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太正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吧(三观很正和无聊)(1)

先说一件往事。

在2010年底的时候,彭浩翔在北大的一个阶梯教室里开了一个讲座,名字我还记得,叫“爱的地下教育”。我还提前去了一个小时,场子里几乎已经没有空位了,后来的人只能挤在走廊上。组织者可能没有料到这个没怎么听过名字的香港导演有如此大的号召力,所以只找了一个中型的阶梯教室。

三观太正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吧(三观很正和无聊)(2)

这就是当天的彭导

我想那些组织者可能忘记了,就在几个月前,彭浩翔有一部叫《志明与春娇》的电影在大陆上映,这部片子让他从一个小众文艺片导演迅速变成都市男女的宠儿。我敢打赌当天那些进来和没进来的人里面,至少有一半是因为这部电影来的,这一点从豆瓣上的评分人数就能看出来,超过30万人打分,那时候他最好的作品比如《买凶拍人》也就有2、3万人看过。

三观太正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吧(三观很正和无聊)(3)

2010年对于彭浩翔来说是个大转折,在讲座中他也提到,他已经从香港搬到北京来居住,事业的中心也会慢慢的转移到大陆这边。香港导演北上已经不算新闻了,毕竟香港市场已经萎缩成那个鬼样子,但凡还想在这一行混,北上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在讲座结束之后,还有个观众提问环节,我来之前就想好了问题,所以把手举的老高,他示意工作人员把麦克递给我,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彭导好,您是近几年很少的一直坚持拍香港本土电影的香港导演(这句话怎么这么奇怪),但现在您决定搬到北京,在失去了香港这个创作背景后,您是否依然有自信能拍出鲜活优秀的作品呢?

我问这个问题的缘起是因为看到太多北上香港导演的水土不服。你可以把工业力量、技术人才带过来,但是香港这个以往创作的“大血库”没有了,往往就陷入疲软。

我已经忘记彭浩翔具体怎么回答的了,但他对我的问题似乎有些不高兴,大体意思是:无论在香港还是在北京,我彭浩翔永远是我彭浩翔,只要我想拍好的作品,在哪里并不重要。

我当时对这个回答是不服气的,心里还在叫板:好吧,我们几年后再看。

现在七年过去了,让我们看看彭导在北上之后交出的成绩单(只算他导演的作品):

2012年《春娇与志明》。男上位变成了女上位,就像导演一样,春娇与志明也都从香港来到了北京发展。与其说这是一部爱情片,我更愿意把它当搞笑片,因为除了那些好笑的段子,就是翻来覆去的耍贱嘛,比第一部里充满烟火气的后巷邂逅,要差了不少。里面志明与春娇一起当小三,另外对于大陆角色的诠释完全沦为纸片,简直是真善美到了神经病的地步。

三观太正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吧(三观很正和无聊)(4)

这一年还有一部《低俗喜剧》。可能是要迎合大陆观众很辛苦,这部电影更像是彭浩翔的“泄愤”之作,好吧,你们说我离开香港就写不出港片了,我给你们写一部纯的看看。里面充斥着大量的粤语粗口、胡闹与颠覆一切,让憋屈的香港本土观众彻底发泄了一把,这样“放肆”自然是完全放弃内地市场了。全片就是一个段子集,再加上一个莫名其妙的松散故事。

三观太正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吧(三观很正和无聊)(5)

2014年的《人间•小团圆》。哎,可以说是彭导最差的作品之一了。

2014年《撒娇女人最好命》。这部娱乐性上挺好,好几个地方看的我哈哈大笑,把屌丝文化与都市男女之间那些事儿搅和在一起,咸湿和满满地贱格还是彭导最拿手的东西。但说有多么好又谈不上,没什么可琢磨的东西,要不是彭浩翔特有的笑点支撑,这实在是个很干瘪的故事。

三观太正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吧(三观很正和无聊)(6)

然后几年他基本只是当编剧和制片,直到昨天上映的《春娇救志明》。这七八年的北上成绩单不知道各位怎么想,我觉得说他走下坡路,都算是很客气的说法。

三观太正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吧(三观很正和无聊)(7)

今天的前戏好像有些长,啰嗦了小一千字才进入正题....

先说一下这部的观影感受吧:比较差劲,前40分钟还行,然后就开始打瞌睡,数次看表,啊,怎么还有30分钟啊。没错,这个没趣味又俗套的故事竟然拍了2个小时,坐在那儿真是挠心挠肺的难受。

在第一部里,志明与春娇在大厦的后巷相遇,一个吐出的烟圈和几个眼神就足以把这对都市的男女圈在一个二人世界里,他们从相识到打嘴炮到擦出火花都充满了市井中的意趣,当两人去开房的时候,志明说:

三观太正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吧(三观很正和无聊)(8)

虽然是因为蛋疼

两个角色的心境随着故事的进展而起伏,我当时看完后真是佩服彭浩翔,用如此优雅清新的方式搞出一部准三级片,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看的香港电影了。

在第二部里二人都来到了北京,虽然不如第一部,但是好歹有徐峥、杨幂这些新角色来引发新的冲突,两个人携手当小三。你可以说它没创意、老套、三观不正,但故事趣味性还是有的,就算狗血也不至于平淡如水。

到了这第三部,春娇与志明已经认识了七年,按规矩应该开始“痒”了,比起前两部,这部的三观奇正,却已经基本上沦为了大俗套。这俩小时到底讲了个什么事儿呢?大约就是下面这句话:

你爱不爱我?你会不会出轨?你能不能成熟一点?你为什么说不结婚现在又想结了?

