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 Rush:未来十年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额或将实现年增长10%,达到近3万亿美元。

斯里兰卡之行(四川出发一路向南)(1)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刘秋凤 摄影 杨涛 科伦坡报道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让古代丝绸之路焕发了新生。作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项目,这个将陆路和海洋连接到亚欧大陆市场的倡议预计将投资 8 万亿美元,目前已经吸引了近 70个国家的广泛参与,覆盖了全球约 60% 的人口和 40% 的 GDP。并在建设和投资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

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如何更好地开展本土化经营,融入当地社会?如何寻求新市场的业务增长点?来自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高级董事Adam Rush分享了他的见解。

斯里兰卡之行(四川出发一路向南)(2)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高级董事Adam Rush

双边空间:

未来十年 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或达近 3 万亿美元

“近年来,双边贸易额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迅速攀升。这主要是由于‘一带一路’倡议为地区经济带来了更强大的增长动力,并推动建立新的陆路和海路贸易路线,从而降低了货物物流和基建项目的运输成本和时间,使得贸易变得更加便利。”Adam Rush认为,从前,受制于较低的贸易便利度及较差的交通通达性,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成本居高不下,这使改善贸易条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诉求。

根据预计,未来十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额或将实现年增长 10%,达近 3 万亿美元。“出口的增长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中欧班列的开通使得货物运输可以从西部省份的枢纽城市途经新疆,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运输成本到达汉堡、杜伊斯堡和华沙等欧洲城市,而不再完全依靠沿海城市的海路途径来完成。” Adam Rush认为,这其中的广阔空间,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内陆省份,是个强大的驱动力。这对于四川来说,是个巨大的机遇。

斯里兰卡之行(四川出发一路向南)(3)

与用户国实现共赢

实现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

“企业‘走出去’,意味着进入一个开放、复杂的环境,不同的种族、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制度规则等都可能成为发展的绊脚石。”如何更好地开展本土化经营,融入当地社会,实现“一带一路”所提出的和谐包容原则,这是中国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Adam Rush建议,随着竞争的持续加剧,企业传统单打独斗式的竞争策略,显然已不合时宜。要在沿线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出海企业等构筑起的共同体中,共谋“一带一路”最大公约数。所谓共享,就是和客户、合作伙伴去寻找共享点,甚至和竞争对手去寻找共享点,不断推动国际业务发展。以中国中车为例,在进军白热化的欧美市场时,独创性地总结出四种共享方式:与竞争对手共享;与客户共享;与当地政府和民众共享;与欧洲的大学、科研机构、咨询机构等共享。

此外,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带动相应技术、标准走出去,充分扩散、利用起来,在造福沿线地区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全方位开展合作,为“中国名片”知名度的提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反之,随着“中国名片”在世界各地获得认可,对“一带一路”的进一步推进也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