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最初接触这句话还是在作者伊北对林徽因传奇人生撰写的一书中看到的,书的名字就叫作《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最早知道林徽因是在学民国史时,惊叹她与梁启超以及徐志摩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而真正喜欢上她,是因为她一身的才气和一生“不堕落”的铮铮铁骨。

你若花开  清风自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1)

林徽因

提到林徽因,所有人先想到的一个字,那便是“美”。我第一次见到林徽因的小像,连连感叹世上怎么会有这么美的人,林徽因年少时的美是一种东西方融合的美,她身上充满着东方韵味,又有些西方的立体感,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是一种飘逸、向上的气质。不同于今日艺人那样艳丽的美,而是像古时大家闺秀那样的美。

你若花开  清风自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2)

相貌美之外便是才学美。美貌早晚会消退,像是花朵一样渐渐褪去残红。但是才学不会,才学会使一个人散发着独有的魅力。林徽因后半生坎坷,美貌早已不如年少时期,但是在留下的影视资料中仍能看到,晚年的她历经磨难之后,仍散发着难以忽视的强大气场。就连她的女学生见到晚年的她,也被她的神容所折服。

有人说林徽因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其说法在某种程度上虽有些过,但是也大抵不差。林徽因学术涉及广泛,她读过经,留过洋。她不仅接收了中国旧文学的影响,还受到西方新思潮的冲击。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几乎标志了一个时代的颜色,也留下了所有美好的辞藻。林徽因后来醉心于建筑事业,也做出了相当高的贡献,并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等一系列建筑学的著作。

你若花开  清风自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3)

梁思成

人们提起林徽因往往只会被她身上的感情纠葛吸引了去,感叹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这三位优秀的男人争先恐后地为她付出。然而等你真正走进林徽因的生活,了解她的人格魅力,你就会知道,这样的女人好比一朵花,她自身的魅力不仅仅展现在她美丽的外表上,更体现在她的人格和才情上。

我们都如同历史中的一粒微尘,与其哀叹、消磨、恐惧、惊异,还不如去做些什么,人生的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的过程。就像是林徽因,她追求高远,让人在乱世中忽略了她弱女子的身份,她奋发向上,辗转在战火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人生当如此,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你若花开  清风自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