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发明小创造唱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院长宋兴航

学校身边的小发明(让小发明小创造)(1)

指出,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作为应用型高校,我们在加强基础研究和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亦责无旁贷,理应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为鼓励广大师生勤思考、肯钻研、爱发明、多创造,将创新创造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研发中,学校特倡导开展小发明小创造的活动。接下来,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今天的专题讲座:

一、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的重大意义

发明创造能够唤起整个社会的潜在活力,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启发和激励人们的聪明才智,提高全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水准,使国力增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反之,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发明创造能力,国家就没有活力,民族就会失去希望,整个社会都会停步不前。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应重视发明创造活动,学校前期开设了“1 1”实验班,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三创学院,旨在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催生小发明创造项目落地,营造良好的学风,推动发明创造活动的展开。

(一)发明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有句话说得好:“英主创业、哲人立法、勇士扬威,此乃功盖一时,而发明创造,造福人类者,将成为千秋万代之伟业。”天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智慧资源是无限的,发明创造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只要有人,就会有智慧,就会有发明创造,人类就会不断发展进步。

(二)发明创造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法宝。

曾讲过: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科院的脚步、科院的发展,很多地方体现了原创精神,如过街天桥、艺术剧院、东湖(神龟湖)文化公园的建设,就是在敢想敢做中发明创造而来的,这是振兴科院的精神法宝,我们理应发扬光大。

(三)发明创造是集体富裕、个人幸福的源泉。

日本松下公司,世界五百强,几十万名员工,著名的国际企业。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是靠一个双插头插座和自行车灯这两项专利起家的。两项小发明富裕了几十万人。

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不应该认为会读书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才是好学生。”我在新生第一课上,曾讲到“低分高能”的概念,故期望科院学子要成为动手能力很强的发明创造者。

基于我们目前的各项基础条件和较为有限的实践经验,我们在校园中倡导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但大家要明白,小发明小创造不是“花瓶”,而是聚宝盆,发明创造的成果,完全可以造福集体、造福社会,既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个人幸福的源泉。

二、开展此项活动的必要性、可行性

(一)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曾讲过: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作为应用型高校,我们理应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让发明创造成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助推器,通过活动焕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激情,激发学生勤思考多动脑的热情,增强学生干事创业的能力。

(二)活动开展的可行性

1.外部环境。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目标更为明确,政策更为具体、优厚。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我们的前程。我们地处山西省综改实验区太原起步区,理应先试先行,理应发挥区位优势和高校优势,蹚出一条发明创造之路。

2.内部条件。

多年来,我校以三创育人理念为引领,从顶层设计、制度保障、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创业帮扶等方面厚植创新创造创业沃土,硬设施与软环境显著提升,校企合作日趋深入,平台资源日趋完善,为小发明小创造成果的积累与转化提供了有力的可行条件。

学校组建成立了“兴航众创孵化器有限公司”,从机制上为小发明小创造提供了平台和空间,师生尽可能利用这一平台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自身价值。

三、关于小发明小创造的内涵定义

(一)小发明小创造的概念定义

小发明是指创造性的设计和试制出全新的产品,或是对现有商品,根据新的设计,改变其形状、构造或组合性,以增进产品实用性、灵活性、方便性。

小创造是指通过科学设计制作或制造出来的产品和实物,是在前人没有做过的基础上的创新行为,原则上必须是创举,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炼加工推陈出新的产品。

(二)小发明小创造的通俗解读

通俗地讲,就是根据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我们的实际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处处留心,敏锐观察,对那些令人感到不方便、不称心的东西,针对其问题所在,从独特的角度加以改进、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只要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都可以称为发明创造。

无中生有是发明创造,推陈出新也是发明创造。别人的产品没有的功能,你的产品有了,功能更多,材料更新,价格更合理,就是创新,就是发明创造。很多东西废物利用一下,也可以成为新发明。大家切勿忽视小发明小创造,发明再小,也属于个人专利。实践证明,一项小发明往往会带来大收益。“产品小差别,市场大差异。”这是海尔总裁张瑞敏的经验之谈。

