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士伟先生等4位老师发表了《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实施评估及建议》,提出理性研判广州地铁建设速度、建设思路和客流特征,综合分析地铁在广州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公共交通引导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客流演变、建设时序、网络结构进行系统评估和经验总结,规划广州市下阶段轨道交通建设

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规划实施建议

1

加快推进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珠江西岸三大都市圈格局的形成,广东省已明确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承接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城际铁路建设与运营工作,未来以广州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多层级轨道交通将实现“一张网、一张票”公交化运营以支撑都市圈范围内通勤、商务出行。在广州市构建“中心城区、副中心城区、五大综合外围城区”的网络型国土空间新格局以及国家鼓励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新趋势下,广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应以增强市域空间组团联系和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市域快轨及城际铁路的实施,并考虑既有城际铁路、市域快轨以及新建都市圈轨道交通线路的互联互通[15]。

一方面,在既有城际铁路、广州轨道交通18号线和即将开通的轨道交通22号线基础上加快建成在建广清二期、琶洲支线、广佛东环等城际线路;推进已批复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原规划广州28号线)、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原规划广州18号线北延)、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原规划广州22号线北延)和广州南至广州站联络线等都市圈轨道交通线路实施,将城际铁路引入广州市中心,构建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中心向外放射的都市圈快速轨道交通体系。另一方面,推进广州境内22号线南延线、37号线、28号线支线等市域快轨近期建设,提升广州南沙、从化、增城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效率。此外,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对外辐射能力,应同步推进广佛西环、广佛江珠城际近期建设。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近期建设建议如图15所示。

广州地铁18号线北延段开通日期(广州地铁192325)(1)

图15 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近期建设建议 图15 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近期建设建议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发改基础〔2020〕1238 号)绘制。

2

加密中心城区网络

过去30多年中,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截至2020年底,中心城区已建成约300 km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站800 m半径范围实现47%人口覆盖,但对标北京、上海、巴黎、东京等城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广州市正在推进建设11条(段)约280 km轨道交通线路,补充中心城区“X”型骨架,将轨道交通13号线、14号线直接引入中心城区覆盖中山大道、东风路走廊;建成地铁环线提高网络汇聚能力、改善换乘条件。至2023年底,中心城区网络规模将达到550 km,有效缓解既有轨道交通3号线、5号线客流压力。

随着广州国际金融城-黄埔临港经济区中央商务区(又称“广州第二CBD”)逐渐建成,广州东站、广州站和黄埔站等铁路枢纽改造和新建项目推进,大规模城市更新项目建设,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亟须进一步加密,实现客流走廊全覆盖,激发城市新活力。

因此,在既有和在建线路基础上,应推进规划东西向轨道交通25号线、南北向轨道交通26号线建设,构建中心城区又一“十字轨道骨架”,实现临江大道、广州大道走廊的覆盖。推进规划轨道交通19号线、23号线及10号线东延线近期建设,加密天河智慧城、黄埔开发区的轨道交通覆盖,从而巩固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广州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近期建设建议如图16所示。

广州地铁18号线北延段开通日期(广州地铁192325)(2)

图16 广州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近期建设建议

资料来源: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 年)》绘制。

3

强化衔接线路建设

在与广州市接壤城市中,佛山市、东莞市与广州市中心距离最近(均在60 km内)、边界线最长(分别为197 km和99 km),跨市出行需求日趋旺盛,2020年分别为176.3万人次·d-1和46.1万人次·d-1,占广州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出行总量的60%和16%。在《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提出广佛全域深度融合、穗莞一体化发展要求下,广佛、穗莞间轨道交通将朝着一张网发展,经协调已规划形成18条广佛衔接、6条穗莞衔接轨道交通线路;应借鉴广佛线在跨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方面的成功经验,打破行政壁垒,协同推进跨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构建“中心直达、枢纽共享、边界融合、网络一体”的广佛、穗莞轨道交通网络。

加快建成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实际上已建成),推进已批复的佛山地铁11号线引入广州环线、佛山地铁4号线等线路实施,继续推进规划衔接线路建设。同时,在建设时序上进一步协同,如佛山地铁4号线近期将建成佛山段至广佛边界,应推进其东延至广州段线路纳入近期建设,促进轨道交通深入融合;东莞地铁1号线二期望洪至穗莞边界段应与广州规划的地铁25号线同步建成,构建穗莞中心间贯通线路(见图17)。

