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张学良向东北军下达了“不抵抗”命令,导致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3)就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张学良对蒋介石的态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张学良对蒋介石的态度(蒋介石纵容张学良)

张学良对蒋介石的态度

“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张学良向东北军下达了“不抵抗”命令,导致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3)就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

但是无论如何应该指出的是,尽管是张学良发出“不抵抗”命令,也并不能因此减轻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罪责。

事实上,蒋介石对张学良的“不抵抗”主义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社会各界和各团体纷纷发表抗日通电,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9月20日,北京大学发表了抗日救亡通电,抗议日军的行径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当日,正在与蒋介石进行反围剿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在得知事变消息后,立即对外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立刻撤退占领东三省的海陆空军!自动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打倒一切帝国主义! 驱逐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海陆空军滚出中国!”

甚至连日本共产党也于当天发表声明,反对日本军队进攻东北。

一些国民党将领也致电蒋介石和张学良,表示愿意率部抗日,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对于日本的野心,蒋介石当然心知肚明,他在日记中写道,“是倭寇果乘粤逆叛变,内部分裂时,而来侵我东省矣。”

他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9月21日,蒋介石在南京主持中央委员会议,商讨对日策略,蒋介石提出,“此时唯有诉诸公理,以日本侵占东省事实,先行提出国联与签订非战条约诸国……一面则团结国内共赴国难,忍让至于相当程度,乃出于自卫最后之行动。”

会议最终通过决定。在军事上采取不抵抗主义,在外交上“诉诸公理”,乞求国联制止日本。

9月22日,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发表演说,要求全国民众“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9月22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要求张迅令青岛海军集合塘沽,以防“与日舰发生万一之意外”。

由此可见,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一心一意寄希望于国联,并没有进行任何军事准备和军事对抗,也没有指示张学良和东北军抵抗日军侵略,以至于日军仅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把东北三省攻陷。

“不抵抗”政策连国民党内部人士都看不过去了。军统头子戴笠当时就提出:“当时当地军队若竟无一舍死之人,恐外无以启世界对中国之信赖,内无以立后代儿孙之榜样。”立法院代院长邵元冲在参加中央党部的紧急会议也认为:“所谓不抵抗者,乃不先向人开火攻击,并非武装军人遇敌来袭击至包围缴械时,犹可束手交械而谓之不抵抗主义者。民族主义,国民精神丧失已尽,安怪异族之长驱,如入无人之境也。”

虽然在对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可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在剿灭在江西等地发展的中共和红军方面,依然是不遗余力——1932年12月,刚刚与日军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的蒋介石,就集中了40万兵力,对江西中央苏区发起了第四次围剿。

有任何指教或合作请致

hhrryy789

微信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