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的个“闷儿”(谜语),说的挺招笑的。“有大有小,庄稼院之宝,有皮没肉肚里有草,脸上有褶儿,耳朵不少。”,你猜谜底是个啥?

谜底就是关东人特有的御寒用具:靰鞡。

东北八大怪到底是什么(闲聊东北老东北的怪)(1)

关东一带十分寒冷,冬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零下三十度左右,高寒地带无霜期仅有120天左右。又所谓“春脖子短”,在这里几乎没有春天的概念,冬季一过草刚泛绿夏天就来了,人们的夏衣还没穿上几天大,秋风一吹整个大平原便草黄叶枯,对于冬天还没有啥意识呢大雪便扑天盖地,这雪一下就是三五个月。

货真价实的冷造就了东北人战天斗地的坚忍性格,也开发研制出众多新颖实用的御寒手段,靰鞡鞋是这里人们冬季里最主要的防寒用具之一。

靰鞡又叫乌拉,原本就是只有音没有字的满语。靰鞡现身民间的时候还没有大头鞋和棉胶鞋,后来这两样鞋有卖的了也不招东北人待见,大头鞋太笨重,棉胶鞋又不耐穿,最重要的是这两种鞋暖和归暖和,防水性能却都不甚理想。东北冬季雪没及膝,在外面走上一圈鞋上常常粘了厚厚的雪,进屋后雪一化全渗到鞋里去了,再出门时小北风一刮,便会鞋袜皮肉的冻成一个坨,实在是不够方便,加上这种洋玩意关东的先民们买不起穿,那是富户人家逢年过节才肯穿出来显摆一下的,其炫耀的功用比其御寒的功用要更直接,于是那些贫苦人家就地取材,用干蒲草编成鞋子,穿在脚上以御风寒。因为蒲草叶片中有蜂窝状的空隙,所以具有防寒隔热的功能,所编的鞋上有许多的褶,保暖且实用。但其材料毕竟只是茅草,不禁穿不耐磨,三五天便穿烂了,冬天还凑和,夏天一场急雨后就湿淋淋软塌塌没法穿了。后来猎得野物或是自家杀了牛马,遂用皮子代替了蒲草叶,防雨防雪又耐磨,冬天保暖夏天透气,实用性不是好一点点,使得普通的贫民也得以穿上皮鞋了,“底软,连帮而成,或牛皮,或鹿皮,缝纫极密,走荆棘泥淖中,不损不湿,且亦耐冻耐久。”(《黑龙江述略》),据老年人称,努尔哈赤当年起兵造反时穿的就是这种靰鞡鞋,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东北八大怪到底是什么(闲聊东北老东北的怪)(2)

靰鞡又称百褶皮鞋,名字怪,模样更怪。制作简单穿着舒适耐用。把熟好的狍子皮或是牛皮先用谷草熏,关东的谷草梗粗叶大,熏好的皮子制鞋不走样不浸水不扯针眼。把皮子熏成杏黄色,按大小裁好,手拱针一行行地纳,做成帮底儿一体的鞋,侧面钉上穿带的鞋耳,再在后跟上钉两个扁钉,给长途商旅订做的鞋就再选厚实的皮子加一层底儿,皮子的边角废料就裁成细条做成鞋带,到此一双靰鞡就算竣工。活儿好的伙计做出来的靰鞡前脸上的包子褶儿平整均匀,憨头憨脑。在早年间的东北,几乎家家户户的婆娘都有一手做鞋的好手艺,若是女娃子不会做靰鞡鞋,长大了想嫁人都难。再后来因为靰鞡鞋需要量很大,常钻山沟的男人三五天就蹬坏了一双,家里女人忙不过来,只好赶集去买,也就催生了东北最具地方特色的新生产业:靰鞡鞋手工作坊,和早年间制作爬犁的作坊一样,这些手工作坊成就了东北最早富起来的那批人。

用来垫这种鞋的羊胡子草,民间称“靰鞡草"。又是关东三宝之一。那草细如马鬃,开过花打过籽的羊胡子草一撮一撮垂下来像山羊的胡子,絮到靰鞡里,又软又暖和,好过苞米皮。深秋时收了田里的庄稼,各家各户的壮劳力就三五成群地赶着大车爬犁下了草甸子,大镰刀刷刷地放倒了草,打成捆塞满了爬犁拉回来吊在房檐下阴干。冬闲时候便取下来,用棒棰捶软了,发丝一样柔,吸汗,保暖,蓬松,舒适。絮到鞋里是轻便柔软,用过的靰鞡草,在灶台上烘干汗湿,可以接着再用,古书中就记载着“踏踏玛儿(即靰鞡鞋)革制坚,新装乌拉草如棉”的说法。

东北八大怪到底是什么(闲聊东北老东北的怪)(3)

《柳边纪略》中说“护腊(靰鞡),草履也,絮毛子草于中,可御寒。毛子草细若线,三棱微有刺,生淀(甸)子中,拔之颇触手,以木捶数十下,则软手绵矣,一名护腊草。”

作坊里成批生产的靰鞡不分鞋号,只分大、中、小,论斤两卖,每逢集市,摆在地摊上的靰鞡鞋规规矩矩整齐划一,看着就舒服养眼。买鞋的人,都往大号上买,指望里面多絮点儿靰鞡草,保暖效果好。当时的关东人穿着靰鞡打山鸡,撵野兔,套狍子,上山摸果下河打鱼是健步如飞,不怕湿,不打滑。可是,它太土气太丑陋,穿脱又不方便,不受年轻人待见,最终还是被大头鞋和棉胶鞋取代了。近年来在东北民间还有人穿着一种被称做靰鞡的鞋子,但那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靰鞡了,而是一种黑色帆布制成的底儿帮挂胶的防水棉鞋了,只是老人们还钟情于靰鞡,也许只是想从这个远古的称谓上唤醒一些沉睡多年的记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