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顾名思义,即杨树开的花,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在杨树花落的季节,布谷鸟叫个不停,听说王昌龄你又被贬了,真替你发愁。这是李白借杨树花和布谷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也替朋友王昌龄感到惋惜。
大学士苏东坡在《减字木兰花·立春》里也写过杨树花: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东坡先生是个生活实践家,除了肘子和扣肉做得好之外,他的词也色香味儿俱全,尤其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杨花似雪花”更是妙不可言,由此可知东坡先生是见过杨树开花的,杨花确实像雪花。
在李白的诗和苏学士的词里的杨花,皆被后来人解读成柳絮,实在有点莫名其妙,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见过杨树开花也见过柳絮的人,总感觉把杨花解读成柳絮有些慌张,杨花即杨树的花,柳絮即柳树的花,岂可混为一谈。有人说杨花即柳絮来自《辞源》,那么又是哪个不接地气的篡改了《辞源》呢?
虽然“水性杨花”这个词的名声不太好,可也不至于把古人当成傻子,杨花与柳絮不分。古人作诗作词都是很严谨的,常常字斟句酌,有时一个字都要推敲很久,虽然他们料不到自己的诗词会被传颂到今天,可在当年当日,他们真的没必要把柳絮说成杨花写进诗词里。
所以,古人诗词里的杨花就是杨花,柳絮就是柳絮。
那么杨柳又是什么呢?杨柳是柳树,鲁智深在《水浒传》里倒拔的垂杨柳就是柳树。盛传杨柳这个树名出自隋炀帝,他当年广开运河,下令河岸种柳树,后世遂称这种柳树为"杨柳",以纪念杨广之意。
其实杨柳一词早已出现过,在《诗经.采薇》里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至于《诗经》里的杨柳是杨树和柳树,还是只是柳树,解读起来就因人而异了,笔者认为是杨树和柳树。
柳树的名声一直不错,写柳树的诗词也不胜枚举,要比杨树多很多,最经典的非曹雪芹借林黛玉及薛宝钗之口写出来的《柳絮词》,如下:
唐多令(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曹雪芹的诗词功底确实深厚,林黛玉和薛宝钗每人作一首《柳絮词》就把两人的性格及命运完全烘托了出来,黛玉的词一贯地超凡脱俗,宝钗的词里透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柳絮和杨花都是轻柔多情的,使得她们两个成为了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尤以写杨花的多一些。
北魏时,就有传为胡太后(宣武帝皇后)所作的杨花词,词曰: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
苏东坡在《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里也写道: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不管是古人分不清杨花还是柳絮,还是后来解读的人故意曲解,这有待专家们去计较,我们自己可要分清楚杨花和柳絮,免得被务实的农民伯伯们笑话。
过了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便来到了布谷声声的五月,大运河旁的宿迁小城生机盎然,杨树排排站,树叶刷刷响喽喂;柳树棵棵立,万条垂下绿丝绦。
五月是杨树开花的季节,整个宿迁市得益于上面的英明决策,百姓们在五月天里都能接受到绿植杨树花的洗礼。杨花似雪花,古人诚不欺我。走在路上最好戴镜子,否则可能被“乱花渐欲迷人眼”。
生产车间里生产时总要开窗开门通风,似雪的杨花便趁虚而入,在地面上滚成左一团右一团的雪球,这雪球在诗词里是美不胜收的,但在员工们的眼里便成了被嫌弃的不速之客。
飘落在地面和设备上的杨花极易燃烧,有引起火灾的潜在风险,按格雷厄姆评价法识别危险源,即D=L*E*C,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对这3种因素采取半定量计值法,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车间里飘落的杨花危险程度具体评价如下:D=L*E*C=3*1*7=21,属于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安全无小事,诗情画意的杨花成了危险源,不容小觑,该扫的扫,该擦的擦,在五月杨花烂漫的季节,大家还是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千万别向有些人那样心不在焉,轻视杨花,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声明】本文由冷月叨原创,戏里乾坤大,戏外日月长,关注冷月叨,戏里戏外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