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来找我,提到老师反应她儿子数学跟不上,已经很抵触学习数学了,怎么办?

恰好前段时间分享了《幼儿园没有提前学知识,小学能适应吗?》文章后,也有妈妈问我,怎么提前帮助孩子做学习上的准备,所以今天来分享一下我们曾经玩过的一些数学游戏。

请问数学游戏都有哪些(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数学游戏)(1)

01分水果

这是NN和YY两岁左右,我们就开始玩的游戏。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目的,就是因为那段时间孩子很热心参与家务,所以给她们找一点事来做。

方法也很简单,比如饭后吃水果,我会准备上一个果盘,哈密瓜、圣女果、提子等等,一般是两三种混在一起。然后让孩子根据家里的人数、按年龄从大到小来分,可以一次分完,也可以数次分完。

这么大的孩子,当然是很难做到刚好平均分的,也不用太在意这个结果。因为孩子在数家里有多少人,有几种水果,给爸爸多少块,给妈妈多少块,年龄大小排序等等,这里面都在使用数学思维。

哈哈,大家发现没有?“尊老爱幼”,也可以从数学思维上去练习呢。

请问数学游戏都有哪些(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数学游戏)(2)

02爬楼梯

孩子小的时候,爬楼梯时不时会闹着要抱,我们家因此在楼梯上玩了好多年的游戏,时间夸大从孩子上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即使到现在,也时不时玩一次。

玩法是:石头剪刀布,赢了的可以走n个台阶(n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定,比如2个、3个、5个)。有时候一个人会连续赢好几次,两个人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声音听不见,这个时候双方可以协商,允许后面的人前进几步。

玩这个游戏的初衷与培养数学思维毫无关系,纯粹是因为YY的那句名言:“我的脚是用来穿鞋的,不是用来走路的”。她从学会走路后,就再也不愿意走哪怕一步,超过5米的距离,几乎都要用游戏来解决。

请问数学游戏都有哪些(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数学游戏)(3)

请问数学游戏都有哪些(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数学游戏)(4)

03数车子

NN和YY小时候,都有一个特别喜欢车的阶段,那个时候,停车场、洗车店、十字路口、公交车站成了我每天遛娃必去的打卡地。

我们会根据车的颜色、车牌颜色、5坐或7座、客车或小货车、广州车或非广州车等分类,来计算每种车的数量。

有时候在公交车站,玩着玩着我们也会一时兴起,坐上某趟公交车来个半日游。后来大一点去坐地铁,孩子已经会主动去观察:这条地铁线一共有几个站,我们经过了几个,还有几个到目的地,这一排坐了多少个人,对面那一排又坐了多少个人,有几个吊环,站了几个人等等。

很多小孩都是小车迷,有自己的摩托车、公交车或者地铁梦,孩子只要有了分类、数量的思维,他们自己就能随时随地开启大脑工作。

请问数学游戏都有哪些(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数学游戏)(5)

04捡果子

广州的主要行道树之一,榕树,总会有无数的果子密密麻麻地掉下来。现在,我家阳台外的木棉树,上面的花也时不时“啪嗒”掉下来一朵。

生活在一个四季常绿的城市,各种花、果、叶子,都是唾手可得的材料。

我们家有一个全家都喜欢的活动,就是收集果子或者花朵。有时候,几百米的距离,我和NN可以走上三四个小时,就是因为要边走边捡果子和花朵。

捡回来有什么用呢?玩呀。可以把花和果子摆成各种形状:爱心、三角形、圆心、圆嘟嘟的脸、穿裙子的小女孩、小兔子头、一个字……

有些果子可以喂鱼,有些花可以做成书签,还有些果子可以让它发酵,然后用作阳台植物的肥料。

只要你想玩,就一定能有无穷无尽的创意。

而且,孩子除了数数外,捡果子、分果子、摆图案的这些动作,与孩子写字握笔需要用到的肌肉,几乎是一致的。

即使到现在,NN已经12岁了,也还是很喜欢这个游戏呢。

请问数学游戏都有哪些(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数学游戏)(6)

05找目标

这个游戏和“爬楼梯”异曲同工,也是为了解决孩子“不愿走路要抱抱”的问题(实在没办法,家里有个懒得过分的YY,逼着我们想出很多游戏来)。

每次在路上,看到孩子脸上开始露出不太情愿的表情,或者嘴里开始嘟囔,我们就会玩这个游戏。

找一个目标,有可能是前面一根电线杆,一个特别显眼的招牌,一个垃圾桶,一棵比较大的行道树,一个路障,总之各种可以让你一眼发现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游戏的目标。

方法就是,看各自分别需要几步才能走到标志物那里。

后来发现,这个游戏被孩子们用在了群体游戏中,经常带着一大帮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有点类似“老狼老狼几点钟”和“一二三木头人”。

这充分说明,游戏也是相通的,可以举一反三,千变万化的,唯一不变的是游戏的精神和思维。

当然,还有许多游戏里也会用到数学,比如之前分享过的用数数计算隧道长度,还有后来孩子大一点我们在家里玩的许多桌游,传枕头唱歌(或者背诗)等。

这些游戏一开始玩的时候,没有一个是想着要让孩子锻炼数学思维的,很多都是为了解决孩子哭闹、抱抱等问题。

但是后来,这些游戏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

请问数学游戏都有哪些(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数学游戏)(7)

首先是孩子养成了很好的观察习惯。她们时时刻刻在观察,既高度专注又能及时切换。这让她们有了许多机会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及有趣的事情,同时让她们对生活环境周边极其熟悉,无形中大大增强了她们独立外出的自由度和安全感。

其次呢,她们有很好的分类及数量的思维,这个思维可以运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当然,这对于她们学习小学数学肯定也是有帮助的。这里分享YY的两个小故事。

YY是特别懵懂的孩子,NN一岁就知道了回家按门铃要按哪几个数字,小区有几条门,妈妈下班是从哪个方向回家等。但是YY直到5岁了还完全搞不懂这些问题。

熟悉她的阿姨们经常跟我开玩笑,“等YY读小学了,你就在家专心等着数学老师的投诉吧,哈哈!”(我也曾暗搓搓地怀疑过是否智商问题,哈哈哈)。但是,这一切从来没有发生过。

一次是YY快5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我们家这栋房子,每一层是多少台阶吗?”

然后她很淡定地告诉了我两个数字,一个是每一层的台阶数,一个是总的台阶数。我在幼儿园观察到,YY和其他4岁多的孩子,在玩游戏数数的时候,经常数到19会跳回去从10重新开始,或者数到29跳回20重新开始。

我家住5楼,台阶总数肯定超过29,这说明她自己在游戏中突破了这一点。

另一件事情发生在读小学前,有一次我们去爬长城,返程的时候,YY突然问我,“妈妈,我知道6 6 8等于多少了,等于20。”

我记得当时特别惊讶,立刻跟同行的朋友分享了这个事情。因为在家里和在幼儿园,我们都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知识的学习,这种三个数相加,而且和超过20,还是边赶路边心算,对于一个学龄前儿童来说,确实是一个“高难度作业”。

这一切,我觉得得归功于我们家曾经、有些现在还经常玩的游戏。今天稍微整理了一部分,希望对学龄前妈妈们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