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穿杨成语故事内容简介(成语百步穿杨解读)(1)

图片来源于《中华成语故事》

百步穿杨的故事出自于《战国策·西周策》。

这里的步是指连续迈出左右两只脚,从左脚到左脚或者从右脚到右脚的距离,百步大概是现在的100米。

杨指的是杨柳树。据说隋炀帝给柳树命名,柳树便有了杨姓,称作杨柳树。

百步穿杨的意思是能射穿百步以外的杨柳树上指定的那片在风中飘扬的叶子,形容箭法高明,引申义为本领高强。

原文是这样的: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原文的意思是说:

春秋时期,有一个善于射箭的人 ,名字叫做养由基,他让人在杨柳树上指定一片叶子 ,他拿起箭射向那片叶子,百发百中。大家都称赞他箭术高超。有一个过路的人看到了,对他说:“我射箭很好,可以教你射箭吗?”养由基听了很不高兴,说道:“大家都说我射箭很好了,你却说你来教我,那就请你来射箭给我们看看!”路人说:“我不会教你怎么伸直弯曲胳膊,你射箭能够百发百中,但是不懂得调整气息。过一会就会气息紊乱,疲倦没了力气,就不能拉开弓,瞄不准了,只要稍微一点偏差,就会前功尽弃而射不中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道理,其一,我们只有练就高强本领,才能一打一个目标,不失一的。其二,要调动四周力量,和谐共进,才能让本领发挥更大更长久的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