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袁颖琪

编辑 | 陈菲遐

南极电商(002127.SZ)的贴牌生意越来越差了。

今年上半年,南极电商营业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5.59%;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滑28.06%。从2020年开始,南极电商的业绩就面临较大压力,目前仍没有脱困。今年二季度南极电商受到疫情影响,业务遭到重创,归母净利润只有3600万元,同比下滑高达68.2%。

事实上,南极电商经营压力并不只是因为疫情。

拼多多GMV浇冷水

南极电商的收入分为两块:品牌管理业务即“卖吊牌”,和以子公司时间互联为主体的传媒服务业务。虽然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增长,但主要是被传媒业务带动。“卖吊牌”业务收入仅为2.7亿元,同比下滑22.8%。

南极电商卖吊牌收入下滑与其在传统互联网电商平台GMV持续下滑有关。

近两年,传统互联网平台如淘宝、京东的流量被新崛起的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分流。为应对传统电商平台流量下滑的趋势,南极电商将重点放在拼多多平台。在2020年末,南极电商已经在拼多多平台拥有渠道经销商约3816家,占比约49.40%,而第二大的阿里平台的经销商只占22%。这时其他渠道(包括抖音、快手等)的经销商约1038家,占比约13.44%。

2021年南极电商在拼多多的布局开始收效。这一年,公司在拼多多平台实现的GMV为137.26亿元,占比31.56%,同比增长55.96%,成为仅次于阿里的第二大平台。南极电商在拼多多平台实现的收入达到2.23亿元,增幅为23.57%。此时,抖音&快手平台GMV为19.80亿元,占比4.55%,贡献收入为0.57亿元。同年,阿里平台的收入和GMV依然在大幅下滑。

看到拼多多平台GMV开始放量,投资者一度认为南极电商的流量危机已经渡过,但最新的半年报又浇下了一盆冷水。

今年上半年,拼多多平台GMV为58.45亿元,占比 34.97%,同比仅增长了2.62%。抖音&快手平台GMV为17.27亿元,占比10.33%,同比增长315.73%,但直播渠道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不足以带动南极电商整体的业绩。除此之外,阿里、京东和唯品会的GMV分别下滑了28.07%、21.65%和67.25%。

涉足金融产业

今年上半年,各个平台GMV的下滑确实有疫情影响,但并不能过于乐观认为疫情得到控制南极电商的流量就可以恢复如前。南极电商的模式依赖供应链,而疫情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造成的影响会更加深远。一些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压力,有的甚至已经退出市场,供应链恢复需要时间。

南极电商的应对方案是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扶持。今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为13.88亿元,比年初增加47.7%。南极电商表示是因为增加小贷放款额和收购百家好所致。

一直以来,南极电商通过子公司上海小袋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从事保理业务,但始终规模有限。疫情以来,南极电商的保理业务迅速扩大。2019年,公司保理业务应收账款只有2428万元,到了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增加到3.23亿元。

保理业务规模扩大同时,面临的坏账风险也在增加。过去几年保理业务计提坏账比例高,说明账期偏长、坏账风险随之上升。今年上半年,南极电商计提的坏账准备比例较低,主要是因为放款时间较短。一旦未来发生坏账损失,也将对反噬公司利润。

南极电商今年二季度业绩会怎么样(财说卖吊牌收入持续下滑)(1)

转型服装品牌失去特色

除了资金方面支持供应链上的企业,南极电商还谋划品牌升级,希望从过去的以商品管理为核心,转变为以客户和消费者为中心的管理。今年以来,南极电商已经接连进行两笔服装品牌的收购。最大手笔是以5.1亿元收购百家好旗下的全部商标和股份。南极电商表示其在研发、生产、质量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短板,和百家好的优势互补。收购百家好之后还可以丰富公司的品牌体系,进一步拓宽产品层次、提升品牌形象。

随着百家好被纳入南极电商的合并报表范围。南极电商也有了传统服务企业的“烦恼”——存货。此前,南极电商的“卖吊牌”模式几乎不承担存货风险。今年上半年,南极电商存货达到1.73亿元。

还不仅仅是存货的压力。被收购时,百家好2020年底和2021年前三季度的净资产分别为-2.65亿元和-3.38亿元。净利润为-1.83亿元和-6675万元。如何在最短时间将百家好扭亏也是对南极电商的考验。

8月19日,南极电商又公告将以4500万元收购贝拉维拉服饰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目前主要核心资产即其持有的“贝拉维拉”“BELLVILLES”等系列商标。贝拉维拉服饰主要针对25-40岁的都市白领女性。该笔交易仍在进行中。

目前来看,传统电商平台的流量下滑仍会对南极电商造成影响,而公司转型之路正在向普通的服装企业靠拢,这样又会失去其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