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从没想到,跟随自己数十年东征北战,自己视为得力助手的钱伯钧居然会叛变!

而钱伯钧为了证明自己叛变的“正义性”,厚颜无耻的胡扯一通。什么曲线救国,什么吴三桂,什么人在曹营心在汉。

但是,他说的其中的一句话是非常正确的。哪句话?看图!

亮剑为什么没拍楚云飞打日本(他投降叛变前说了一句真话)(1)

排除异己这回事,根子在校长。校长排除异己那是出了名的厉害。在校长眼里面,最值得信任的,当然是自己的嫡系部队,尤其是黄埔系。其余的桂系、滇系、奉系等等,从来都是防着几手的。楚云飞所在的晋绥军,不受待见也是正常的事了。

从校长的“发家史”来看,他耳闻目睹的就是排除异己、朋党营私,等到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为真正的“校长”之后,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一个没有团结力、凝聚力的组织,一个没有共同的坚定信仰的组织,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确保自己的地位权势。对于一个一把手来说,是一种悲哀,是极度缺乏组织力和掌控力的体现!直到败走台湾,也没有真正成为一体。

亮剑为什么没拍楚云飞打日本(他投降叛变前说了一句真话)(2)

坦白地说,经历过抗战洗礼的国军,战斗力是异常强悍的,绝不逊于当时的解放军。国军的失败,并不完全是军事上的失败。内部同床异梦、各派系不团结、指挥不灵、见死不救、保存实力,怎么可能打胜仗?基层士兵再能打、再强悍,无大势无补啊!象楚云飞这样的,纵有死战之力,势单力孤,又有何用?

这都是校长排除异己带来的恶果啊!那么,这种排除异己,都有哪些手段呢?

首先就是在装备、给养、粮饷上卡脖子!优先满足嫡系,优先装备嫡系。基本上国军的主力师都是校长的嫡系,装备精良、战力凶悍。

其次就中高级军事主官,大量作任用嫡系,将部队的指挥权逐步抓在手中。

再者就是在兵力补充上,同样向嫡系倾斜。358团在忻口会战中损失过半,没有给他们补充一兵一卒,全靠晋绥军自己征兵训练,慢慢休养生息。358团的军官们难免会有怨气。

最后,就如钱伯钧所说的,借敌人之手消耗非嫡系部队的实力。拼得太凶了,实力大损,恐怕就要悲剧了!换成我,当然是以保存实力为上了。

亮剑为什么没拍楚云飞打日本(他投降叛变前说了一句真话)(3)

校长排除异己手段之酷烈、手腕之老辣,弄得人心惶惶。但是,这绝不是钱伯钧投敌叛变的理由!阎长官当年校长中原大战,打得你死我活,一直受排挤,可人家依然坚持抗战、死不投敌。要说投敌,阎长官的理由岂不是更充分?

钱伯钧的人生哲学就是:有奶就是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