广州地铁18号线北延段开通日期(广州地铁192325)(3)

图17 广佛、穗莞衔接轨道交通线路近期建设建议

资料来源: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和《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绘制。

4

把握建设时序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长期、庞大的工程,在资金、人力、物力等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建设时序对于建设可操作性、运营效益乃至既有网络的整体运行影响巨大。广州既有地铁14号线一期开通对嘉禾望岗站带来的客流冲击和运营压力、14号线支线开通初期独立于网络之外、21号线先开通远郊段带来的绕行等问题,在后续建设中如何规避值得深入思考。郊区线路建设需要谨慎考虑,在重点地区通达的前提下,应优先开通发展成熟地区的路段,并通过不同线路分段建设、组合开通的形式使线路成网运营;在满足覆盖需求的同时,保证线路客流效益,使得前期投资尽快回收,也可避免接入型线路对车站的客流冲击。此外,考虑城市外围组团内部客流走廊量级不大,可在系统制式方面采用有轨电车、单轨等中运量轨道交通作为补充,打造多层级、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

除了已经运营的线路,我们可以对目前广州的地铁新线划分为几个维度:2022年即将运营的、正在建设中2023-2026年之间通车的、三期修编、四期规划、其它远期规划的

广州地铁18号线北延段开通日期(广州地铁192325)(4)

已经在运营的,我们不再阐述了。

2022年通车运营,基本都是官宣过的:7号线西延段、22号线首通段、佛山3号线首通段、广佛南环(佛山西-广州南)、佛莞城际(广州南-望洪)。

接下来是已经动工建设的地铁新线,根据建设进度我们来预测一下(广州4条地铁新线连续两月有进度!2023年开通有望!):

2023年通车:11号线首通段、7号线二期、5号线东延段、3号线东延段、新白广、广佛东环、琶洲支线。

2024-2025年通车:10号线首通段、12号线(可能有部分站点飞站)、13号线二期(可能有部分站点飞站)、14号线二期、18号线后通段、22号线后通段。

2026-2027年通车:上述线路没开通的部分、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

然后便是那些已经通过发改委批准,但还没动工的线路,包括28号线、18号线南延段、佛山二号线二期、佛山11号线、广佛西环等。假设这些老大难线路能在今明两年动工,那完工时间也是在2028-2029左右了。

跟着是三期修编线路,包括了8号线东延段、8号线北延段、24号线。它们还没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理想状态是年底能获批,明年年底能开工。这样的话,其完工时间应该在2029-2030之间。

广州地铁18号线北延段开通日期(广州地铁192325)(5)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线路示意图)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线路示意图)

再往下才是那些不常见的2字头、3字头、4字头的时间。

这些线路抢崩头都要先进入四期规划。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原则上本轮建设规划实施最后一年或规划项目总投资完成70%以上的,方可开展新一轮建设规划报批工作。

按照目前的情况,这报批工作肯定是要到2023年或者2024年才能报批。

那么谁能进入下一轮规划呢?

这里小编提供两个版本。

一个是2020年12月所谓的“广州市第四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某会议的商议版(非正式版)

推进地铁16号线(新塘-荔城北)、25号线(东湖-黄埔客运港)、26号线(沙湾-太和)、22号线南延段(番禺广场-长安)等4条策划高快速轨道规划建设;推进地铁15号线一期(南沙客运港-蕉门-横沥)、6号线东延段(香雪-刘村)、9号线西延段(飞鹅岭-森林公园)、12号线支线(大学城-展贸城)等4条策划普速轨道规划,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开工;加快构建快慢结合、多层次的城市轨道网络。

另一个是2021年10月公布的《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

广州地铁18号线北延段开通日期(广州地铁192325)(6)

那这个规划中的策划线路是否就是四期规划的线路,目前看重合度应该很高。这比所谓的会议版本要强的多。

如果结合本文徐老师的建议,可以看出19、26、37、10号线西延段还是挺稳的!

假设十四五规划中提及的策划线路就是四期线路,那么他们的建成时间肯定也是在2030-2035年之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