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记者从松江区科委获悉,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松江区在院士工作站建站方面成效显著,连续三年新增数排名全市前列。

截至2022年底,松江全区累计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79家,引进院士专家329名,其中院士22名,专家307名。

上海浦东院士工作站(上海松江累计创建7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

为企业注入“高科技芯片”

在上海联泰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在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助力下,克服光敏树脂在精密铸造应用中碰到的“胀壳”等瓶颈问题后,公司的该系列产品获得沈阳发动机等大型企业的认可,并带动公司2022年全年产值翻一番。

联泰科技是国内首批从事3D打印技术应用实践的企业之一。为了促进技术升级,2020年,联泰科技与上海交通大学李飞教授建设联合实验室,并于2022年建立专家工作站。通过联合技术攻关,破解了行业瓶颈难题。当中部分工艺方法目前已产业化,并为联泰带来稳定收益。

上海浦东院士工作站(上海松江累计创建7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

企业通过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向行业专家发出“英雄帖”,使企业占据行业领域技术高地的同时,也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专注于人工智能自动化、汽车关键部件、智能家居等领域新材料研发及高端部件制造的晋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25日在沪交所主板上市。当中离不开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在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不断探索。

晋拓院士专家工作站于2018年10月获批成立,由中国工程院士刘玠院士带领的上海大学教授团队与晋拓技术团队组成。双方致力于钛合金精密铸造研究。合作期间,晋拓获得1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正在初合状态,授理未授权状态的专利6项。

除了技术攻关,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设立,也助力企业技术人才培养。秦安康是科建高分子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经理,而在4年前,他还是企业的一名普通的研发工程师。当中的蜕变源于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后,与高校教授的联合技术攻关。

科建高分子材料主营各种密封用填充材料,主要运用于通讯铁塔等设施。为了促进企业创新研发,科建与东华大学联合建立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新型阻燃剂的开发等项目上进行技术合作。4年前,秦安康参与当中合作项目——耐蠕变防水绝缘胶带的研发。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生产,产品成功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万元。通过深入的技术交流,秦安康自身在技术方面也获得成长,成为公司技术骨干。

上海浦东院士工作站(上海松江累计创建7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3)

推动产学研“无缝衔接”

技术联合攻关、人才成长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战略咨询,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松江企业注入“高科技芯片”。据了解,近两年来,院士(专家)工作站累计与企业开展咨询交流443次,形成决策咨询报告101篇,开展讲座和培训504次,培养技术骨干412人,项目合作163项,产生科技成果278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3项。

为促进科研“院士专家队”全方位多渠道渗入地方产业发展,政府在优化政策和服务方面也积极发力。

上海浦东院士工作站(上海松江累计创建7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4)

“企业需要吸纳高端智力和人才资源,院士专家需要在经济主战场施展创新才华。”为了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松江区科委科协创新服务部部长冯莉介绍,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创建一批、提升一批”的梯度培育模式,区科委科协在日常企业走访、政策宣传过程中,不断挖掘、储备有产学研合作基础或意向的优秀企业,通过政策配送、牵线搭桥、申报指导等,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截至目前,处于建站储备和培育期的企业有近60家。对于建设好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注重“提升一批”,智巡密码等8家公司在2022年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绩效评估中评定为“优秀”,创远信科等5家企业获得上海市产学研优秀项目奖。

有“技术烦恼”的企业如何有效对接产学研资源。冯莉介绍,区科委科协平时也将积极发挥区级院士专家库的资源优势,为有需要的企业牵线搭桥。企业产学研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

据了解,为推动本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早在2017年,松江区就出台了《关于加快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创建成功的建站单位给予一次性资助,对首次评估“优秀”、“合格”的建站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近年来累计投入近千万元。院士专家工作站同时也是松江引才育才聚才的重要平台,为此,区级出台《松江区关于加快G60科创走廊人才高地建设的实施办法》,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企业认定为一类扶持企业,建站单位可享受高薪激励补贴、核心团队薪酬扶持等人才政策。

栏目主编:黄勇娣

图片来源:松江区

来源:作者:李成东 李谆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