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考作文命题,难住了万千考生,素材来自于《红楼梦》,红楼梦作文命题在高考中出现,这是第一次,估计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太难了,也有很多争议,为什么这么说呢?红楼梦博大精深,其思想性、文学性、历史性不是一个高中生所能驾驭的,即便是研究多年的红学大咖,也不等说出个一二一来,何况这本书本就是一本扑朔迷离的小说,还带着一定的历史情怀,更是一个悲剧,就连曹雪芹都说一把辛酸泪,不解其中味。

全国一卷作文讲解红楼梦(高考红楼梦命题作文有多难)(1)

如果按照片段去写文章,当然可以断章取义,针对一个文学点或者是一句话畅所欲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围绕着红楼梦的主旨去畅想,这对于考生来说就会众说风云,对于阅卷老师来说也不敢妄加评论,到底如何选择优异的作文,甚至是满分作文,更加玄妙,很难抉择,文字语言好,思想性低,那就表现不出红楼梦的伟大,思想性高,语言文字能力弱,就会断章取义,容易臆测和瞎想,如梦似幻,不管是写还是阅都是一大难题。

有人说高考命题作文出现,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选拔续写红楼梦的作者,如果把新时代的社会现状写成这样一本小说,那岂不更加具有时代感和创造性,文坛将会掀起一股浪,长江后浪推前浪。

也有人说这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好事,出现这样的作文命题说明红楼梦的社会地位太高,几百年来都是文化不可亵渎的经典,足以说红这本书无可比拟。当然高考那是选拔人才的大考,作文虽然是文学类,可也要符合时代性,作文虽然要体现文学,且不能随便找一个有争议的命题来发挥想象力。

全国一卷作文讲解红楼梦(高考红楼梦命题作文有多难)(2)

贾政作为腐朽的封建知识分子,贾宝玉又是叛逆的主,这样的父子是爱文化还是爱国,一两句诗词无法表达清楚,不具有民族情怀和社会思维。也有人觉得难了一点,也比较深了一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很多山青水秀的地方,古往今来描述自然的名句很多,这个大观园是一种奢华的产物,更有一种享乐的情调,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无法比,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比,沁芳就是一种文化中的奢饰品,这个亭子岂不就是一种享受的产物,这样的地方即便是最好的语言,能够唤醒什么?能够给青年人什么样的目标和方向呢?

考生对于这样的考题,满脑子在想,父子之间的一种骄奢的较量,一不小心变成了全国考生的畅谈,是分析对自然景色的描述呢,还是要扯到红楼梦的红楼情怀,还是贾宝玉本人的不学无术和不孝,贾宝玉在红楼梦中的公子哥形象,是一种不上进还是一种叛逆,时代不同认知不同,是时代错过了贾宝玉,还是贾政纵容了儿子,如果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没达到一定的境界,他的文学能够成为经典吗?

我认为,红楼梦是万花筒,是百科全书,是古典文学的精粹,一个高中生想完全吃透这本书,几乎不可能,因为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不容许他们做出应有的见解,何况大多学生都没有认真度过红楼梦,更别说各种版本,这样的出题确实是一种考验。

全国一卷作文讲解红楼梦(高考红楼梦命题作文有多难)(3)

考生是来考试的,一分就决定命运,自然会朝着一个方向思考,那就是别脱题,可如何去写,的确不好把握,单纯从意境和文化艺术去写,范围太大,就从这两个字展开,无法以小见大,如果从红楼整体入手,见解太多,因为不同的文字表现不同的意思,红楼梦本来就有包容性,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都可以成为新的红楼文化,争议性和多样化是红楼梦研究的特点。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书籍,伟大的书籍就要让平凡的人去解读,那才有意义,才显得比较接地气,可曹雪芹都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不解其中味,阅卷老师又如何给学生打分呢?所以今年的高考甲卷中几乎不可能出现满分,如果有,那红学研究就停止不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