四、古今中外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发明创造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对人类进步的促进,我们有目共睹,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很多发明家凭借着一己之力,将人类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发明改变社会进程

1.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被誉为土木建筑鼻祖、木匠鼻祖、百工圣祖。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相传,鲁班的手被野草叶子划破,而产生灵感,发明了更为锋利的锯。可见,发明创造,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之中。据《礼记》记载,鲁班还是第一个在山区打出深水井的人,并发明了拉水的滑轮,改变了山区的取水能力。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善于发明创造的民族!

2.张衡。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史料记载他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指南车、计里鼓车、独飞木雕等,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科学家。由于贡献突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3.毕昇。宋朝,雕版印刷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平民发明家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4.爱迪生。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拥有众多知名重要的发明专利超过2000项,包括白炽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摄影机等等,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爱迪生的文化程度很低,对人类的贡献却非常巨大,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5.达·芬奇。他以《蒙娜丽莎的微笑》而闻名世界,但很多人不知道,他绝不仅仅只是位画家。他还是数学家、作家、历史学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对机械世界痴迷不已,发明了水下呼吸装置、拉动装置、发条传动装置、滚珠装置、反向螺旋、差动螺旋、风速计和陀螺仪等,将无数的奇思妙想呈现在世人面前。他在力学、天文学、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方面也有不少创见。

6.诺贝尔。瑞典发明家,拥有355项专利。他同时还是化学家、工程师、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矽藻土炸药的发明者。死后,他将自己的大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物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以奖励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二)发明创造能够改善日常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不方便、不科学的地方,这时候如果动动脑筋,加以改善,就可能产生提高生活品质的小发明。以下这些创意发明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易拉罐。1810年人们为了能更好地保存食物,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金属罐头盒。但当时没有开罐器,很多人只能用刀具打开罐子。1963年,易拉罐被发明,它继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设计,在顶部设计了易拉环。这是一次开启方式的革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享受,很快得到普遍应用。

2.发电足球。外观及重量与普通足球相差无几,内部安装了磁铁和线圈,能够将球滚动时产生的运动能转换为电能。储存的能量,可供小型LED照明以及移动电话等电气设备使用。这种能够在玩乐过程发电的足球,为居住于大多数地区还没有通电的非洲民众,提供一种洁净安全的能源。

3.无绳电话机。消除了线路铺设的烦恼,降低了使用的成本。

4.阳台花盆。这样的设计非常适合在阳台上放置,设计感十足的同时还不占据空间,不易被风吹落。

5.可挤压茶包的杯子。从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滴漏,不沾手,方便快捷。

6.可拆除鞋跟的女鞋。需要时,高跟鞋瞬间成为平底鞋,是众多职业女性和女司机的福音。

7.带有安全气囊的新型自行车头盔。遇到碰撞可自动弹开,关键时刻可以减少损伤、救人一命。

8.智能定位钥匙扣。可以用手机实现对钥匙的定位,再也不怕丢失钥匙。同时,还可以反向追踪,查找手机:双击钥匙扣上的按钮,静音状态的手机也可发出声音信号。

9.便捷去发梳。去除梳子上的头发是不是很方便呢?

10.拉链耳机。耳机线用拉链一弄,再也不会乱缠。

11.易撕胶带。把中间彩色线一撕即开,再不用另寻刀具。

以上发明均体现了设计走进生活的理念,而且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一部分作品已经在申请专利,还有一些作品被相关行业的企业家相中,经生产加工后投入市场,完成了从设计图纸到实际商品的蜕变。

(三)本校内十大小发明小创造

1.康达智能养老护理床。(中华职教社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最具投资价值产品奖)

2.“简茧”智能摘茧机——养蚕生态链的先行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中华职教社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最具投资价值产品奖)

