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经这样评价《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并不长,但却成为千古名篇。这篇文章之所以好,除了其不事雕琢的文字、潇洒出尘的意象、通脱自然的审美之外,还在于陶渊明为文人提供了选择另一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深度解析(归去来兮辞由身隐到心隐)(1)

古代文人读书习字,为的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自古以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入朝为官,光宗耀祖是他们唯一能走得道路。但是,陶渊明的行为告诉他们,人生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即除去入仕之外,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亦是一种人生选择。

《归去来兮辞》就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

陶渊明从 29 岁起"投耒去学仕",到 41岁毅然决然地辞去彭泽县令,几度出仕,几度归隐。他终于在周而复始的身心分裂中理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真正做到了由身隐到心隐的转变,以《归去来兮辞》发出从此与官场永隔、终身归隐田园的宣言。从身心分裂的痛苦到最后身心统一的安定,陶渊明完成了自我解脱,找到了生命原本的自在和喜悦。

《归去来兮辞》层次分明,每四句便成为一个层次,便说明一件事情,便为一解;如此十六解,便将陶渊明归去前中后的过程,将自己的心情阐述的简洁而到位。

1. 身隐心不隐,表面淡然,内心徘徊而惆怅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更迭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乱的时期之一,战争持续不断、朝代更迭频繁、政治环境恐怖,疾病横行,民不聊生。在这种大环境下,六朝文人均在不同程度上处于精神压抑和人生迷茫之中,他们急于寻找精神上的解脱,力求在乱世中让人的身心存活得更为自然和自由。

陶渊明亦不例外。

辗转为官的十三年,陶渊明仕途并不平顺,过着时仕时隐、时出时归的生活,他发现自己实在不喜官场,身处魏阙之中,而心游江湖之外。心想自在生活,而身体却沉陷于虚假的官场,身心分裂带来精神上的痛苦。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深度解析(归去来兮辞由身隐到心隐)(2)

梁启超曾用一个比方来说明陶渊明那段时间的精神状态: "陶渊明在官场里混那几年,像一位'一生爱好是天然'的千金小姐,强逼着去倚门卖笑。那种惭耻悲痛,真是深刻入骨。"这个比方真是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此为一解。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陶渊明归去之计初定,但是心中还尚有疑惑。既然决定归隐田园,内心又为何惆怅而独悲?所以,"奚""胡"有问,仿佛自怨自艾。

陶渊明被后人称为高洁之士,精神富足,内心平和,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只是即便是高人,也是不能纵心称意,人生中仍有迷茫之时。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此为二解。有了归去之意后,陶渊明内心着实畅快。因为觉得可以迷途知返,看清昨日的非与今日的是,他心里决定与临深履薄的官场生活彻底告别,回归田园。

"舟遥遥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此为三解。离开!当他终于摆脱了被视为"迷途"的官场,回乡路上,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他感到身轻气闲,意似飘风,如樊鸟脱笼,似池鱼入渊,回去吧。抛去心中的那点忧虑,先乘船,再赶路,他归心似箭,昼夜兼程,只可惜时间过得太慢,天亮的太迟。一个"恨"字让陶渊明的焦急一览无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深度解析(归去来兮辞由身隐到心隐)(3)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远远就看到家门,陶渊明抑制不住内心喜悦,急急向着家奔去。孩子们欢快地出门迎接,童仆们笑脸相迎。旅途的疲惫倦怠在此时一扫而空,还家之乐,溢于言表。此为四解。到家!家如何?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五解。心中归之前,所想生活之需,仍然裕足。虽然羁梏官场,差点辜负田园,但幸好松菊之心尚在。家虽简陋,但是院中有松有菊,房中有酒有樽,身边有亲人孩子,这样的生活,为什么不回来呢?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做,审容膝之易安。"

六解。望山自酌,自得其乐,闲看庭院,悠然自得。屋子窄小,弹丸之地,傲情可寄,心安无限!是逃离现实樊笼、远离名利羁绊、寄托心灵最好的场所。总之,身居自然,清淡自持,笃定坦然,受用非常。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七解。陶渊明时常在自家小院里踱步休憩,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他虽然表面上一副淡然悠然的样子,但是内心还是有些徘徊和矛盾。院门常闭不开,不与人来往,颇像是一种逃避的心态。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八解。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陶渊明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一切景,皆悠闲淡然,随时不违。随意所适,风光处处。这是陶渊明眼中的景象,景淡则心平,但是,他内心是真的娴静舒适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深度解析(归去来兮辞由身隐到心隐)(4)

