安、淳安六县。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废旧府制,设立严州军政分府,建德、寿昌属之,建德为府治。民国元年(1912)10月,严州军政分府废。3年(1914),在衢县设金华道,建德、寿昌属之。

  1949年5月5日,建德、寿昌相继解放。同月设立第四专署,后改建德专区,建德、寿昌属之。1950年3月22日,撤销建德专署,建德、寿昌改属金华专署。1955年3月31日,重设建德专署,建德、寿昌回属。1957年1月,为适应新安江水电站建设需要,分建德县地置相当县一级的新安江区,直属建德专署。1958年3月31日,新安江区改为新安江镇,隶建德县。11月21日,撤销寿昌县,并入建德县。1959年4月,撤销建德专署,建德县划属金华专署。1960年8月,县城由梅城镇移白沙镇(今新安江街道)。1963年5月16日,建德县划属杭州市,至今。1992年4月1日,建德撤县置市,市治新安江镇(今新安江街道)。

杭州建德面积多大平方公里(浙江杭州建德市历史沿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