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山可谓多种多样,有的高耸如刃,有的低缓如原,有的断崖相接,也有的怪石嶙峋。
如果再说得粗放些,看山峰,无非尖锐或圆滑。但世间不乏奇奇怪怪的事物,好比山东沂蒙山区的“崮”。
这些“崮”呈现顶平底圆的构造,它的下部就和普通的山一样,均为一定角度的斜坡,可陡可缓,而到了它的上部,山体突然直立,好似几面陡崖插在下部基座上。
陡崖之上,则是一个平整的台面。陡崖围合的部分,为相对规则的立方体,远观如一张桌子。多张“桌子”参差错落,别有一番景致。
▲岱崮地貌在沂蒙山区最为典型
这种独特的地貌有多么罕见呢?从“崮”字在地图上的分布可窥一斑。打开百度地图,搜索含有“崮”的词条,107个地名全部位于山东省,且集中在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域。
因其少见,很长一段时间里,地理学界对崮的探索并不深入,此前地貌学多称之为桌状山、方山。
后来,著名旅行家和作家李存修到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参加会议,期间看到了许多崮,被这种奇特的地质景观深深吸引。于是,他撰写文章,并发表在期刊上,随即得到了学界的重视。
中国科学院等多家研究机构先后实地探访、开展研究,最终认定这些奇观为一种独立的造型地貌,并以其集中分布和最为典型的区域地名,将其命名为“岱崮地貌”。
▲山体顶平底圆是岱崮地貌的主要特征
目前研究认为,岱崮地貌的成因比较复杂,要追溯到古生代。早在寒武纪,沂蒙山区还处于海洋中,经受了地壳切割和抬升,从海底丘陵变成海底平原,由从海底平原变成陆上山地。
喜马拉雅运动后,节理裂隙和岩溶相继发育,沉积在上部的灰岩开始遭受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而下部的砂岩和页岩则主要以风化剥蚀和水土流失为主。
岩石的性质和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们最终的走向,经过一系列侵蚀、溶蚀,崮顶灰岩崩塌、坠落,形成峭壁,而下部山体在风化和沉积的同时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和圆滑的状态。
一般认为,崮是新一轮侵蚀循环的残留物,平坦崮顶是平顶山地的遗存,从崮顶高度可以基本了解到古平原的抬升高度,为研究分析古地理提供了佐证。
▲兼具秀美与壮阔的岱崮地貌景观
如今,伴随着旅游开发,岱崮地貌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因其景观独特、文化丰富,2019年,沂蒙山岱崮园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在岱崮地貌集中分布的蒙阴、沂水、沂源等地,崮有上百座,素有“沂蒙72崮”之说。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发生地孟良崮,就是岱崮地貌的典型代表之一。
岱崮地貌在每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风情。春季山花烂漫,崮好似花蕾含苞待放,犹如少女般娇羞;夏季雷雨倾盆,连绵的苍翠的崮隐于雾气中,恍若仙境般奇美;秋季层林尽染,是一种兼得大漠孤烟与风雅浪漫的景致;冬季大雪纷飞,低矮的峰峦将肃杀铺展开来,荒凉也显得大气磅礴。
(文内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