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文艺在乡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人民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近日,省委宣传部、省乡村振兴局、省文联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策划方案范本?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策划方案范本
为贯彻落实《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文艺在乡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人民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近日,省委宣传部、省乡村振兴局、省文联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
“艺术乡建”的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艺术乡建”,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以文艺因子激活乡村资源,赋能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促进人民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浙江文艺的引领力、传播力、服务力进一步提升,文艺赋能乡村发展活力更加明显,打造“艺术乡建”的省域典范。
到2022年底,全省启动艺术特色村镇培育计划,全省文艺界形成“艺术乡建”的普遍共识和浓厚氛围,省市支持、县域落实、乡村为基础的“艺术乡建”工作架构体系运行基本顺畅。
到2025年底,打造50个“艺术乡建”省级典型案例,建成100个省级艺术特色示范村、1000个市级艺术特色示范村;搭建一批“艺术乡建”交流展示平台,形成一批特色凸显的“艺术乡建”品牌成果,推动“艺术乡建”由“盆景”逐步成为“风景”,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鲜明标识。
《意见》提出
“艺术乡建”的主要举措
实施乡村在地艺术场景营造计划
依托地方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环境,结合乡村发展的总体规划,鼓励各地组织力量开展乡村文化调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并借助艺术的力量,发挥艺术作用,进行在地性的艺术内容创作,营造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空间和艺术场景,让乡村成为艺术的有机载体。如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推动更多美术、创意设计等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规划建设;培育乡村文艺演出队伍,开发特色演出项目;鼓励兴办美术馆、剧场、民间文艺展示馆等乡村艺术场所等。
激活创意引擎,以“艺术 ”“ 艺术”思维,以“文艺专班”等多种形式,推动艺术与乡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丰富和发展乡村文艺生态。积极引导乡村文创产业发展,通过艺术作品创作、文化节庆活动、景观规划设计建设、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研发等多种艺术手段,带动乡村传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乡村知名度,提高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旅游服务等的文化附加值,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实施艺术特色村镇培育计划
鼓励各地以“一村一品”建设为重点,塑造一批样板村镇和特色品牌。在继续做好“书法村”“国乐乡村”“摄影之乡”等培育打造的基础上,推动其他艺术门类特色村镇的建设,并由点到面,推动各地探索村镇组团式打造艺术长廊。在各地艺术特色村打造的基础上,遴选和培育一批省、市级艺术特色示范村,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每年在全省推选一批“艺术乡建”典型案例,表彰一批“艺术乡建”模范带头人。
探索实施“艺术家驻村”模式,为艺术家联通乡村搭设桥梁。鼓励和支持艺术家、规划设计师、高校专业人才、文艺志愿者等作为倡导者和带头人,以“艺术村长”等形式扎根乡村,深度参与“艺术乡建”。注重发挥文艺乡贤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引导文艺乡贤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参与“艺术乡建”。支持各类返乡文艺人才、乡土文艺人才等创新创业。鼓励各地采取减免租等方式,为文艺家开展“艺术乡建”提供创业发展空间。探索艺术家参与“艺术乡建”的金融普惠政策,推广“文艺贷”模式,对文艺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给予专项信贷支持,帮助文艺人才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
鼓励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结合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在乡村设立各类实践、实训基地,为乡村建设提供创意设计支持。支持艺术院校开展以“艺术乡建”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参与“艺术乡建”艺术院校服务清单。各地文联应主动联系、精准对接,聚合艺术院校师生、文艺“两新”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艺术乡建”。
实施村民艺术素养提升计划
以“文艺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抓手,常态化广泛开展面向乡村的艺术培训、公益展览展演、专业指导等各类文艺志愿服务。结合“文艺送万家·文明助共富”文艺志愿服务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万”工程,进一步打造“书法进万家·送福写春联”“摄影进万家·温暖全家福”“送欢乐下基层”等惠民活动品牌,推广“点单式”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培育乡土文艺人才队伍,推动村民艺术成果传播与转化。注重发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领头作用,加强对乡村本土文艺人才的培育和支持。结合全民艺术普及计划,探索“乡村艺校”等模式,加强乡村美学普及和教育,让欣赏美、追求美、塑造美成为乡村文明新风尚。在继续做好“乡村振兴”美术作品展、书法村作品联展和村歌大赛等基础上,联合地方党委和政府常态化举办全省农民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以及村歌、排舞、器乐、戏剧票友大赛等以村民为主体的展览展演赛事,提升村民的艺术素养和文艺参与积极性。
实施基层文联强基计划
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文联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力争乡镇文联全覆盖,行政村(社区)文联建设有序推进。发挥好村镇等基层文联和协会集聚乡村文艺爱好者的作用,培养立足本地的艺术工作者队伍。继续做好省级文艺家协会与县级文联“结对提升”工作,重点是与26个山区县文联的结对提升,发挥专家团队艺术才华和资源优势,为每个山区县培育一批乡土文艺人才。鼓励支持县级、乡镇文艺家协会与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结对,丰富农村文化礼堂内容建设,将更多高品质文艺服务送到基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实施乡村数字文化赋能计划
聚焦数字化改革,推进公共数字文艺建设转型升级,加快搭建“艺术乡建”数字化网络体系,建立完善“艺术乡建”线上服务平台。支持数字化公共文艺服务互联互通。加快开发特色文艺数字网络产品,丰富服务产品类型。建立“艺术乡建”人才资源数据库、项目信息数据库、成果信息数据库、文艺服务数字化订单系统,提升“艺术乡建”服务水平。
实施“三农”题材文艺精品创作计划
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采风活动,组织开展以乡土文化、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提高组织谋划程度,策划、遴选一批“三农”题材文艺作品选题;加大作品扶持力度,在各级文艺精品评审中都要注重“三农”题材的扶持项目。《山海经》《品位》以及各级文联的刊物要开设专栏、专题,加强对“三农”题材文艺作品和“艺术乡建”成果的宣传推介。
《意见》强调
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宣传部门要充分认识“艺术乡建”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艺术乡建”的组织领导。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加大对“艺术乡建”的业务指导,助力打造浙江乡村振兴的金名片。省文联在省委宣传部、省乡村振兴局支持下牵头成立“艺术乡建”工作专班,负责统筹谋划,协调解决艺术振兴乡村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等。建立完善省文联牵头抓总、市级文联协调督促、县级文联布局开展、乡镇(街道)具体落实、村(社区)自我管理的工作格局。
要加强协同配合。各地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协同,协调各方力量,形成“艺术乡建”工作合力。要研究出台本地区“艺术乡建”工作的细化举措或计划,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扎实推进“艺术乡建”工作。
要加强工作保障。各地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艺术乡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艺术乡建”工作提供必要保障。省文联组建“艺术乡建”专家库和专家指导团,成立浙江省“艺术乡建”研究中心(智库平台),市、县(市、区)组建相应的“艺术乡建”专家指导团,为“艺术乡建”提供专家指导和学术支持。
要加强工作宣传。大力宣传全省“艺术乡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艺术家典型,形成艺术家干事创业、勇争一流的良好氛围。聚焦全省“艺术乡建”取得的成效,大力宣传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艺术乡建”的良好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