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迟迟不下葬的可不止孝庄太后一个,为什么这些人不能入土为安?昭西陵的背后又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安排?真实的历史更加离奇,且看雍正如何巧妙解决孝庄的遗愿。
被“暂安”的可不止孝庄皇后
“暂安”的做法在古代并不少见。一个皇帝或其他地位尊贵的人突然去世,陵墓还未修好,往往将灵柩暂时停放在一个地方,等陵工完成后,再选择一个吉日葬入墓室。
远的不说,不仅孝庄太后在“暂安奉殿”呆了几十年,顺治帝的恭靖妃、淑惠妃和孝庄太后的侍女苏麻喇姑也曾停灵于“暂安奉殿”,其中苏麻喇姑的停放了25年之久。
清末光绪皇帝盛年去世,他的陵墓(祟陵)还来不及修建,只好暂时将他的梓宫“暂安”在故宫观德殿,多年以后才正式葬入祟陵。
北京海淀五道口附近有一个地名叫“暂安处”,据说就是清代的一位亲王“暂安”的地方(一说是送明代帝后的灵柩去十三陵的途中“暂息”的地方)。
孝庄“暂安”的难题直到雍正皇帝继位后才得到解决。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在追述了孝庄不与皇太极合葬、愿意在孝陵附近就近安厝的遗嘱后说:“朕惟礼经云:合葬非古也。先儒又云:神灵有知,无所不通。是知合与不合,惟义所在。今昭陵安奉日久,若于左近另起山陵,究非合葬之意。且自孝庄文皇后安奉以来,我圣祖仁皇帝历数绵长,海宇乂安,子孙繁衍,想孝庄文皇后在天之灵十分安妥。”
所以雍正决定将孝庄太后的“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并于次年正式将孝庄太后下葬到昭西陵的地宫。
雍正的绝妙主意
雍正皇帝之所以将孝庄太后的陵墓称为“昭西陵”,是有很深的含义的:皇太极在沈阳的陵寝叫“昭陵”,“昭西陵”表示在“昭陵”的西边(“昭西陵”所在的河北遵化在沈阳的西边),虽然与“昭陵”相距遥远,但二者同属一个体系,是一个整体,从而满足了与皇太极“合”葬的条件。
而“昭西陵”与葬有顺治帝和康熙帝的清东陵比邻相处,既满足了孝庄太后不忍离开顺治父子远去的遗愿,又因“昭西陵”处于清东陵的风水墙之外,表示它和清东陵完全是两个系统不至于让人发生误解。可谓一举三得。
而且,从昭西陵的规制来看,该陵是清代所有皇后陵中规格最高、形制最为尊崇的一个,丝毫看不出“罚”孝庄太后“守陵”的迹象。
此外,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在孝庄太后“暂安”期间,暂安奉殿内就已经建有地宫(墓室),似有随时准备入土为安的打算。只是在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出于种种顾虑而没有将孝庄太后移入地宫,也没有将暂安奉殿改建成昭西陵。
孝庄为何如此安排自己的身后事?有研究者认为:孝庄文皇后的身后葬地,因其愿而定在关内,圣祖草创暂安奉殿规制,世宗因而成陵。其历史轨迹令人玩味。
就孝庄文皇后的心理而言,固然有依恋子孙的感情成分,但也存在政治方面考虑的因素:其时,清王朝虽已在关内站稳了脚跟,并承受了“三藩之乱”的战争洗礼,但满汉民族隔阂因为这场战争有所加剧,自不待言。
满洲人自上而下仍对关外存有心灵上的归依感。孝庄文皇后对身后的这种安排,应当视为是她对后世子孙所做出的一种政治姿态,那就是真正入主中原,誓不退缩。
“当然,她的这种举动,也和她本人出身蒙古游牧民族,天性随遇而安,未受中原传统封建礼教羁绊息息相关。”(方国华《孝庄昭西陵历史钩沉》,载《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所以说,关于孝庄太后“未葬昭陵”一事,于情于理都没有什么问题,由此来断定孝庄太后是因下嫁给小叔子而无颜去见丈夫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实际上,在孝庄的时代,满族和蒙古族有“收继婚”的风俗,也就是在部落首领或者一些贵族去世后,继承人可以娶前任的所有妻子为妻(如果前任是现任的父亲,那么他不能娶自己的生母)。
按照这种风俗,孝庄即使下嫁多尔衮,在当时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她不会为此而自我谴责,也不用羞愧得不愿和皇太极合葬。
应该佩服的倒是孝庄的智慧,和多尔衮周旋了那么久,终于盼到了儿子亲政,没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胆识勇气和机智,是做不到的。
不过,孝庄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儿子顺治居然年纪轻轻就死了,在他亲政的那些年,也是麻烦不断,甚至传出了“顺治出家”的传闻。这是清初四大谜案的第二个,不过那就是另外的一个故事了。
“边读边看话历史”隶属红橙学院MCN矩阵签约自媒体,垂直历史领域,每日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历史故事,欢迎您的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