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哟西心理的第 12 篇新知
阅读仅需 4 分钟
作者| UC
今日故事
今天中午吃subway,刚好遇到会员日买一送一。但买一送一有个前提,就是其中一份要加上一杯饮料和小吃配成套餐,小吃可以选择一块曲奇或者一包薯片。
买单的时候,店员问我要一块曲奇还是两块曲奇,我居然就答了两块。然而,曲奇并不是买一送一,同时,我也并不喜欢吃曲奇,我一般会选择配薯片……
锚定效应
今天我要讲的新知,叫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又叫沉锚效应,指在不确定情境下,判断与决策的结果或目标值向初始信息或初始值即“锚”的方向接近而产生估计偏差的现象。
一句话解释就是:做决策时,我们容易受到初始信息/熟悉信息的影响,并不自觉地以它们作为参考。
锚定实验
最早提出锚定效应的,是Tversky和Kahneman。他们在1974年通过实验发现,在不确定情境下,人们对于数量的估计出现了向锚值趋近而产生偏差的现象。
他们做的实验很简单,让被试转动轮盘,这个轮盘的指针只能停在10或65的刻度上。接下来问他们联合国中非洲国家所占的比例最有可能是多少?
实验结果是:转到10和65的人分别给出答案的中数是25%和45%。
我们都知道,轮盘数字跟题目是无关的,但是大家都不自觉地把这个数字信息作为一个锚,进行参考。
当然,Tversky和Kahneman还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
比如,对2组被试分别提出下列2个问题:
(1) 8×7×6×5×4×3×2×1=? (2) 1×2×3×4×5×6×7×8=?
要求被试在5秒内估计出其乘积。
大家猜猜结果怎么样?(你们也可以把你们的结果留言。)
结果发现,被试对第一道题的估计的中数是2250,对第二道题的估计的中数是512。两者的差别很大,并都远远小于正确答案40320。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大多数被试的算法是:先计算前几步,得到一个初始(锚),然后进行(不充分)调整做出回答。
由于调整是有限的,第一个式子的初始值较高,因此得出的估计值也比较高;而第二个式子初始值较低,因此得出的估计值自然较低。
生活中无处不在“锚”
说完实验之后,我们回归到生活。生活中的“锚”无处不在,就像我在开头小故事里面讲到的,“买一送一”,是一个锚,而“你要一块曲奇还是两块曲奇”里面的一块曲奇,也是一个锚。
还有哪些地方有锚呢?在购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价格被划掉,这个被划掉的价格也是一个锚(所以你很多时候会不自觉拿来对比);限购时候的限购数字,也会是一个锚;就连餐厅菜单中第一个食物的价格,也一样会成为你的锚。
既然“锚”无处不在,那我们要怎么避免呢?
锚定效应的决策影响,建立在不确定的情境下,所以当情景确定时,锚的影响就会大大降低。
而要确定情景,最好的方法就是收集尽量多的资料。
比如,购物的时候,你除了可以忽略那个划掉的标价以外,还可以使用比价软件进行比价,这样,锚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当然,此时你就可能会把最低价当作一个锚了。)
同时,我会觉得,你除了要避免“锚”的影响外,还可以倒过来利用“锚”,成为那一个“握锚”的人,抢占先机。既避免了“锚”的影响,又利用了“锚”的作用。
例如,当你跟商贩砍价的时候,你可以先抛出一个“超低价”作为锚,然后你就会发现,接下来的讨价还价就是围绕这个锚来螺旋式上升的。
但无论如何,希望你知道“锚定效应”之后,可以知道自己被哪些锚套路了。
UC说:
成为握锚的人,让你的锚去影响别人。
参考文献: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74).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185, 1124–1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