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清朝初期的联姻存在姑侄和姐妹共同嫁给皇帝,共侍一夫的情况,然而如果是比皇帝辈分大的妃子,一般是不纳入后宫为妃的,因为大清入关以后,接受了汉族思想,也更注重起来了道德层面带给民众的影响,然而在康熙的后宫,却有位很特别的妃子,此人是康熙的远方表姑,后来被康熙追封为慧妃。

康熙的哪位妃子被发配到庙里了(她本是康熙的远房表姑)(1)

慧妃,她的出身不平常,生于蒙古科尔沁,姓博尔济吉特氏,和孝庄太后是本家,是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的女儿,这位吉阿郁锡是孝庄太后的堂叔额德的儿子,也就是说这位慧妃是孝庄太后的侄女,是孝惠章皇后的姑姑,也算是康熙的表姑。

按理说,姑姑嫁给远房侄子确实有点差辈了,然而当时这位博尔济吉特氏比康熙年龄还小一些,满蒙联姻对于当时刚入关的清朝来说很重要,因此博尔济吉特氏从小就被父亲送入了大清朝的后宫。

慧妃虽然从小就被送进了皇宫,由于年龄还太小,所以只能抚养在宫中,这种现象称为宫中待年,这是清朝初期后宫里面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和民间的童养媳差不多,孝庄太后和科尔沁打算等到了康熙成婚的年龄就把她许配给康熙做妃嫔。

康熙的哪位妃子被发配到庙里了(她本是康熙的远房表姑)(2)

康熙八岁登基,当时实权掌握在鳌拜和索尼等四大辅臣手里,当时孝庄太后为了让索尼担起重任,于是选了索尼孙女赫舍里为康熙的原配皇后。

后来孝庄太后为了平衡后宫和前朝的关系,不仅赫舍里的妹妹也被选入后宫为平妃,还选了遏必隆的两位女儿钮祜禄氏等其他权臣的女儿进入后宫为妃。

这位博尔济吉特氏被冷落一旁,因为当时的康熙和她成婚并不能改变朝政局势,因此并不那么重要,因此婚事一再搁置。

康熙的哪位妃子被发配到庙里了(她本是康熙的远房表姑)(3)

博尔济吉特氏从小和康熙青梅竹马,虽然是远房表姑,然而年龄相仿,她内心早已把康熙当成未来的夫君,以及心灵的寄托,然而这只能想想而已,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日安分守己生活在后宫。

她并没有成婚,因此也不能被册封,更没有被皇帝宠幸的机会,是介于宫女和妃嫔中间的存在,没有其他人的关爱,同时也要忍受宫女太监的窃窃私语,因此算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本来身体状况就不好的博尔济吉特氏,从小背井离乡,离开科尔沁家乡多年,一方面对京城的风土人情不习惯,另一方面也思念家乡亲人,因此在宫中每日度日如年。

康熙的哪位妃子被发配到庙里了(她本是康熙的远房表姑)(4)

常年的性格压抑和环境的苦闷,使得博尔济吉特氏在如花季的年龄就枯萎,她等了好多年,还是没等来康熙和她成婚的懿旨,在还没长到成婚年龄就病逝。

康熙九年,博尔济吉特氏病逝,虽然没成婚,可是待在宫中多年,她还有尊贵的出身,考虑到蒙古科尔沁的颜面,因此康熙追封她为慧妃。

慧妃和康熙虽然没成婚,然而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感情自然比其他嫔妃更为深厚,康熙对慧妃之死表示了极大的悲痛,据《钦定大清会典则例》记载:"慧妃薨,圣祖仁皇帝辍朝三日”。对于一贯勤于政事的康熙皇帝来说,连续辍朝三天非常罕见了,这也体现了对慧妃的情深意切。

康熙的哪位妃子被发配到庙里了(她本是康熙的远房表姑)(5)

康熙帝陵寝在康熙二十年修建好后,慧妃金棺入葬景陵妃园寝,慧妃也是第一个奉安入景陵妃园寝的康熙后妃。

现在看来,慧妃的人生也是个悲剧,虽然出身蒙古贵族,从小锦衣玉食,然而紫禁城里面的女人在很多情形下却只能选择听从父辈和家族的安排,到了皇宫选择听天由命,后来又在不知不觉中,“听天由命”地丢掉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实在令人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