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解读一下纳兰性德的作品中,知名度最高、最容易引起人共鸣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公子为这首词题名为“拟古决绝词”,意思是说,这是一首仿照古人《决绝词》而作的词。《决绝词》是古诗的一个类型,大多是以女子的口吻写就,控诉男子薄情寡义,表达自己要与之决绝的态度。卓文君的《白头吟》、元稹的《古决绝词》都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

8月考研英语各部分老师推荐(天任考研周老师聊考研英语翻译木兰花令)(1)

  这首《木兰花令》的内容并不难理解,但作者在其中用了几个典故,我来着重给大家讲一下。首先是“秋扇见捐”, 纳兰在这里把它化用为“何事西风悲画扇”。扇子是夏天纳凉所用,秋风一起,就再也用不到了。于是,古诗词中,“秋扇见捐”常常成了被弃怨妇的自我写照。其源头来自汉朝班婕妤的《怨歌行》。

  班婕妤出身名门世家,饱读诗书,是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祖姑。汉成帝初见她,便被其美貌才华所吸引,从此对她宠爱有加,并令其诞下皇嗣,不久后孩子夭折,成帝见到了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移情别恋。赵氏姐妹善妒,班婕妤为了在后宫中保全性命,只能申请去长信宫侍奉太后,了却残生。

8月考研英语各部分老师推荐(天任考研周老师聊考研英语翻译木兰花令)(2)

  读到词的下阙“骊山语罢”、“比翼连枝” 等处,大家应该知道,这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李隆基宠爱杨贵妃,曾在骊山修建行宫,供二人在其中游玩避暑。白居易的《长恨歌》写过“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李隆基在长生殿中与杨贵妃指天盟誓,希望他们二人永远恩爱,永不分离。安史之乱后,李隆基出逃,行到马嵬山( wei )坡时,随行的将士认为杨贵妃是红颜误国,要求李隆基处死她。李隆基为了自保,只好赐给贵妃三尺白绫。曾经许下的山盟海誓,也都被抛在脑后了。所以,纳兰容若在词中说李隆基是“薄幸锦衣郎”。

  那么,容若这首《决绝词》是为哪对痴男怨女而发呢?其实,在一些版本中,此词题目后尚有“朋友”二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给朋友的一封信”。也就是说,这首词很可能是借爱情来写友情的。在纳兰容若的心目中,友情也应该和坚贞不渝的爱情一样,始终如一。

8月考研英语各部分老师推荐(天任考研周老师聊考研英语翻译木兰花令)(3)

  纳兰和汉族文人顾贞观是至交好友,两人惺惺相惜,诗酒唱和,他们之间的故事,也算是可歌可泣,令人唏噓。可惜的是,容若才高天妒,英年早逝,这首词就是他去世前不久写的,所以也有人认为这是容若留给好友的诀别书。

  容若去世后,顾贞观回到无锡,从此避世隐居,将纳兰生平词作编为《侧帽》一集,后又改名《饮水》。纳兰去世十年后,顾贞观写下了“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这位才华横溢的翩翩佳公子,离世时只有三十一岁,他的词作家家传唱,却少有人能明白他心中的苦涩。

8月考研英语各部分老师推荐(天任考研周老师聊考研英语翻译木兰花令)(4)

  真题演练

  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 )名句,其中“秋风悲画扇”典出何处?

  A. 温庭筠, 梁鸿、孟光的故事

  B. 韦庄,唐明皇与杨玉环的故事

  C. 冯延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

  D. 纳兰性德,班婕妤被弃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