在影片的前半段,有几个笑点还是有彭氏那种种耍贱玩下三路的风格,开头的十分钟戏我以为走错了影厅,竟然看到一段怪兽惊悚剧,还隆重的介绍了一个叫Gaga 钢的怪物,看完片子我也不太知道这一段有什么意义。

三观太正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吧(三观很正和无聊)(9)

除了张志明与余春娇俩人轮着番的互相折腾,这部电影里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新加的”干妈“那个人物毫无真实感可言,整个一脑残妹,纯粹是为了硬凑冲突。最后地震那里应该是一个大高潮点,但我和媳妇都一致觉得:这TMD也太矫情了!

电影中“志明成长”的这条线也是讲的稀里糊涂。前一分钟春娇还在埋怨志明长不大,志明纠结基友唱了一首歌就把她感动的热泪盈眶,唱首烂歌就说明他成长了么?这是什么鬼剧情.....我觉得志明的内心戏可能是这样:好啦你不要再闹了,我长,我长大还不行么?!

而且,我也没觉得志明哪里没长大。他有稳定正常的工作,能赚钱养家,就是偶尔孩子气,喜欢买点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样的男人算可爱好吗?

志明与春娇到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男女呢?或者说他们的人设是什么呢?就是不相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却知道孤独比无爱更可怕的人。我不是说他们之间没有真感情,但却是那种没有什么安全感,也没有明天的感情(所以他们一直不结婚),这是两个人都心知肚明的。就算这朵红玫瑰最终会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他们也不会想去找那朵白玫瑰。

这也就是这两个人物最精彩的地方。虽然你可以说他们“三观不正”是渣男贱女,但拍电影不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三观不正的人物才有冲突,才有趣啊!

但这对王牌“贱人”在这一部里却像一对年头打到年尾的中老年夫妻,其实我更期望的是一对虽然眼含热泪却死不悔改的爱情悲观主义者。这部里两个人比之前都要正常许多,都没有那么“贱”和“渣”了,张志明又遛狗又伺候未来岳父,简直可以说是个一流暖男,余春娇也成了想嫁的良家妇女。

本片名字叫《春娇救志明》,我一直在琢磨到底是啥意思,春娇哪里救志明了?我倒是觉得春娇把志明压制成了一个正常但无聊的男人。

电影中只剩下彭导标志性的黄段子和俗套的情节,也许是因为老了几岁的原因,我对黄段子实在是没啥兴趣了。

这部里的场景又回到了香港,但我感觉这个香港已经改变了样子,好像和北京也没有什么不同,那种烟火气已经不在,连夜里霓虹灯的亮度都差不多。电影的声音也是国语,我觉得不如就用粤语原声,看惯了字幕的观众应该也能接受,现在一水儿的国语,但唱歌的时候却是粤语,怎么感觉都很怪。

话说回来,如果你喜欢彭导的作品,是喜欢什么呢?绝不仅仅是他花样百出的荤段子,而是一种对故事的全新视角。比如《大丈夫》,就是把一个捉奸的故事混搭在一个警匪片的故事框架里,《公主复仇记》是女儿心和复仇的神奇合体,出了这种类型杂交,《伊莎贝拉》这种偏软的作品,也能讲的很动人。

无论是单看这一部作品还是把它放到这个系列中看,《春娇救志明》都不能算是成功,如果没有之前那两部的人设基础,我甚至都要觉得它是一部烂片了,虽然他的导演是我很喜欢的彭浩翔。

我一直都觉得,彭浩翔不是一个喜欢拍商业片的导演。虽然他肯定有这个能力,但他骨子里似乎总有种“老子很屌”的恶气质,否则他也不可能拍出《买凶拍人》《大丈夫》《出埃及记》这种邪典气息十足的电影。在北上大陆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更大的市场意味着更多的妥协,像《维多利亚一号》那种放肆的暴力当然不可能,所以近几年他主要就是拍爱情片,因为无论从哪一方的角度看都比较安全。他肚子里也许还有很多恶趣味十足的点子,但在大陆现有的体制下,估计很难会拍得出来。

这也就是所谓的水土不服。彭浩翔不是像迈克尔贝那种导演,《变形金刚》和《勇闯夺命岛》在美国还是中国拍没有任何区别,而彭浩翔是深深的绑在香港这个文化肌体上的导演,有着强烈的地域与个人印记,无论是复仇、劈腿还是爱情,他最好的几部作品都是讲香港这片土地上的故事,那些街头巷尾的笑料与心酸只有深刻的理解这个地方,才能挖掘出来。北京?和你不熟。

这就陷入一个悖论:写大陆本土故事吧,不熟,只能编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段子。拍港片吧,免不了有犯忌讳的东西(血腥、粗口、政治不正确),在大陆往往困难重重(比如《低俗喜剧》就没完全放弃大陆市场),这种双向夹击之下,我想他一定也是有苦难言。

其他的北上导演比如陈可辛、林超贤等,都慢慢找到了述说“大陆故事”的路径(比如去拍主旋律),同时也很少再能看到他们电影中的港味儿。但我觉得彭浩翔还远远没有找到这条路径,他依然是那个屌屌的香港鬼才,却已经失掉了舞刀弄枪的舞台。

有不少网友在给彭导出点子,比如下一部就拍《志明啪春娇》《志明反杀春娇》,我还是希望彭导不要再拍了,《志明与春娇》本来就是个小规格的都市爱情喜剧,一开始肯定也没想要拍这么多部,但反响如此热烈,反而不容易轻易离场,非得拉长成一部“爱情史诗”,现在折腾了三部,这俩人物也基本已经被吃干榨净。

彭导请放过这对渣男贱女,不要再拍了。

近期新片杂谈精选:

如果你用iPhone,如果你实在压制不住给我赞赏的冲动,那我就不劝阻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