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各次北伐解析(历史的尘埃略述一下诸葛亮的六次出师北伐)(1)

自蜀建兴五年至十二年(公元227年至234年),诸葛葛亮六次出兵,北伐曹魏,其中五次进攻,一次防御。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屯于汉中,准备北伐。出屯以前,发布了《为后帝伐魏诏》,亮自己并向后主写上了有名的《前出师表》。次年春,第一次出兵北攻祁山(甘肃礼县祁山堡),由于前锋马谡违背节制,败于街亭(甘肃庄浪),亮因退还。这年冬,第二次出师,亮率众出散关,围陈仓(陕西宝鸡市东),因粮尽退兵,魏将王双带兵迫逐,被亮所击斩。蜀建兴七年(公元229年),第二次出师,亮派陈式进攻武都(甘肃西和西南)、阴平(甘肃文县西北)二郡,魏将郭淮带兵截击,亮自己即领众向建威,郭淮退走,故取得了二郡。蜀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将司马懿由西城(陕西安康西北),张郃由于午谷(陕西西安市南),曹真由斜谷(陕西眉县西南),三路欲共攻汉中,诸葛亮屯军防御,适逢大雨,道路不通,魏军因而退回。这是第四次,属于防御性的。蜀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这是第五次,诸葛亮出军围祁山,开始用木牛运粮。魏将司马懿、张郃来救祁山,亮以粮尽退军,张郃追击,被亮军射杀。以下两年,诸葛亮从事休整军队,劝课农功,制作木牛流马,运粮积于斜谷,作为再出帅的准备。蜀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这是第六次,诸葛亮率众由斜谷出,用流马运输,占据了武功的五丈原,和司马懿对峙于渭滨。由于多次的军粮不继,中途退军,诸葛亮这次作了长久之计,分兵屯田,士兵与农民交错于渭水之畔。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诸葛亮不幸病死,蜀汉军队只好退回。俗语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只第一、第四两次。六次出师中五次是主功进攻,一次是防御。

诸葛亮在他一生最后的八个年头中,六次出兵与魏作战。衡量蜀、魏的力量,蜀汉远不及曹魏。人谓“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连年用兵呢?一则刘备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号召,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已提出了恢复汉室的方略,在首次出兵伐魏时,除颁布了伐魏诏书要“克复旧都”外,诸葛亮在自己的《前出师表》中,又反复说明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说明蜀汉既以兴复汉室为职责,就不得不出兵伐魏,否则,蜀汉就失去了建立政权的名义和号召力,其存在也就更难了。

诸葛亮各次北伐解析(历史的尘埃略述一下诸葛亮的六次出师北伐)(2)

再则这种出兵伐魏,实际上是以攻为守的策略,这可从两方面看出:在客观上,曹魏统治下的中原,日趋稳定,经济力量日趋增长,曹丕和曹叡都曾亲征孙吴,即可见曹魏有向外发展的力量。蜀不攻魏,魏也要出兵攻蜀,与其被攻,不如先发制人,以攻为守。从主观力量方面来看,蜀的实力远不如魏,而刘备多年搜罗的人力,已多死亡,再等些时候就更少,没有具备战斗经验的军队和魏作战了,故不如及早主动进攻,这正如《后出师表》中所说: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上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此表所言,正说明与其坐待灭亡,不如力战求存;与其等待有作战经验的将士的自然死亡将尽,不如趁他们活着时主动进攻敌人;这就是诸葛亮的以攻为守,不得已而连年出师伐魏的道理。但是,志大力小,毕竟难以成功,只是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了最大的主观努力,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典型。

约略谈过诸葛亮的恢复蜀吴联盟,注意经济发展,修明法令,赏罚必信,平定南中,北伐曹魏等事迹,可见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是起过积极作用的,故陈寿评论诸葛亮说:

“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又说: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或者从注重农本上来肯定诸葛亮: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哗,路无醉人。夫本立故末治,有余力而后及小事,此所以功其功也。”

诸葛亮各次北伐解析(历史的尘埃略述一下诸葛亮的六次出师北伐)(3)

过去封建学者对诸葛亮的这些评价,固然是以地主阶级政权的利害关系为出发点,有善必扬,或有溢美,或有所偏,但总反映出诸葛亮的治蜀,确实做了许多工作,所以后代人一直在纪念他。

作者:韩国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