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惑守心”是正常的天文现象,但中国古星象学家认为是“大凶”兆。司马迁在《天官书》中说:

礼失,罚出荧惑,荧惑失行是也。出则有兵,入则兵散。以其舍命国。荧惑为勃乱,残贼、疾、丧、饥、兵。

礼仪丧失,天降惩罚由荧惑星警告。荧惑就是行为失礼的意思。荧惑星出现就有战争,隐没战争就会停止。用荧惑所在的分野占卜该国的吉凶。荧惑星预示着悖乱、篡位、疾病、死丧、饥饿、战争等灾祸发生。

“萤惑”,指的是火星,因其星光闪烁似萤火隐现不定而得名。

“心”,指天蝎座最亮的星星宿二,被认为是帝王星《诗经·七月》中的“七月流火”的“火”,也是指这颗星。

秦始皇因为欺人太甚死于沙丘(读史记同样遭遇)(1)

当火星运行到星宿二附近停留,就形成“荧惑守心”的奇观。就是这种两颗红星相映成趣的星曾惊动了宋景公和秦始皇。

《宋微子世家》记载:宋景公三十七年(公元前480年)的一个晚上,宋景公发现天有异象:

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

荧惑出现本来就是不祥,心(星宿二)所对应的是宋的分野。预示宋君有性命之忧,或有战争。所以,宋景公比较忧虑。就让人将司星子韦找来商讨化解对策。

司星,是朝廷专设的星象大师,负责解释星象寓意,指导化解方法。

子韦见了景公说:“我已经观测到了荧惑守心,而且找到了化解的方法,保证国君无忧。可以把灾祸移到相国身上。”景公听了直摇头:

"相,吾之股肱。"

那怎么行?相国是我的左膀右臂。

子韦又说:"也可以移到百姓身上。"

景公的头摇得更厉害了:

"君者待民。"

国君对待人民的正确态度是爱民如子,怎么能降灾祸给子民呢?

秦始皇因为欺人太甚死于沙丘(读史记同样遭遇)(2)

子韦说:"还有最后一招,可以移到年成。"

景公有些绝望地说:

"岁饥民困,吾谁为君!"

那就更不行了,年成歉收,百姓饥寒交迫,我还做什么国君?就让我自己承受这一切,免除宋国的一切灾难吧。

听罢宋景公充满悲悯情怀的话,子韦反倒安慰景公:

"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

就是说,天虽高缈却能听到下界细微的声音,君有这三句国君应该说的话,荧惑应该移动了。

于是仔细观测,发现荧惑果然移动了三度。

之后,景公勤政为民,国家安定,自己也活出了奇迹。景公在位64年卒,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最长寿的君王之一。

《史记》中记载的另外一次荧惑守心是在269年之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不仅有荧惑守心,天降陨石也是凶兆。有老百姓在陨石上还刻上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的诅咒语。

始皇听说了,不是请教星像大师商讨怎么化解危情,没有理会上天的“警告”,觉得用武力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于是,派掌管刑法的御史去处置。

御史派人挨家查问,那句话是谁写的?但没有人认罪。但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百姓全部被抓起来杀了,并焚毁了那块陨石。

之后,秦始皇还遇到一件诡异的事情:一使者报告,路遇有人拿玉璧拦路,对使者说:“替我送给滈池君(水神)。”并且说:“今年祖龙(始皇)死。”使者刚要问,此人已不见,只有玉璧放在地上。

使者把璧带回,并把这件事告诉了秦始皇。始皇沉默很长久,说:“山鬼本来只知一年的事。”让御府检查那块璧,惊奇地发现,是始皇二十八年渡长江时掉到江里的那块璧。

之前的荧惑守心、天降陨石是上天的警告,现在“山鬼”也发出警告。始皇有些不安,就占卜了一卦,卦象显示,出游离开皇宫吉,所以才有了最后一次秦始皇东巡。

秦始皇没想到,他死在回咸阳的半路上,他苦心经营一生的大秦帝国,在他死后第二年就土崩瓦解了。上天、山鬼、老百姓的一切预言都应验了。

秦始皇因为欺人太甚死于沙丘(读史记同样遭遇)(3)

司马迁记载的这两次荧惑守心,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宋景公说了三段国君应该说的话,心里装着大臣、百姓和年成,萤惑就移动了,“景公谦德,荧惑退行。”(《太史公自序》)。

而秦始皇并没有理会荧惑守心的警告,对自己不利的言论采取残暴的赶尽杀绝的做法。在司马迁看来,秦始皇的暴毙、秦朝的灭亡就是上天对秦始皇暴政的惩罚。

我们在《史记》中还能看到许多有关荧惑、彗星的记载,如:“越之亡,荧惑守斗。”秦灭六国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

这些记载与评论表现出司马迁“天人感应”或者“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善恶行为能够被上天所感应到,人君应当与天意相向而行,“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

司马迁的“天人感应”是唯心的,是受传统思想与天文学不发达影响形成的。但司马迁的这种思想并不是用来统治人民的,相反是用来约束统治者的。他认为:人君至诚的心能感动皇天,使天象变易,比如宋景公;如果人君不听警告,违背天意则会有灾异发生,比如秦始皇。

从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荧惑为勃乱,残贼、疾、丧、饥、兵。”是没有依据的。在漫长的古代社会,记载“荧惑守心”的情况有二十多次,有一半以上是比较平安的。

为什么在宋景公说了三句悲悯情怀的话后,荧惑移动了三度呢?

这很好理解,天体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呢。

为什么秦始皇见了“荧惑守心”后就暴毙,秦朝就亡了呢?

贾谊说得好: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为什么说“荧惑守心”称为异象呢?

因为这种星象不常见。火星每两年又两个月接近地球一次,但火星轨道较地球扁平(更为椭圆),多数情况下见不到,每15年到17年才有大接近,人们才能看得清。

最近的一次荧惑守心发生在2016年8月24日,而且是三星一线:美丽的土星、火星和天蝎座最亮恒星"心宿二",三者依次连成一条直线。

秦始皇因为欺人太甚死于沙丘(读史记同样遭遇)(4)

2016记忆犹新,国家安定,人民幸福,还多了一次观看三星一线的天象奇观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