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8)中,上海首次进入前三甲,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两大老牌国际金融中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上海在这一榜单的排名还位居第四。

仅过半年排名就再度上升一位,表明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位于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城,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迤逦而来的黄浦江,在陆家嘴拐下一个近九十度的大弯,留下了一片突出的冲积滩地。浦东开发开放30年,与浦东同岁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也用30年的巨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随着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正逢“而立”之年的陆家嘴,也与上海一同迎来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最新机遇。

陆家嘴最烂尾楼(长出百幢亿元楼)(1)

今日陆家嘴

【一】

不断提升的国际金融中心

今年4月28日下午,陆家嘴金融城发起召开了一场特殊的视频圆桌会议,来自全球6个金融中心(金融城)以及各大业界机构的代表分坐在世界各个角落,在英国、卢森堡、法国巴黎、新加坡乃至摩洛哥卡萨布兰卡、阿联酋迪拜,全球金融业首次通过跨国视频连线,共同探讨特殊时期的国际合作、产业创新与金融业振兴。

这场主题为“链接全球共赢未来”的视频圆桌会,是国内首次发起设立的国际金融城间的交流对话平台。而吸引全球顶尖金融机构、金融城代表跨越时差和市场界限,在线上共聚一堂的,正是陆家嘴金融城日益重大的国际影响力。

浦东陆家嘴,现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曾担任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财资与贸易金融部中国区总经理的裴奕根至今记得,1998年刚到陆家嘴工作时,“东方明珠刚造好,‘三件套’里尚只有金茂大厦在建设。”当时,和裴奕根一样,年轻的金融城初代从业者们每天中午都要涌向位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恒生银行大楼的员工食堂,或是步行到浦东南路的一排平房,吃一顿“大壶春”生煎当做午餐。彼时,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暂时都“扎堆”船舶大厦,“竞争对手在一幢楼里办公”的景象,至今仍颇具画面感。

陆家嘴最烂尾楼(长出百幢亿元楼)(2)

1995年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东迁浦东 来源:资料图片

然而,30年过去,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的不断深入,陆家嘴连年焕新的不仅有滩涂上拔地而起的高楼,更有不断完善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作为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目前,陆家嘴金融城已成为我国市场主体集聚、专业人才汇聚、功能配套完备的世界级中央商务区和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为全球企业对外投资、业务布局和资源整合提供了最好的发展平台。

在陆家嘴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重要节点。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陆家嘴金融城被确认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6年后,2015年4月,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度扩区,陆家嘴正式进入上海自贸版图,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陆家嘴片区。由此,陆家嘴金融城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主战场。

历经30年,今天的陆家嘴金融城已汇聚4.3万余家企业,包括6000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机构2万多家大型商贸企业、制造业企业营销中心和贸易中心1300多家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其中包括960家航运专业服务类企业9家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占全国总量的90%。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均有陆家嘴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年“裴奕根们”从食堂客饭、大壶春生煎里打下的“江山”,转眼间已汇集了50万从业人员每天在陆家嘴办公和生活,其中金融从业人员超过30万。一个总量佳、结构优的专业人才体系,正在陆家嘴金融城书写“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新篇章。

陆家嘴最烂尾楼(长出百幢亿元楼)(3)

1992年11月20日,上海市陆家嘴中心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会议开幕 来源:资料图片

【二】

有颜值更有内涵

浦东大道141号,浦东开发陈列馆的二楼,摆放着五座沙盘模型,每一座都能看出今日陆家嘴金融城核心地带的雏形。曾几何时,陆家嘴最出名的“烂泥渡路”是一片危棚简屋。浦东人自己也曾戏言:“走过烂泥渡路,行人没有好衣裤。”

指针拨向1992年11月20日下午,陆家嘴中心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会上,来自中、意、日、法、英5个国家的设计专家公布了各自的设计方案。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为一个地区规划进行国际咨询。最终,在充分吸取了国际方案的先进理念和布局特点,并对国际咨询方案进行深化完善后,一份汇集国内国际智慧的陆家嘴金融中心规划方案正式上报实施。

五年后,1997年6月26日,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陆家嘴中心绿地竣工。这一年,恰好是对中国金融业至关重要的一年。当年1月,渣打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巴黎国际银行等4家外资银行开始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1个月后,美国花旗银行在沪开设分支机构;3月,日本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开业,汇丰银行成为第一家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落户浦东。

陆家嘴最烂尾楼(长出百幢亿元楼)(4)

来源:视觉中国

陆家嘴最烂尾楼(长出百幢亿元楼)(5)

