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清华 实习生 倪浩宇

为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留济来济就业创业,保障2022年“选择济南 共赢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活动顺利开展,3月1日,济南市人社局组织部分驻济高校负责同志赴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参观考察,并就“选择济南 共赢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召开座谈会。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以及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15家驻济高校代表就济南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留济情况、求职就业新动向等情况进行交流。

座谈会上,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布了20个辖区内重点企业招聘需求,听取高校代表对招聘活动的意见建议,高校负责同志就毕业生的求职就业新动向等情况进行了交流,济南市人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驻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问题进行现场答疑,介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招聘服务、人才引进政策措施、驻济高校毕业生双选会等相关情况。

(山东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肖祥发言)

山东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肖祥表示,虽然受疫情的影响,进校园的招聘会数量有所减少,但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也在增加,所以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并不大。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毕业生“慢就业”状态明显,很大一部分同学选择考研或者出国留学。他建议人社部门能够组织更多的优质企业进校园,更多精准的政策进校园,吸引毕业生就业。

(山东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同国发言)

据山东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同国介绍,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类专业考研率高达95%,研究生录取率达50%。他分析这背后的原因是医学类本科专业就业难度较大,考研成了很多医学生的第一选择。他建议组织分行业招聘会进校园,人社部门与重点企业单位和高校对接,让求职和用工更对口。同时也建议在济南高校集中的地方组织联盟性校外招聘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齐鲁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刘泽栋发言)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李明立也提议通过分片区、分行业打造济南品牌的招聘活动,打造留济就业平台,解决学生留济就业面临的住房困难等问题,更好地为济南留住人才。

济南高校就业座谈会(听听高校的声音)(1)

济南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振群在座谈会上表示,今年济南市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实现城镇就业15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0%以上。工作任务艰巨,面临的形势复杂。一是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增大。今年全市高校毕业生预计18.2万人,同比增加1.1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约6万余人,老弱病残群体占比高,就业难度大。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专业技术性岗位“有岗无人”、非技术性岗位“有人无岗”,新型与高端制造业还存在大量用工缺口。三是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一些高校因疫情延期开学,影响了校园线下招聘会的举办。另外“待定族”“考研族”增多,毕业生当期就业意愿不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量可能有较大增长。

下一步,济南市人社局将继续深入实施“选择济南 共赢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攻坚行动,落实“未来之星”计划、“追梦济南”行动,持续扩大“名校人才直通车”、“才聚泉城”名校行影响力,开展就业创业“泉城行”训练营活动,加大“三支一扶”计划和青年见习计划,实现“五个一批”,即吸引来济就业一批、扩大基层就业一批、鼓励企业吸纳一批、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实施就业见习一批,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济留济就业创业。

济南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市人才服务中心、市教育局、新旧动能起步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