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享誉全国的经典戏曲《智取威虎山》,正在东北牡丹江周边的一个小村庄里上演,每每唱到精彩之处,台下的村民们就会拍手叫好。

然而,坐在台下的村民孟同春,彼时却早已吓得脸色发白,尤其在看到“杨子荣”怒目圆睁,用激昂慷慨的声音唱着其中的选段时,他更是浑身都在不停打颤。

孟同春的怪异举动,很快就引起了民兵的注意,他们迅速将人羁押了起来,没想到,还没经过审讯,孟同春便支支吾吾说道:“我有罪,是我开枪打了杨子荣!”

众人皆是一惊,本来以为他只是神志不清,谁知孟同春竟然将打死杨子荣的详细过程讲述了出来。

那么杨子荣究竟是怎么牺牲的?他又经历过怎样动人心魄的故事呢?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1)

杨子荣

林海雪原剿匪殒命

1947年2月22日,立春时节已过,林海雪原还是如往常一样天寒地冻。

望眼望去,到处是一片雪白,乔叶林和灌木丛蜷缩在一起,松树则是仍旧直挺树干忍耐着寒冷。

刺骨的寒风吹过山谷,如鬼魅一般不断嚎叫着,这样的环境对于杨子荣、二团副政委曲波以及其他二十多名战友来说,时时刻刻都是考验。

他们穿着厚重的皮大衣,戴着翻毛的皮帽子,踩着笨重的乌拉靴,一步一步地往前的在雪野上默默行进。

寒风时不时地就会顺着衣服的缝隙钻进来,冷的人直打哆嗦,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想过后退。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2)

半个多月以前,为害一方的土匪“座山雕”终于被活捉,当时《东北报纸》还将这一喜讯刊登在了头版上大加赞赏。

而就在众人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前方却再次传来侦察情报,顽匪郑三炮和丁焕章等人还藏匿在闹枝沟,于是,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剿匪计划。

经过一整夜的行军,2月23日早上,杨子荣、曲波和其他战友们终于到达了土匪的居住地马架房附近。

这个时间,土匪们似乎还正在沉睡中,如果不趁早行动,等到天再亮一点,局面恐怕会很难控制。

稍作准备之后,杨子荣决定自己先过去试探一下。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3)

等悄悄移动到门口,杨子荣发现有烟雾和水蒸气顺着房门飘出来,想必里面应该已经开始有人烧火做饭,趁着这个时机,杨子荣立即冲过去,举着枪对着土匪们大喊:“不许动!”

也许是烟雾遮挡了双方的视线,听到杨子荣的声音之后,土匪们一时慌乱得不行,有的被吓得叫出了声,有的躲避不及将锅盖踢翻在了地上。

见此情况,杨子荣立即扳动了枪栓,准备威慑一下这帮土匪,谁知关键时刻,枪栓突然卡住了。

还没等杨子荣反应过来,一个土匪慌乱之下对着门口开了枪,于是,子弹迅速穿过重重的烟雾,猛地射进了他的胸膛。

杨子荣没有了力气还击,一下倒在了房门口,鲜血不断从胸口涌出。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4)

受到惊吓的土匪们很快反应了过来,他们将杨子荣的尸体推到一边,开始拿着枪不断向外射击,而听到枪声之后,奉命守在外面的战士们也立即出动,一边射击,一边往里面扔手榴弹。

一时间,雪地上被炸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坑。

双方僵持了将近十几分钟之后,马架房终于被炸塌,土匪们也是死得死伤的伤,最后在战士们的包围下,他们再也无路可退。

这次小规模的剿匪行动是成功的,但杨子荣的生命却就此定格在了这一天。

战士们红着眼,泪水早已经在脸上结成了冰,他们怎么也不愿相信,那个曾经跟他们朝夕相处亲如兄长的大哥杨子荣,竟然就这样离开了。

2月25日,二团为杨子荣举办了隆重的公祭安葬大会,牡丹江军分区的首长亲自悼词,东北军区司令也授予了“特级侦察英雄”的荣称。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5)

不久之后,团里的战士们准备再给杨子荣置办一口好的棺材,可到这时他们才发现,杨子荣除了留下了难忘的参军岁月和大大小小的战斗经历,似乎什么都没有了。

他的家乡在哪里,亲人在哪里,并没有人知道。

英雄的真实身份

或许是对于战友杨子荣太过怀念,又或许是那段剿匪经历太过刻骨铭心,1957年,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曲波,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在一开始,他就表达了对于杨子荣的思念,而在后面的篇幅中,他也用夸张而又生动形象的情节,把在林海雪原上那些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描写了出来。

后来这本小说相继被翻译成了俄文、英文、日文和朝鲜文等等,还被改编成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电影。

国内也将它改编成了京剧《智取威虎山》,很快,它就成为了六十年代家喻户晓的样板戏。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6)

因为小说的创作背景是在东北,每次当东北地区播放这部样板戏时,当地的百姓们都会放下手里的工作跑过去听。

1968年,该剧在牡丹江附近的某个农村播放,当地百姓都过来捧场,期间,听着演员们慷慨激昂的唱腔,观摩着紧张刺激的战斗过程,他们时不时就会鼓掌叫好。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做孟同春的男人,表现得极为异常,他脸色发白浑身颤抖,就像是魔怔了一样。