从第一句"归去来兮"至此,是实写归田的决心、过程以及初归田园的感受。在这个时候,陶渊明虽然已经归家隐居,但是内心的忧虑纠结仍在,这是一种失去了人生目标的孤独之感,是生命不知所终的迷茫之感。

他还是会想想之前的入仕为官的日子,偶尔也会觉得归隐山林是不是正确的决定?但是他喜欢云淡风轻的天空,他喜欢孤松倦鸟的自然,喜欢独自相处的安静,他的内心确实是向往田园生活的。

他慢慢地思考着着,细细地分析着,最后,他想:回来,还是正确的决定。

2. 身隐到心隐,由表及里,安然闲适

既然真的要隐居了,那么以后该怎么过呢?时至今日,陶渊明想明白了,也想通透了,他是真的想让自己回归自然,去过归隐的生活了。这次的归隐,不仅是身隐,更是心隐。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九解。陶渊明想象与世永绝以静心,以息交绝游来营造内心的世外桃源。两段之后,再提归去来兮,为何?因为,初,既已归来,但不绝交游,则不如不归,于是,再提归去来兮。可见,陶渊明的归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给自己不断提要求,要真正的隐,真正的归去。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十解。静中伴侣,自携。跟亲戚朋友述古畅怀的温馨,平时弹琴读书的愉悦,都成为精神世界的富足养料。春种,夏耕,秋收,冬藏。这样的日子平常而充实,想想也很不错。

陶渊明的"息交绝游",并不是与世隔绝,不是隐居遁世,只是与官场绝交,与俗世断游,而向亲朋戚友开放,对山水自然敞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深度解析(归去来兮辞由身隐到心隐)(5)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十一解。平日里,或者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或者划着一条小船,去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去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看他纵心自然,悠然淡然,可见心实毫之安之。不忮不求,哪里都可以有光风霁月。

"木欣欣以向荣,泉滑渴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十二解。眼望自然,树木抽芽,繁荫夹道,欣欣向荣,春水灵动,流泉淙淙,叮咚流淌。陶渊明登山涉谷,观木赏泉,感怀万物滋长,大自然是这样美丽,万物得时变化,生生不息。他心中再悟,人的生命是那样渺小而短暂,只有融入大自然的律动之中,才能获得生命的永恒。他感叹自己到如今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自己的一生却要行将告终了。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前面一个问句,表明内心迷惑,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接着再问,内心为何如此纠结?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自己还想去什么地方?这是陶渊明在隐居过程中的内心纠结之处,自己到底要怎么样呢?

此为十三解。此句归宗。直说到心,人到何处去,是心决定的,所以,此是主题。命乃天委,心属自己。欲何之?下面来回答。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世俗的名利富贵不是他所追求的,帝乡仙界也虚无缥缈,不可追寻。那自己到底想要怎么样呢?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深度解析(归去来兮辞由身隐到心隐)(6)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让自己的形体消融在自然之中,度到生命的尽头。既然死亡对生命的颠覆不可抗拒,何不将面对死亡的焦虑痛苦弃掷一旁,代之以坦然接受?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前面两句诗句加上文章最后的两句话,这是第十四解。那么怎么才算是顺其自然度过一生呢?

"环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置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欣赏那良辰美景,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登高畅怀,临流清心,花草云树、飞鸟鸣禽、山林丘壑、溪水流泉,让自己的形体消融在自然之中。此为第十五、十六解。既不当官,也不做仙。得日过日,快然自足,隐士成也!隐者,快然自足。这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辞官归家的决定,让陶渊明既欢喜又悲伤,既自在又惆怅;这份惆怅是一种失去了人生目标的孤独,这份悲伤是生命不知所终的迷茫,这便是他的心结。

《归去来兮辞》全文分为十六解。每四句一解。回归家庭、亲近自然、隐于田园、躬耕山野、勤于诗书、酒内忘忧、乐天知命。层次清晰,一层一层递进,一直解开心结,最后下定了隐的决心,心隐。

陶渊明在经历过悲痛和忧虑后,内心获得喜悦和解脱,完成了从身隐到心隐的转变。就像他创作的很多诗作都表现出一种坚守寒庐,寄情山水田园的惬意人生之道,一种超凡脱俗、安于清苦的隐士之风和追求冲淡闲远、恬静自然的人生品性。比如,"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寄身天地,返璞归真,顺其自然,自然为人,做自然人,如此便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深度解析(归去来兮辞由身隐到心隐)(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