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德与道(道德经何为道)
2023-01-05 15:51:33瞎吊乱
-
-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 《道德经》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 《道经》说的是“道”,即自然规律,也就是说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拆文解字,“道”字,由上面两点“--”、“—”、一个“自”和“走之底”组成,国学《易经》把“--”称作“阴”或者“阴爻”,把“—”称作“阳”或者“阳爻”。由此可以见,“自”表示自己,而“走之底”表示行走即运动变化,故“道”意即“自己被运动变化的阴阳包围了”,意即我们生活在阴阳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如果我们把握住了阴阳变化的规律就把握住了“道”,也就是说得道了,否则就是失道。
- 而大道的源头在哪里?
- 《易经》早就告诉我们:易乃大道之源;大道至简——简单到只有阴和阳,其实世界上最复杂的计算机也是由阴与阳交互变化而成(二进制中“0”为阴、“1”为阳)。《易经》把阴阳变化的规律描述为“一阴一阳谓之道,孤阴不生,纯阳不长”,即阴阳协调者(一阴一阳)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阴阳不协调者(孤阴或纯阳)就是不符合自然规律。凡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就昌盛,正所谓“顺天者昌”;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就衰败,亦所谓“逆天者亡”。
- 人们对阴阳的解释很多,诸如,夫妻之道:夫妻之间如果互相关心、彼此忍让包容、凡重大事情尽可能商量着做就符合阴阳之道了,或者说符合自然规律了,这样的夫妻一定是幸福、美满、快乐的。而另外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夫妻关系的协调发展,一种就是纯阳,即夫妻双方都很强势、谁也不听谁的,吵架时动不动就说“离婚就离婚,谁怕谁啊”!这样的夫妻关系都维持不长久的;另一种是纯阴,即夫妻双方都优柔寡断、唯唯诺诺,不敢对事情做决策,往往很多完全该把握的机遇都把握不住,苦恼也由此而生,责怪对方没有能力,这样的夫妻关系幸福指数也是不高的。
- 道,有夫妻之道、父(母)子(女)之道、婆媳之道、师生之道、经营之道、为官之道、朋友之道等等。因为道不同了,充当道中的角色也就变了,不管什么“道”,只要按照道的规律办事都能成功、圆满。
- 《德经》说的是“德”,“德”字由“彳、十、目、一、心”组成。“彳”为小步,与行走有关;“十”为靶心,表示目标;“目”即十下面的一双眼睛,表示目光瞄准靶心;“一”为最原始即道之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与心合起来就是本心、初心的意思,也就是没有被“污染”的心。综合“德”的意思就是:直视自己的行为,目标明确,遵循本性、本心即自然规律,就为德。也就是说,遵循“道”者,就有“德”,德者通“得”,即有德者一定有得。“德”还有阴阳德之意,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正能量。
-
- 那么,老子是如何描述“德”的呢?
