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到南墙为什么不回头(撞倒南墙不回头)(1)

雨中登郁孤台

◇舟之梦

  郁孤台上望江愁,

  八镜台前三江流。

  时泣时噎连阴雨,

  亦步亦趋青苔路。

  墨客多情寄明月,

  浊酒一壶酌千秋。

  人间正道多坎坷,

  撞倒南墙不回头。

丙申癸巳壬寅午时

作于郁孤台

诗注

撞到南墙为什么不回头(撞倒南墙不回头)(2)

  郁孤台:郁孤台位于今江西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是城区的制高点,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唐代长庆年间(821—824),贬任虔城刺史在此留下“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名联。北宋文豪苏轼对郁孤台情有独钟,曾三次吟咏郁孤台,情感一次比一次浓郁。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与郁孤台渊源最深,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名句,就出自其名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题吟。

撞到南墙为什么不回头(撞倒南墙不回头)(3)

  望江愁:愁,外部环境,为下雨不易畅游郁孤台而愁,自然勾出二三四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内心思虑,为当下传统文化传承乱象而愁。郁孤台上望江而愁,暗喻愁之如江水之浩汤之阔大,如江之绵长,望不到头。

撞到南墙为什么不回头(撞倒南墙不回头)(4)

  八镜台:在赣州城北章水和贡水的合流处,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八镜台楼有三层,高27.8米,建于宋代古城墙之上,登台可眺赣州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峰山八景;到了清代,景观发生变化,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八景。

撞到南墙为什么不回头(撞倒南墙不回头)(5)

  三江:章江、贡江、赣江。章江,又叫西河;贡江,又叫东河;二者在八境台北汇合后,称赣江。赣江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有两个河源,东源绵水,发源于赣闽边界武夷山西麓,绵水在会昌县与湘江汇合后称贡江,为赣江正源;西源章水,章水发源于崇义聂都山,章水在南康市三江乡三江口与上犹江汇合后称章江。

  时泣时噎连阴雨:以人流泪和哽咽之态比拟时下时停的连阴雨。而连阴雨也拟写常人遭遇困境的悲泣之态,反衬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与定力。

  亦步亦趋青苔路:从郁孤台到八镜台多是古城墙道,赣州多雨,青砖道上多苔藓,雨天走在上面很光滑,须慢走,故曰“步”。有的砖面没有苔藓,雨天走在上面不光滑,可快走,故曰“趋”。联系上句的“时泣时噎”,也不难体会游者游历时的那种偶有的时喜时忧的心情。

  墨客多情寄明月:言古往今来多情的文人墨客多是抒发风花雪月之情。这些墨客绝不是作者所称道的。

  浊酒一壶酌千秋:一杯酒不够消愁,须得一壶;感怀当下还不消说,还要品尝“千秋”之愁,极言诗人感伤忧虑之广之深之远。这种感怀与只会“多情寄明月”的“墨客”相对照,胸怀之狭阔显而易见了。

  人间正道多坎坷:言对追求的看法,至此点出首句“愁”的内因。正道:这里特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造与时俱进的中国新文化的出版理想之路。

  撞倒南墙不回头:极言秉守正道决心之坚定。南墙,指影壁墙。中国建筑大门一般都是朝南开的,大门外都有影壁墙,出了门就要向左或右行,直着走就会撞到南墙。俗语说“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不到南墙就不回头,也就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意思。这里,不仅是撞到了南墙不回头,而且就是把南墙撞倒了也不回头,极言走“人间正道”决心之坚定。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从而将诗人忧愤之情、前途之挫自然引向读者的担忧——诗人与世俗如此之不妥协,后果会如何呢?诗至此戛然而止,余味深长。

  丙申癸巳壬寅:2016年5月20日。5月中下旬,去赣州参加学术交流期间,顺程造访郁孤台。

撞到南墙为什么不回头(撞倒南墙不回头)(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