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厨房里,还有味精吗?

味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增鲜剂,在以前,想要把饭菜做得好吃,一定要用一些味精,做出来的食物才会鲜美可口。

早在宋代就有人提出过“鲜味”这一概念,在《山家清供》中提到过“其味甚鲜”,这些词语是用来形容竹笋的。

味精致癌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味精致癌是害人精(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味精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细心的人也会发现,时至今日我们厨房中的味精越来越少了,几乎已经看不到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说,味精是可以致癌的。

这是真的吗?

一、味精是哪来的?

鲜味到底是什么味道呢?此后也没有人能说清楚,直到1908年。

在当时的日本,有一位名叫池田的教授,他回到家里吃饭的时候,感觉妻子熬的汤特别好喝,和以前相比差距非常大。

味精致癌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味精致癌是害人精(2)

作为科研人员,池田教授非常惊讶,想知道这种味道是哪里来的,于是他把妻子熬的汤带进实验室,并且努力寻找这种鲜味的来源。

经过一系列的复杂流程,终于探索出了提取方式,把汤中的鲜味物质提取出来,而这种物质恰巧是海带中的谷氨酸钠。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更多的学者对这种味道进行了探索。在我国人们把这种物质称为味精,并对它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升级,我国的化学家吴蕴初用自己的方法优化了生产谷氨酸的技术,也因此慢慢地让味精走进了千家万户。

不过当时的味精还很贵,因为提取的工艺繁琐。用10千克海带才能提取出0.2克味精,在之后有学者发现用小麦提取物,不过要40吨,小麦才能提出1吨味精。

在当时能吃上味精,可是一件非常“高贵”的享受。

味精致癌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味精致癌是害人精(3)

直到1968年事情出现了转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味精可能对身体有害。

二、“中国餐馆综合征”。

在1968年,有一位美籍医生来到了中国,在餐馆吃饭之后感觉头痛心悸,随之而来的是四肢发麻浑身无力。至于他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很多学者都抱有疑问,不过对于他自己本身来说,最大的怀疑对象就是味精。

对比自己以前的饮食习惯,只有味精是“多”出来的,所以他感觉这些症状都是和味精相关的。

而且媒体们也在造势,想借此来宣扬对立,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

中国餐馆综合征。

此后,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种疾病的研究当中。在不断探索之后,发现真正导致这些症状的可能是味精。因此在1995年,很多学者把这些和味精有关的症状统称为“味精综合征”。

即使在2017年,印度人仍旧感觉“中国餐厅”这几个字很有吸引力,仍然把这种症状描述为和中国相关。

味精致癌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味精致癌是害人精(4)

当然,这都是比较早期的研究成果。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和味精相关的研究貌似并不太严谨,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没有解释清楚,非常不可信。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味精并没有那么可怕。即使每天都吃,只要不超过3克就没什么问题,只有在大量摄入之后才会出现这些症状。

再进一步地说,就是出现的症状也都是比较轻微的病,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所以味精并没有看上去那么有害。

三、味精致癌?

但是话说回来,有的人觉得味精能致癌,而且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那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一开始,有人说在加热之后,味精在120℃度时会分解和转变成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所以有味精可以致癌的说法。

味精致癌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味精致癌是害人精(5)

但是,这种说法好像也站不住脚。

的确,味精随着温度的升高,会随之产生新的物质:从谷氨酸钠变为焦谷氨酸钠。

新生成的焦谷氨酸钠,难道有致癌作用吗?

并没有,很多研究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这种物质没有任何毒性,也不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而在国际上比较著名的癌症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味精甚至是焦谷氨酸和致癌物也搭不上边。

从本质上讲,味精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物质,它只是由淀粉发酵之后产生的,只要保证他的纯度,别混进去对身体有害的杂质,味精并不可怕。

但是,味精真的绝对安全吗?

味精致癌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味精致癌是害人精(6)

四、味精也会伤身体。

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东西,味精也是。

有很多学者都在探讨谷氨酸钠对人体的影响,这并不是说有那么多的阴谋论,而是这种物质对人体确实有一些损害。

最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味精吃得过多容易导致肥胖的产生,具体来说每天如果能多吃一克味精,那么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会增加1.14倍,而超重的风险可能会增加1.16倍。

味精致癌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味精致癌是害人精(7)

由代谢所导致的问题可能会随之出现,比如心血管疾病等。

谷氨酸其实是大脑内含量最高的兴奋性氨基酸,这种物质会参与到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如果血液中的谷氨酸升高,那么大脑中的浓度也会随之大幅升高,甚至产生神经兴奋毒性,进而造成大脑细胞的损伤,甚至是死亡。

就像上面所说的味精综合征,人们会出现头晕眼花,甚至麻木、心慌气短。

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除了导致神经细胞的改变之外,也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轴的途径,而正是因为这一途径遭到破坏,身体中的激素会分泌变少,由此刺激的睾丸激素,以及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激素都会随之改变。

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生殖器官以及生殖细胞出现异常,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类似的问题发生,最终导致不孕不育。

味精致癌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味精致癌是害人精(8)

要知道肾脏可是由一团大血管构成的,本身对一些缺血、缺氧以及毒性损害就非常敏感,而谷氨酸钠却可以影响肾脏细胞,使肾脏受到损害,最终出现肾血管变性。

如果一次吃得太多,有可能导致肾结石的形成。

这么看来谷氨酸钠确实挺可怕,以后是不是不能吃味精了?

五、关键是定量。

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味精也一样,吃得太多确实会伤身体。上面所说的一些情况,都是过量吃味精所导致的问题,但是味精吃多少才健康呢?

关于这一问题其实学术界一直在有所争论,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有关部门就相信,味精是很安全的,所以对它的定量是“无需限制”。

很快大家对谷氨酸钠的认识就更深刻了。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大家发现谷氨酸钠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吃得太多会引起身体的一系列症状,在2004年这一组织重新评估了味精的安全性,表示味精确实不能吃得太多。

味精致癌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味精致癌是害人精(9)

多少算“少”呢?

根据目前的说法,如果每公斤体重30毫克,那就是上限了。

特别是未成年人,一定要注意他们的体重。他们的体重可能更轻,需要更加控制好味精的用量,因为味精还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会对发育中的儿童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味精致癌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味精致癌是害人精(10)

总结。

作为一种厨房中常见的调味料,味精的地位举足轻重,相信很多人都是吃着味精长大的

虽然味精有很多缺点,过量食用容易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但是只要控制好量,用好了味精,就会提高食物的鲜美程度,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关键还是控制量,不要吃得太多。

碳水化合物对胰岛素下手了,关于糖尿病你不知道的事

女孩「手凉」可能是病?医生:无法根治,但可以注意这几点

陈年普洱中的黄曲霉素,和投毒扯上了关系?手里的茶杯该放下吗

喝水太多,真的会「水中毒」吗?医生:不要太小看肾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