- 《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上德若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畜是养护,谷是凹下去的地貌,而“德”具有深远的属性,与“物”的浅显是截然相反的。可以看出,“德”与“物”是不同的:“德”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客体(物);相反,德是一种能力,施于客体,养护万物。
- “德”和“道”有着很微妙的异同。“德”和“道”一样,无法言说,只能心领神会。然而,“道”是没有行为主体的,所谓“道法自然”。而“德”是有行为主体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德”是偏旁是双人旁。如果“道”指的是一切事物最本源、最一般的规律的话,“德”指的就是人观察、领悟、配合“道”的能力。用舞蹈作比喻的话,“道”就是舞曲,而“德”就是舞者聆听舞曲的韵律并随之起舞的能力。当然,舞蹈不是一个人跳的,人必须与节奏和其他舞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舞蹈。这种领悟舞步的能力只能在实际的舞蹈过程中领会,而不能被言语描述:舞者不可能让音乐停下把音符“抓取”出来分析,也不可能让人的舞蹈动作定格并加以描述。舞者更不能强迫音乐顺着自己的舞步。他只有让身体“配合”舞曲才能跳出优美的舞姿。
- “德”作为一种人观察、配合事物运行的能力,有好几个层次。
- 首先,“德”是一个政治概念。古人讲“以德治国”,指的是统治者“配合”人民社稷的能力。这和我们今天的理解完全不同。现在讲“以德治国”,是指通过不成文的社会风俗或树立道德标准,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但从《道德经》角度看来,用社会风俗和道德标准治国属于“仁义礼智信”,已经脱离了“德”的范围了。正所谓:“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由此可见,老子认为“仁义礼智信”作为统治社会的手段,不仅比“德”低等,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源头。
- 君主配合人民,即使从现代政治的角度来说,也是很合理的。在任何国家里,统治阶级总是少数人,占有更多社会资源;被统治者总是占人口大多数,但拥有的社会资源更少。让只拥有少量资源的大多数人口去适应拥有多数资源的少数人,显然很不现实。相反,如果统治者配合人民,不仅人民的各种需求可以得到满足,统治者可以更好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样的统治,不会让人民觉得自己被统治了。他们反而会觉得,自己才是国家的主人,而君主不过是为自己服务罢了。因此,德治的重要表现是君主无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 老子生于春秋时期,那时候诸侯争霸,民不聊生。他提出“以德治国”、“无为而治”的概念,也是希望止息战乱,天下太平。
- 其次,在生活层面上,“德”指的是人领悟自身、社会和自然的运行规律,以配合它们运作的能力。所谓“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指有修为的人(君子)有一种深厚的能力,叫作“德”,使得他得以领悟并配合(载)人事物的运行。
所谓一个人有“厚德”,就是他不抗拒外界,不把自我与外界对立。正所谓:“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赤子就是婴儿,而婴儿有几个特点使其有“厚德”:一是,婴儿没有接受教育,因此没有自我,也没有主客体的概念,世界在婴儿眼里是不分你我,浑然一体的;二是,婴儿是柔弱的,无法抵抗外界对他的影响,但也恰恰是因为他对外物没有威胁,毒蛇猛兽才不侵害他。具体到生活层面的话,“德”要求一个人对像婴儿一样,对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无所抗拒,对周遭的人没有分别心。
- 在有德之人看来,他不是任由外界摆布的傀儡,而外界也不是他必须控制、统制的对象。
看那骑在马背上的人:是人控制着马,还是马控制着人?好的骑手知道,骑马时,人马一体。人没有刻意控制马,反之亦然。相反,人和马相互信任,才能使骑马得以可能。这里的信任,就是“德”在骑马这一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生活中的其他事务都遵循着相似的规则。人和他的社交、工作、爱好,都存在着一种“人和马”的关系。如果他起了分别心,就会倾向于刻意控制自己的伴侣、同事、生活习惯,要求外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这样的做法无疑会使彼此之间产生不信任感,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种社会关系上的冲突。相反,如果他充分信任他人,从长期来说是有益的。或许在个别情况下他会蒙受损失和欺骗,但从演化论的角度看,他中长期的各种事务会进行得更加顺利而游刃有余。
- 因此,“德”亦可被理解为一个人对外界的充分信任。当人与人在交往和贸易中缺乏信任时,往往通过法律文件作为媒介和担保。但如果人所有的交往和贸易都这么做,效率会大大降低,社会也无法流畅地运作。由此可见,有“德”是要承担风险的,因为信任他人本身就是一种冒险。所以,有德之人也有自私:他理解自我,而不刻意控制自我。但正因为他放下了刻意的自我控制,他获得了“道”的加持。正所谓: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 在《道德经》中,“道”与“德”这两个字都有各自独特的含义——它是通向“天人合一”的途径,达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境界的密钥。“宇宙在乎手”,就是指心怀博大,宇宙的规律尽在手中掌握,学识智慧超人,胸怀韬略;“万化生乎身”,指宇宙万物的变化与人的身体变化规律一致,参破人身体蕴藏的奥秘就能够领略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合道而行,无往不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