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说的“道”可谓无人不知,人人都言“道”,人人都向往合于道的生活,但“道”究竟是什么,本文就带领大家深入到《道德经》原文当中来一探究竟吧。
《道德经》中对道直接的描述有20章。
一、道的首要特征表现为无名,即不可言说;无形,即不可形容。
《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弼注: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就是说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都是可道的范围,都不属于老子所说的常道。能够叫的出来的,就不是老子所说的道之名。
此外,第14章中对道—无形的特征进行说明。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无形无象,无声无臭,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在,耳、目、体不知为名,不可再进一步推问,混而为一。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可得而定也。可以看出:
(1)、道无形无象。
(2)、恍兮惚兮,不清楚,道又似乎有形有象,蕴含细微的精华,而这精华正是使万物生的根本。
所以道不系与一物,无所不通,万物由之以生。
二、道是化生万物的根本。
在第一章中提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在王弼看来,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正因为无形无象所以万物由之而始,也正因为道中恍兮惚兮似乎有象形精,所以万物由之以成。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也。万物常有之时,观其物之终也。始与母或者有与无也,同出于玄。因为玄不可得而名,所以称为玄之又玄。
从无到有的过程也就是道,换言之,道贯穿于万物的开始与生成阶段。总结生成意义上的道的含义:
(1)、原本宇宙间什么也没有,就是“无”,有了“无”,就产生了“有”。
故“有”“无”同生,并生共存,对立统一(同出于玄)。
(2)、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道。无是天地万物之始,有是万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道的运行。万物生长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是物之道,人的生老病死的过程是人之道。
(3)道过程之有无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有中有无,无中有有。11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明有只能带来便利,但有带来便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所生发的作用。老子还言:“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出兵打仗看不见他的行列、手臂、兵刃,但打起来确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的功用,也是道的功用。
3、道的运行具有规律性。
《道德经》16章中提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物之极焉;守静,是物之正也。万物并生,吾将以虚空的观点来观万物之复,凡有起于虚,动始于静,所以万物虽然都动而作为,但最后都归于虚静,这也是复归于大自然,复归于大自然就能得性命之常了,而性命之常本来就是全的,不偏不彰的,不炎不寒的。不知常则有分,行为上就会有失道的要求。能知常,则能包通万物,则能做到公平,则可以同乎天也,与天合德。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注意到越想得到某些东西,比如高薪工作、爱情等,反而越得不到,往往没有很努力得到的东西,却意外地降临在我们身边。过度的用力其实就是老子所说的“有”,然而“有”背后的“无”是老子更加重视的,毕竟,“有”自“无”来,所以相对于求名利之物,不如反过来守好自己清静明亮的心,反而更容易成功些。
作者:滢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