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人生主角的逻辑(成为主角的道路艰辛漫长)(1)

“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的那个人……”近日,由陕西演艺集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主角》在南京保利大剧院上演,正式拉开了该剧2022年全国巡演的帷幕。

对于不少观众来说,这部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同名话剧,不仅是以旁观者的目光看待一个放羊娃成为秦腔名角的人生际遇,更是把自身放在人生舞台上,体会成为“主角”应受的炙烤和磨砺。这也是在3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台上主角与台下观众持续进行的心灵对话。

成为人生主角的逻辑(成为主角的道路艰辛漫长)(2)

1

每一个角色都是主角

“唱戏是一种大修行,是度己度人的修行。”这条路艰辛而漫长,只有坚持不懈、心无旁骛、一心精研艺术、勇攀高峰,才能成功。这不仅是对想成为主角的主人公的要求,也是对一部剧获得成功与赞誉必须付出的汗水与努力的有力诠释。

“《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看完让人心间升腾出希望和精进的力量。”观众赵女士说。

该剧讲述了主人公忆秦娥从一个放羊娃到剧团烧火丫头,凭借自己的天赋和汗水,终从剧团配角成长为主角的曲折故事,反映出大时代背景下几代秦腔人的命运沉浮,让观众为一个个鲜活生命而无尽感慨。

演出展现了40年的社会变迁与人物成长、53个场景转换,众多形形色色的“主角”最终成就了《主角》。

“正是因为舞台艺术制约多,对天赋与努力都有要求,才有这么多人去追随它,为之奋斗,渴望成为主角。”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宣表示,在角色扮演上,剧院准备了6位“忆秦娥”,经过一年多的刻苦训练,最终确定了主演,这也是成为“主角”的历练过程。

排练指导老师赵雪洁说,话剧演员跨界传统戏曲并不容易,近50名话剧演员提前两年开始有针对性的戏曲特训,包含唱腔、腿功、身段等课程。巨大的台词量和戏曲展示让“95”后演员刘李优优一刻也不敢放松,她坚持每天练功,用专业戏曲演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在剧中饰演年龄跨度几十年、心路历程复杂的忆秦娥,对刘李优优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她说:“这部戏从一开始的戏曲专业训练,到后来的排练,我都是用真心、出真情、下真功夫,像剧中人一样不放弃,遇到任何事都咬牙坚持。”经历了一番艰苦的磨砺,她深刻体会到,要成为主角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表示:“谢幕时忆秦娥缓缓走向舞台,我有些感动,因为主角只有一个,但是众多演员把主角托起、陪衬,营造起这个艺术形象,这是剧团的向心力。”

主角的成长固然不易,就如同一部剧从它的起步萌芽到搬上舞台,在不断精进的每一步中都映衬出精益求精的追求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小说《主角》的作者陈彦表示:“演员之间所共生的命运感、挫折感、凄惶感,同时又是一种强烈的奋斗感,还有就是人生的意义让我感动,我要给为这出戏所付出的演员深深鞠一躬。”

成为人生主角的逻辑(成为主角的道路艰辛漫长)(3)

2

每个个体都是人生舞台的主角

《主角》中的忆秦娥从烧火丫头变成“秦腔金皇后”,她成为主角的一生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一生,是命运多舛、备受非议的一生,是聚光灯下的一生,是被架在火上烤的一生。

剧中秦八娃对忆秦娥说:“谁让你要当主角呢,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的那个人,因为你主控着舞台上的一切,因此你就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牺牲、奉献和包容。有时甚至需要宽恕一切的生命境界。唯有如此,你的舞台才可能是无限延伸放大的。”

这段道白可谓发人深省,概括了忆秦娥从苦苦挣扎到走向辉煌再到沉寂退场的一生,也让无数普通人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个人的成功永远不是孤立的,而是众多人的陪衬与激励,就算是遭到冷嘲热讽、嫉妒白眼也是一种向上的动力。成为主角就要比常人付出更多,除了汗水,还要能咽得下委屈的泪水。”观众陈启明表示,“委屈和无奈才能真正撑起一个人的胸怀。对于演员,需要德艺双修,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人生亦如舞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但道阻且长,唯有不断精进;人生也是一出戏,总有落幕退场之时,要通过下一代的培养来延续、发扬光大事业。有观众表示,深为忆秦娥之命运所慨,剧终回想,其平生遭际一幕幕浮现眼前。成了“角儿”的忆秦娥,更要面对后来者“小忆秦娥”又立枝头的现实。

谈到为什么选择改编《主角》这部小说,李宣说:“当看到《主角》书写人生不屈的奋斗历程、写艺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时,我被打动了。感觉它说出了文艺工作者的心声,这就是在攀登高峰中,不断争取成为一个又一个‘主角’的过程。面对后浪推前浪的人生现实,艺术也如此,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永葆活力,才能更好地发展。”

成为人生主角的逻辑(成为主角的道路艰辛漫长)(4)

3

让每一部剧都成为“主角”

“话剧《主角》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向观众展现着可信、可爱、可敬、可亲的中国形象。该剧具备了经典潜质,也是话剧民族化的新探索和新成就。”戏曲评论家宋宝珍说。

话剧《主角》历时3年创作,剧本9易其稿,组织召开11次专家研讨会,对剧本进行9次修改提升,演员进行戏曲身段训练长达2年时间……成为“主角”的道路是艰辛漫长的。

据了解,话剧《主角》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2021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财政厅2021年度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陕西省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重点选题。

近些年来,陕西人艺的话剧舞台和经典文学作品频频“擦出花火”,让观众感受到了文学经典绽放于舞台所散发出的强大生命力,陕西人艺“文学剧院”的形象也逐渐被业界认可。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的形成,代表着从“文学陕军”走向“戏剧陕军”的生动实践。陕西人艺没有停留在往昔的成就上止步不前,其深知只有不断推出属于自己的“主角”,才能永葆青春;唯有再出发,不断发掘好素材、好剧本,排演好戏,才能永立潮头。

“艺术是无止境的,我们愿意让话剧在文学的怀抱当中、在文学的土壤当中,生长、绽放出舞台艺术之花。”李宣表示,陕西人艺有这个实力,更有这份担当,团队将继续为创作出更多富有醇厚秦韵秦味陕派话剧的优秀作品而奋进。

(文内配图均为话剧《主角》剧照 秦毅 摄)

2022年7月26日《中国文化报》

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成为“主角”的道路艰辛漫长》

↓ ↓ ↓ ↓ ↓ ↓ ↓ ↓ ↓

成为人生主角的逻辑(成为主角的道路艰辛漫长)(5)

作者:秦毅、赵明楠

责编:勾晓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