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然高阁出清音

彷佛神仙下抚琴

试立双桥一倾耳

分明两水激牛心。

看了这首诗,你对这里流水清音的特殊意境会有初步的理解。也正是这一意境构成了这座寺庙的特殊名称——“清音阁”。

峨眉山最精华的景点(峨眉山清音阁山水精华之仙境)(1)

清音阁位于牛心岭下,黑白二水之间。最早建于唐代,叫牛心寺。后来又改名卧云寺,清康熙初年重建。庙里当家和尚根据唐诗“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的意思取名“清音阁”。峨眉山是我国佛教名山,许多寺庙都因神奇的传说而得名。而“清音阁”的名称却是别具诗情画意。

峨眉山最精华的景点(峨眉山清音阁山水精华之仙境)(2)

清音阁下,有两道急流自两旁峡谷中奔流而出。水来自传说中青蛇修炼的黑龙潭,故名黑水,一水来自白娘子隐修的白龙洞,故名白水。二水上各架一桥,似凤凰展翅,名“双飞龙桥”。

阁前为“双飞亭”,又名“接王亭”。相传清康熙皇帝曾派他的头等侍卫海清伍格亲王向峨眉山各大寺庙赠送经卷、楹联。峨眉山僧众特地修建此亭迎接,因此得名。

峨眉山最精华的景点(峨眉山清音阁山水精华之仙境)(3)

接王亭往下为牛心亭。原名琉璃水亭,又名洗心亭。亭上的对联:“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是清代末年参加戊政变的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撰写。桥下黑白二水汇流的地方,有一酷似牛心的巨石,叫“牛心石”。水激牛心,银涛喷珠,浪花抛雪,在阳光映照下,蒙蒙水雾中幻化出一道彩虹,十分艳丽。

清音阁四周景色奇绝,可说是一步一景,景景各异。她把峨眉山雄、秀、幽、奇、险的全部自然景观特色汇于一身。特别是那绿拥翠绕,风姿各异的岚光秀色,更是使你若醉若迷,流连忘返。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天然成趣,全无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那葱郁的林木,或高大挺拔,凌空直上;或斜技铺地,遮山没道,或附岩攀壁,垂藤卷蔓;或傍溪倚壑,绿染翠滴。树的色彩也因树的高低不同,日照时间长短而有所区别。最高层,色似墨;中层,色如翡翠;泉旁水边则是一片嫩绿。玲珑雅致的清音阁就掩映在这一片浩翰的苍林绿海中。

峨眉山最精华的景点(峨眉山清音阁山水精华之仙境)(4)

登上接王亭,但觉连天碧色,扑面沾衣。这时真有“碧树千重眉鬓绿,烟色万朵绕琼楼”的感觉。俯身下瞰,幽壑深谷。盘根错节,交技接叶的苍藤翠竹,覆盖深涧。黑白二水就是从这深涧中不露身形地突然奔涌而出。

峨眉山最精华的景点(峨眉山清音阁山水精华之仙境)(5)

那湍急的水声,经过苍林深涧的消滤,只留下歌唱般清越的声音。幽壑暗流中泛出阵阵寒气袭人的岚光。这时,你才觉得这“清音”二字实在取得高明。

沿黑龙江上行一公里便是“龙江栈道”。这里是有名的峨眉山奇景——“一线天”。峡谷森森,峭壁凌空。两旁凹凸嵯峨的岩壁,只留下够一人行走的狭道,使你从中走过也要屏息静气,生怕惹脑了它会把你挤得粉碎。

峨眉山最精华的景点(峨眉山清音阁山水精华之仙境)(6)

岩顶浓荫中透出一线天光,这是一、二百万年前,峨眉山冰川消融时留下的又一奇观。

栈道建在狭谷之上,谷底江水粼粼,光影照人,荫潭碧湛,凉意浸人。栈道沿狭谷迁迥曲折,就像一条活脱脱的巨龙睡卧白云峡中。虽在盛夏,峡中仍是凉爽如秋,使你怡情悦性,徘徊留连不愿离去。

相传峡中水深处是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淘米的地方,名“淘米泉”。据《峨眉县志》记载,孙思邈曾隐居在清音阁后面的牛心寺旁山洞里,采集山上草药为人治病。至今仍然受到人民的崇敬,尊称他为“药王”。怀着对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一片崇敬之情,我们仿佛还看到淘米泉里浮泛着点点米粒。苏东坡曾写诗怀念:

先生一去五百载

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

不应尸解作虻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