民兵见孟同春行为异常,就对他展开了调查,没想到在审问的过程中,孟同春却颤颤巍巍地表示:“我有罪,是我开枪打了杨子荣!”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一直以来,对于“杨子荣”这一英雄形象,很多人都觉得只是虚构出来的,对于他是否真实存在过并不是多么清楚。

而孟同春的出现,也开始让众人对于杨子荣越来越好奇。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7)

1969年,周总理也关注到了此事,为了了解杨子荣是否仍然留有后人,以及他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周总理立即下达了指令,让民政部门尽快展开行动查找。

工作人员先去找了曲波求证,毕竟他是《林海雪原》小说的作者,也是和杨子荣并肩战斗过的战友。

但曲波给出的回应却是,之前烈士家属都有来信询问情况,唯独杨子荣的家属没有,或许在参军之前,杨子荣改过名字。

这也不是没可能,当时山东形势复杂,参军的战士们害怕家人会遭到反动派报复,大多都不会报真名。

由于杨子荣去世的时间太过久远,对于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具体的事情,工作人员只能通过一些档案、部队曾经的任职命令、表彰通报、当年的报纸以及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的战友口中获知。

好在,经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与杨子荣有关的所有的线索都已经整合完毕,而他传奇的人生经历,也终于得以鲜活的呈现在人们眼前。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8)

杨子荣的传奇一生

杨子荣,原名叫做杨宗贵,山东牟平县人。

童年时期,他曾经跟着家人们去过东北生活过一段时间,中途又跟着母亲回了老家,在这里上了几年的私塾。

12岁时,国内正值军阀混战时期,而胶东地区也没能幸免,在军阀的统治之下,社会秩序非常的混乱。

于是,杨宗贵就在母亲的安排下再次去安东投靠了父亲,因为家中条件艰苦,他上了两年学之后就开始到处打工。

这一期间他去过缫丝厂、去过码头搬木头扛大包,也曾到鸭绿江边给人当船工。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杨宗贵又去往了辽宁鞍山千山采矿区当了矿工,矿区的危险是人尽皆知的,但比矿区更加危险的是日本人。

他们时常挥着皮鞭打骂矿区的工人,一度搞得人心惶惶,杨宗贵正是二十出头血气方刚的年纪,自然也看不下去,有次见日本人要打一位工友,他立即帮对方出了气。

但出头的结果就是,他再也无法再矿区待下去了,之后在工友的帮助下,杨宗贵逃了出去,再度回到了老家。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9)

尝过了底层人民的艰辛,见证了日本人的残忍冷血,杨宗贵内心逐渐燃起了反抗的火苗。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为了应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中共中央决定派出山东的主力部队,前去东北建立根据地。

于是,轰轰烈烈的大参军运动便在胶东地区开始了。

9月18日,杨宗贵用自己的另一个名字“杨子荣”登记了信息,正式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并且被编入了胶东海军支队。

10月份时,他又跟随着部队奔赴了牡丹江地区负责剿匪,一路上他们一边北上,一边还发动群众土改。不久,部队经过了改编,杨子荣就被编入了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

牡丹江地区在当时是有名的匪患肆虐地带,而杨子荣的任务就是先以便衣的身份侦察,然后再拿下当地的土匪或地主武装。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10)

了解到有一部分是时局所迫才出来当土匪,有些就只是普通老百姓之后,杨子荣也成功劝降了不少土匪。

其中,杏树村劝降就是最能展现他智慧的一战,那时的他拿着部队首长的亲笔信,一人前去劝降了400多名悍匪缴械投降,避免了更多的牺牲。

虽说过程已经无从查证,但可以知道的是,杨子荣在两军交战之时,依旧泰然自若的孤身入敌营,可谓是胆识过人!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剿匪大战之后,牡丹江地区的土匪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只有一小部分还在垂死挣扎,比如盘踞在威虎山的匪首座山雕

与《林海雪原》的小说描述的不同,现实中的座山雕身边只剩下十几号人,当时为了能接近他们,杨子荣就和战友打扮成了土匪。

他们一路上假装抢劫,接着又假意向座山雕投诚,最后没有浪费一枪一弹,就成功活捉了端了土匪窝。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11)

此一战过后,杨子荣名声大震,东北军区司令部不仅给他记了三等功,还授予了他“特级侦察英雄”的称号。

结果没想到,杨子荣还没能享受这份喜悦,不久后就牺牲在了土匪孟同春的枪下,那年他才刚刚30岁。

参军期间,杨子荣一直都没有给家里写过信,至于他立功登报的事迹,家人们也并不敢确认,毕竟杨子荣用了假名字。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杨子荣去世一年之后,有个从东北回来的人,声称杨子荣在外当土匪,于是村里就取消了杨家的军属待遇。

那时杨母一直在找寻自己的儿子,得知有人污蔑他当了土匪,杨母坚决不相信,她不辞辛苦地频繁往县里跑,就是为了给儿子正名。

于是,最后经过调查,杨子荣被列为了失踪军人。

直到后来中央派出了调查小组找到了杨子荣的具体信息,他的家人也终于获知,杨子荣并不是土匪,而是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自己一生的英雄

杨子荣假扮土匪(枪杀杨子荣的土匪)(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