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不吃垃圾之物,

人却喝有毒鸡汤。

现代人都怎么了,

都需要励志吗?

我把生活熬成了鸡汤(把鸡汤熬成)(1)

信息爆炸的时代盛产“鸡汤”,鸡汤风靡一时,现在依然受到很多人追捧,其常见之酸甜苦辣咸五味,想必大家平日里都没少喝。鸡汤简单地说就是智慧而温暖和激励人的话语。能使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醍醐灌顶;浑身有力;充满欢乐智慧和正能量。既然鸡汤这么好,为什么还有人说这汤是毒药?

有这样一个故事:

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边立了块碑,碑上面写着“抛弃传统的禁锢,不勇敢地跳下去,怎么才知道自己是一只鹰?”接下来,黄鼠狼每天就在崖底下吃着摔下来的鸡。喝鸡汤也要有智慧,大多的鸡汤都是黄鼠狼煲的。

我把生活熬成了鸡汤(把鸡汤熬成)(2)

思想“困惑”的人喝了,更困惑。

眼前“迷茫”的人喝了,更迷茫。

心灵“痛苦”的人喝了,更痛苦。

没有“力气”的人喝了,更无力。

我把生活熬成了鸡汤(把鸡汤熬成)(3)

同样一碗鸡汤,效果各不相同

成功人煲的,那就是真理。

失败人煲的,那就是笑话。

普通人煲的,那就是忽悠。

骗子们煲的,那就是谎言。

..............................................

不想喝鸡汤,可能“营养”充足;

想喝喝不到,可能缺少“营养”;

喝少了,可能没“效果”;

喝多了,就“不想”了;

喝腻了,就想“吐”了。

为什么明知鸡汤有毒

却还狂饮不止?

我把生活熬成了鸡汤(把鸡汤熬成)(4)

哲学与鸡汤

比如有人说,一个人的言行是由他的认知层次决定的。这话就是鸡汤。

如果有人说,一个人的言行是由现实条件、个人性格、认知层次、精神状态等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就是哲学。

现实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卖鸡汤的套路就是“简单归因”,把复杂的条件归因于某一个条件,让大众产生一种“我懂了”的错觉。哲学不一样,会从多角度、各方位考虑问题,更加清楚地看懂这个世界,但是这需要付出努力,有的人就知难而退了。这就是为什么鸡汤容易受欢迎,哲学变得小众的原因。

哲学是建立在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基础上,鸡汤是用一种想象的方式把世界简单化,却远离了真实。

我把生活熬成了鸡汤(把鸡汤熬成)(5)

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在于:普通人相信传奇,活在鸡汤里。而高手能看到真相,活在现实里。为什么在探讨那些成功人士的时候,都习惯性地把他们刻画得非常传奇?因为只有传奇才能被街头巷尾热议,只有传奇才能被大众铭记,大众想要的就是各种传奇(鸡汤或故事),而非真相。越是能让大众产生幻想的传奇,越容易让大众疯狂和着迷。而真相和价值都太普通了,大家根本对此毫无兴趣,一直充耳不闻。

大众崇拜的英雄,都是传说里的英雄,而不是现实中的英雄。大众崇拜的方法,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法,并不是真正切实有效的方法。大家之所以看不到真相,是因为真相往往都是复杂又残忍的,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即便把真相和价值呈现在他面前,他也接不住。所以,绝大部分人追求的并不是真理或真相,而是各种情绪安慰,各种心灵鸡汤,各种被编织的哄骗。

我把生活熬成了鸡汤(把鸡汤熬成)(6)

还是喜欢说那句话:世界上只有1%的人能看到真相,冷静而理性,引领了社会的发展,是世界的操控者。而剩下的99%的人既不想看到“真相”,也不想获取“价值”,只想找到“捷径”,最好能一夜暴富,或者能给他一把万能钥匙,然后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最好躺着一动不动,所有的好事都来了。

既然大众都活在假象里,那么真正的商业逻辑就是:看清真相,制造假象。大众从不想要真相,只是渴望被理解,被认同。所以千万不要用真相强加于人,只需要理解他们目光的狭隘,看清真相之后就去制造故事和幻想让他们沉迷,就能成功了。这就是每一个商人/企业家/艺术家/创作者/政治家必备的本领。对这些人最大的负责,就是让他们永远沉迷下去。

我把生活熬成了鸡汤(把鸡汤熬成)(7)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给残酷的真相穿上一层糖衣,让这些迷途的大众吃下这片甜甜的药,给他们看到希望,而不是看到真相。

有条火线,叫法律,

有条地线,叫良知。

火线地线,一碰就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