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一不小心,罗老师因为一个争议话题又翻了车,还翻得不轻。如果提起大名鼎鼎的“罗老师”,大家首先会想起谁?

是承诺“真还传”的脱口秀鼻祖罗永浩?是被誉为“时间管理大师”的女装大佬罗志祥?亦或是做“时间的朋友”的逻辑思维演讲者罗振宇?还是大刘名著《三体》中初代执剑人罗辑?

罗翔普法课你怎么看(这回普法的罗老师)(1)

好吧,不装了,摊牌了。当然是——创作“法外狂徒张三”的罗翔老师!

依稀记得,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因主讲刑法的视频而一夜爆红,说刑法的罗翔老师为广大网民所熟知并喜爱。

身为大学教授的罗翔不但学识渊博、专业素养扎实,而且赋有同理心,更要命的是他还能说会道、风趣幽默,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刑法理论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分析得入情入理,诠释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在授课中,罗翔成功塑造了“张三”这一“法外狂徒”形象,他也曾在一档脱口秀中不无自豪地表示“罗翔,你这辈子唯一能沉迷的就是法网”。

为什么大家会喜欢罗翔?想必不仅仅因为他的刑法课讲得好,更多的是从他的表述中,人们感受到一位法律(教育)人秉持着对正义的信念和对法律的坚守。“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这是罗翔的经典语录之一,而这次罗老师的翻车也恰恰与此有关。

近日,罗翔因一则议论“罪犯子女考公限制是否应取消”的视频陷入舆论漩涡。

不知是否是罗翔老师没表述清楚,还是被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添油加醋,总之他的论述成功地站到了社会一般公众情绪的对立面。

罗翔普法课你怎么看(这回普法的罗老师)(2)

其实,罗翔想表达应该是一种尚无法律明文规定为许可或禁止的行为或制度,一旦先由公权力这样极具示范、标杆作用的领域引领,深恐久而久之会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效仿。由此,势必会突破“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律底限,而这正是罗翔想要强调的“罪责自负”、“无罪不罚”观点的相反面。

如果以“法言法语”来理解罗翔此番说话的逻辑,他是对“罪犯子女考公限制”这一话题作了扩大甚至是类推解释,试图以此阐述法律底限一旦被突破、践踏将产生怎样可怕的后果,而这一幕发生过的年代距今也并不是那么的遥远(参考前不久观看电视剧《三体》某些桥段)。

罗翔普法课你怎么看(这回普法的罗老师)(3)

罗翔普法课你怎么看(这回普法的罗老师)(4)

为避免引起不适,还是对此仅作缩小解释为好。

为何罗翔这一番原本旨在阐述一种社会现象的观点表达,却非但没有被正确理解,反而引起轩然大波呢?

暂且不论罗翔此番言论本身是否正确,笔者以为至少有几点,作为知名的公众人物,罗翔的做法有待商榷(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首先,罗翔的“老毛病”可能又犯了,之前因为分享读书心得遭网暴而宣布退出微博的教训看来是没有吸取。

在钻研学术的同时,还是要多看新闻,避免因争议话题而成为众矢之的。

其次,罗翔老师可能选错了观点的发布方式、渠道。

诚然,广大网民通过网络知晓了“罗翔说刑法”,但那是网络教育的大课堂、大讲堂,法律知识能够清晰、准确、完整表达,岂是区区几分钟的简短视频能够相比的。

再次,罗翔老师可能高估了公众对争议话题的不同观点的接受程度。

如果说任何人都有言论自由,别人接受与否也是一种个人自由。

第四,罗翔老师可能把现实的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术问题也是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的提炼与概括。

既然是观点的阐述,各抒己见之下,大相径庭的见解也就不足为奇。

第五,大众对于罗翔从专业角度的意见,基于现实的感受,先入为主地有了一定的预期。显然,经过有意引导,舆情被煽动起来了。

最后,罗翔的这一次观点“翻车”,除去他自身原因,恰恰说明在这个科技突飞猛进、情况千变万化、信息铺天盖地的当下,继续推进全社会的普法(教育)进程,有着非常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当社会上、生活中的发生各种各样的大事小情时,一方面,普通的平头百姓,人人都有机会一吐为快、畅所欲言;另一方面,人们也希望藉由某些公众人物能够仗义执言、为民发声。

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狂飙》,以及之前的《扫黑风暴》、《罚罪》等影视作品的热播,无一不在表明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盼与希望,而现实又是那么的错综复杂,“为民请命”、“为民发声”一旦稍有偏颇,随即又会遭遇网络暴力、千夫所指,而这又完全背离了公平正义、罪行法定的本意。

罗翔普法课你怎么看(这回普法的罗老师)(5)

罗翔普法课你怎么看(这回普法的罗老师)(6)

罗翔普法课你怎么看(这回普法的罗老师)(7)

经此一事,希望罗翔老师能够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谨言慎行、爱惜羽毛,继续为推进全社会的普法进程做出自己的贡献。

罗翔普法课你怎么看(这回普法的罗老师)(8)

切记那句“荣誉是有限的,只有德行才是永恒的”,不只是罗翔需要引以为戒,所有人共勉之。,