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1)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2)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3)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日喀则是全区农牧业大市,素有“西藏粮仓”“世界青稞之乡”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措并举打造全区高标准农田样板,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4)

秋收后的田野上,一垛垛金黄的青稞等待脱粒。在桑珠孜区曲美乡切白村,青稞飘香、农机作响,农户晒秋繁忙。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5)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6)

洛平是村里的种粮大户,405亩耕地部分流转给合作社,部分自家种植。如今,靠着各种机械“帮手”,家里的农活很快就能干完。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7)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8)

桑珠孜区曲美乡切白村村民 洛平

这十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前因为没有充足的水,农田只能种一半儿,闲置一半儿。高标准农田项目和拉洛水利工程的建成投运,为我们灌溉农田提供了便利,过去秋收要20多天,现在6天左右就完成,机械化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9)

平整土地、客土改良、改善灌溉设施、建设田间道路……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让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农田抗灾减灾、旱涝保收能力明显增强,还有力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十年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市土壤改良23.36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1.24万亩、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5以上,青稞良种覆盖率达96.46%,全市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10)

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 唐昌盛

高标准农田的灌排和交通体系更加完善,推动了土地规模经营和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至70%以上。

十年光阴,“西藏粮仓”换了容颜、富了人间。十年间,我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32.46万亩。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11)

在定日县岗嘎村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各类车辆来回穿梭,有的运输土壤,有的平整土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村党支部书记普布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田地不平整、灌溉难,无法机械化作业。4000多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将让这些问题成为历史。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12)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13)

定日县岗嘎村村民 阿旺次旦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岗嘎镇运输车队,自己不用出远门,每天有250元收入,真是太好了。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14)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已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163.46万亩,占全市确权耕地面积的84.28%。并通过将400万以下的标段交由当地农牧民施工队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让广大农牧民群众通过不离乡不离土的劳务输出、机械租赁来实现增收,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同时,与壮大集体经济相结合,将项目建设新增耕地划归村集体,村集体可采取出租、入股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加大了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和幸福感,增加了新型经营主体的收入。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15)

十年光阴,粮仓大地,换了容颜,富了人间,日喀则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着新时代农业现代化阔步挺进。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16)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17)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མི་དམངས་མང་ཚོགས་ལ་དམ་པོར་བརྟེན་ནས་རིམས་ནད་སྔོན་འགོག་ཚོད་འཛིན་གྱི་འགོག་རྒོལ་དམག་འཐབ་ལ་རྒྱལ་ཁ་མཐའ་གཅིག་ཏུ་ལེན་དགོས།

喜迎二十大日喀则(喜迎二十大日喀则)(18)

来源:云端珠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