沈入群参与绘制修改的陆家嘴地图 来源:沈入群供图

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沈入群,现在仍保留从浦江镇的家搭乘轨交8号线去陆家嘴“遛弯”的习惯。1992年到2007年,他用15年的时间参与绘制了15张浦东地图,而第一张仅靠脚步丈量、“白手起家”的地图,就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简图》。看着自己一笔、一划标注上去的平高楼大厦,老沈至今仍如数家珍。

30年过去,老沈当年踏足过的荒芜之地,如今已是满眼星光璀璨,建立起高度集聚的总部经济“大本营”。截至今年8月,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340家在陆家嘴设立机构,包括世界顶尖奢侈品集团历峰商业以及迪卡侬、碧辟BP投资、通用汽车投资、福特汽车、资生堂等知名企业。陆家嘴金融城跨国企业总部达118家占浦东新区总数34.8%、上海市15.8%。金融城内还集聚了超过3000家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房地产地产经纪、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有3家在陆家嘴设有机构,全球房地产咨询五大行中4家都位于陆家嘴。

不仅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央企总部、民企总部机构高度集聚,销售、贸易、结算、研发、管理等复合型总部功能在陆家嘴亦越发丰富,区域内总部企业正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陆家嘴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强。

陆家嘴最烂尾楼(长出百幢亿元楼)(6)

2002年10月18日,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购物中心——正大广场在陆家嘴正式开业。

【三】

坚持高水平开放,与世界对话

今天,置身陆家嘴,抬头一望便是一幢幢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东方明珠电视塔、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宛如“巨人”从天而降。

当陆家嘴成为世界上超高层建筑最密集的地区时,金融城也正不断打造国际化的楼宇经济品牌。285幢各类商办楼宇建筑总面积已超1500万平方米,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伴随一栋栋“垂直社区”拔地而起的还有不断增长的经济密度。截至2020年8月,陆家嘴税收“亿元楼”突破100幢,其中税收10亿元以上楼宇超过30幢4幢楼宇税收超50亿元

尽管30年的发展取得了骄人业绩,但陆家嘴人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局长张宇祥说,陆家嘴金融城已经从当年开发开放的窗口缩影,向国际化品牌迈进,将构建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品牌、总部品牌、楼宇品牌、商圈品牌、人才品牌、文化品牌和党建品牌。“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国际一流金融城,寻找自身差距,在国际化、品牌化上做文章。”

陆家嘴最烂尾楼(长出百幢亿元楼)(7)

来源:视觉中国

虽然排名已进三甲,但与世界级金融城相比,陆家嘴的国际金融业务占比、跨国交易能力、国际业务活跃度等方面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陆家嘴下一个目标也由此展现。“我们将重点打造跨国公司总部高地,集聚100个以上国际资金结算,资金管理的金融机构,同时构建长三角跨国公司总部联盟,谋划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协同发展。”张宇祥说。

目前,全球资管规模前10的机构有9家落户陆家嘴全国28家获得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资格的外资资管机构有24家落户,陆家嘴正成为全球资管机构在华重要的集聚地和展业地。与此同时,陆家嘴214家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规模已超1万亿元,占全国总量1/6

更重要的是打造一座金融科技的高地。目前,陆家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占浦东新区1/3以上,集聚了包括银联国际、支付宝、中银金融科技、苹果技术服务、汤森路透、彭博、万得等一批代表性企业。此刻,陆家嘴金融城正推动全球最优金融科技生态圈计划,构建场景触发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金融科技新生态体系。下一步,金融城还将与张江科学城加强“双城联动”,借助科创板等平台契机,翘动科创企业在沪发展。

陆家嘴最烂尾楼(长出百幢亿元楼)(8)

今日陆家嘴 孟雨涵 摄

国际上,一座金融城平均5到10年会迎来一次较大更新,陆家嘴也正谋划新的发展空间。“未来,小陆家嘴地区的轨道交通密度将进一步提高,每天百万人进出陆家嘴将变得更为方便。”“龙阳路地区还将释放百万平方米的楼宇空间,为陆家嘴产业能级提升、金融城扩容提供载体。”张宇祥说,陆家嘴还将充分利用岸线资源,打造“世界会客厅”。随着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建成,陆家嘴文化功能也将实现质的飞跃,真正成为一座宜居宜业的金融城。

“而立之年的陆家嘴还要再出发,我们的目标就是提升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形成高端产业引领优势突显、经济贡献和经济密度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陆家嘴金融城在全球金融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张宇祥说,将陆家嘴打造成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战略支点,正是这一代陆家嘴建设者们新的使命。

栏目主编:王志彦 文字编辑:舒抒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作者:舒抒 王志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