3.轻松购智能车——超市运营的左膀右臂。(山西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山西省中华职教社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最具投资价值产品奖)

4.智慧农业——传统大棚的改革者。(山西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5.“精量”新型测量定位仪——建工测量领域的“随心铁杆兵”。(山西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6.潜蓝多功能水环境监测与清洁机。(山西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7.椒璇——智能花椒采摘机器人。(山西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8.益康芳香颈椎缓痛枕。(山西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9.福德香家用榨油机。(山西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10.“割新”小型玉米收割机。(山西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以上都是我校学子的发明创造。发明创造难不难?开动脑筋就不难。大家不能做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要努力做“手脑并用”的创新人才。遇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多想一下能不能,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脑筋一转就是一个潜在的发明,灵机一动就是一个奇妙的创造。

五、关于鼓励推动此项活动的工作举措

(一)强化制度保障

不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由学校科技处出台“学校发明创造项目孵化办法、专利管理及奖励条例、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设立“小发明小创造节”

设立科院小发明创造节,我提议后得到大家赞成,11月15日,也就是今天,设立为: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的小发明小创造节,每年的这一天,我们要隆重召开小发明创造的总结表彰大会。希望2023年11月15日能够看到百项发明创造成果夺目而出。大家要积极争当百项发明创造中的英才。

(三)讲座培训提升

邀请发明创造专家、知识产权专家等来校作相关讲座,分享发明创造方法、典型案例,解读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专利信息利用与转化,讲解专利申请、挖掘及相关材料撰写流程和注意事项,为师生答疑解惑。让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地节节生发。

(四)专项资金支持

师生的小发明、小创造,均可向学校申报立项,经专家评审后,针对有应用价值的项目,将在立项初期、研发中期、成果落地后,分别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同时,对成果转化成功的研发团队和个人进行专项奖励,强化正面引导。具体申报事宜对接科技处和三创学院。

(五)教师深入指导

组建“发明创造工作室”,实施导师制培养:每个项目在立项后,配一名相关专业领域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项目。

(六)搭建交流平台

通过多种方式、渠道,搭建各种分享交流平台,推动企业与研发的产品相互了解,促成成果转化落地。

六、让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扬帆起航

通过学校号召,师生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迅速在全校范围营造小发明小创造之风,让此活动深入人心、触动人心,从而让小发明小创造扬帆起航,形成研发热潮。为此送上师生“三个一”:

(一)营造一种风气。

小发明可以打开新空间,小创造也能够有大应用。学校将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努力营造发明创造之风,打消师生对发明创造的陌生感,充分调动大家的创新积极性,推动全校师生的发明智慧来一个总发动、创新精神来一个总爆发,让我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勤学善思、尊重技能、享受创造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二)精读一本好书。

在此,向大家推荐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全面的一部。全书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工业文明以前的所有农业、手工业各部门各领域各工种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设计文化以及诸多问题,是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和工匠文化精神的代表性著作,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研究、传承与创新。

(三)力争一项发明创造。

发明专利的数量是衡量一所高校技术创新活跃程度、服务地方经济、解决区域技术难题、产学研合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我校在近几年取得了205项专利,但我辈仍须努力。事实上,我校的发明专利竞争力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每个科院学子都能在课余时间结合自身专业、兴趣、爱好,从身边的小问题入手,从生活中的小难题为切入点,每个学生,尤其是三创学院的学生,力争取得一项发明专利。

小发明创造要与时俱进,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希望广大师生,希望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业目标的科院人要发扬以往实验班敢想敢做的精神,积极响应学校的倡导,投身小发明创造的洪流中。

王夫之先生曾讲过:“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愿我们以今日之奋进非昨日之奋进也。让小发明小创造唱响应用科院,像阳光一样催生万物生长。

学校身边的小发明(让小发明小创造)(2)

学校身边的小发明(让小发明小创造)(3)

学校身边的小发明(让小发明小创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